胃癌前病變

胃的癌前病變是指一類容易發生癌變的胃黏膜病理組織學變化,即胃黏膜的異型增生和腸上皮化生,主要伴存於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而胃黏膜癌腫不是由正常細胞“一躍”變成癌細胞,而是一個多步驟癌變的過程,即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在這期間出現的病變稱之為癌前病變。因此臨床上常把伴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稱之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或胃癌前期病變。伴中度以上的異型增生和不完全大腸型化生則稱之為真正的胃癌癌前病變。

慢性萎縮性胃炎容易發生癌變,那么發生癌變的機率是多少呢﹖一般認為其癌變率是:5~10年癌變率為3%~5%,10年以上為10%,輕度異型增生10年癌變率為2.5%~11%,中度異型增生10年癌變率4%~35%,重度異型增生10年癌變率為10%~83%。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防癌科
  • 多發群體:有胃病患者
  • 常見病因:伴存於慢性萎縮性胃炎
  • 常見症狀:上腹飽脹、噯氣、胃納減退等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飲食及注意事項,預防,

病因

主要伴存於慢性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可引起胃炎,是促發胃癌的罪魁禍首。

臨床表現

上腹飽脹、噯氣、胃納減退等消化不良症狀,可發生胃出血,有時因胃內因子遭到破壞,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貧血。

診斷

內鏡檢查及活檢是確診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癌前病變的重要手段。

治療

1.一般治療
應儘量去除一切可能引起發病的因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宜規律,不暴飲暴食,戒菸忌酒,避免使用損傷胃黏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紅黴素、可的松等。
2.保護胃黏膜
應儘量減少胃酸藥物的套用,注重加強胃黏膜屏障的保護,避免黏膜損害。
3.清除幽門螺桿菌
對幽門螺桿菌陽性者,應積極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目前多選用膠體鉍劑+克拉黴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或替硝唑三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療程2周。
4.增強胃排空能力
促胃腸動力藥可加速胃排空能力,防止十二指腸液、膽汁反流等對胃黏膜的損害,常用藥物有多潘立酮(嗎丁啉)和莫沙比利等。

飲食及注意事項

可吃動物肝臟、腎臟、魚蝦及甲殼類海產品、大蒜、芹菜、蘑菇、芝麻等。維生素C和胃液可共同防止致癌物前體亞硝胺化合物的合成,可吃橘子、橙子、西紅柿、菠菜、鮮棗、獼猴桃等。葉酸能促進核酸和胺基酸的合成,對修復被損傷或病變的細胞有一定作用,可吃動物肝臟、腎臟、綠葉蔬菜,如西紅柿、菠菜、捲心菜、胡蘿蔔等。
慢性萎縮性胃炎分為輕、中、重度3型。輕度萎縮性胃炎,臨床症狀輕,多無胃酸缺乏,飲食療法可參考慢性淺表性胃炎的飲食。中、重度萎縮性胃炎,胃黏膜萎縮明顯,常可引起胃酸缺乏,而胃酸的作用對人體相當重要,除了能激活胃蛋白酶,分解食物等助消化作用外,還能協助鐵、維生素B12的吸收。所以在飲食上,除了要避免堅硬、過於刺激的食物,飲食按時定量外,宜食較豐富的蛋白質而較低脂肪的飲食,以及山楂、橘子、蘋果等,以刺激胃酸分泌,提高胃酸濃度。進食時還可以用少許醋類以助消化。對無明顯症狀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可少量飲酒,或食適量的辣性物品(以不引起胃部不適為限),以增加胃的血液供應,促進胃的正常活動。

預防

預防癌變: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促發胃癌的罪魁禍首。幽門螺桿菌導致產生細胞毒性因子,然後導致胃黏膜發生增生性或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胃癌發病率是非感染的3~6倍,殺滅幽門螺桿菌可預防癌變。有研究表明,硒可清除使細胞老化的自由基,並干擾致癌物的代謝,增強人體細胞的免疫功能,可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