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皰外引流術

肺大皰外引流術是認為肺大泡和鄰近氣道之間存在一個交通活瓣機制,隨著大泡內壓力增高,大泡越來越大,導致鄰近肺組織受壓塌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肺大皰外引流術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中注意要點,

手術名稱

肺大皰外引流術

別名

肺大泡外引流術

分類

胸外科/肺手術/肺大泡和肺氣腫的手術治療/肺大泡的手術治療

ICD編碼

33.1 02

概述

肺大泡性肺疾病的傳統觀點是認為肺大泡和鄰近氣道之間存在一個交通活瓣機制,隨著大泡內壓力增高,大泡越來越大,導致鄰近肺組織受壓塌陷。Morgan(1989)和Klingman(1991)通過動態CT、大泡內氣體壓力檢測及生理學測試,證明肺大泡周圍的肺組織比肺大泡本身順應性更差,以致組織內壓力超過大泡內的壓力。在同樣胸內負壓下肺大泡總是比周圍的肺組織先膨張,從而導致了大泡周圍肺組織的不斷損壞和肺大泡進一步擴大。
根據肺實質內有無阻塞性病變,有作者結合臨床提出了較為實用的肺大泡分類方法,即:Ⅰ型;肺大泡常位於肺尖,界限清楚,其他肺實質大部分正常,巨大的肺大泡可占據患側胸腔的一半(屬間隔旁型肺氣腫的一種),但患者可無症狀且肺功能接近正常。Ⅱ型;肺大泡常為雙側、瀰漫或多發,界限不清楚,大小程度不一(屬於全小葉型肺氣腫的局部早期病變),症狀取決於肺大泡的大小和肺氣腫的嚴重程度。
肺大泡常合併感染、出血,破裂後形成自發性氣胸。感染的肺大泡與支氣管交通欠佳,藥物治療僅能控制感染,緩解症狀,但不能解決組織結構的破壞及其帶來的危害,外科治療的適應證同原發性肺膿腫。無感染的肺大泡,手術切除可以解除大泡對正常肺組織的壓迫,減輕肺動靜脈短路,但手術效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臨床表現及診斷:單發和較小的肺大泡可無症狀。體積大或多發性肺大泡可有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當突然發生氣急、咳嗽、呼吸困難、發紺、氣管和縱隔移位,叩診患側呈鼓音時,應懷疑有自發性氣胸發生。胸部X線檢查可發現肺內透光度增強、大小不等的空腔,腔內無肺紋理,但有時需與肺囊腫和自發性氣胸相鑑別,胸部CT掃描有助於鑑別診斷。此外,肺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無大泡性肺氣腫的男性肺癌發病率為0.19%,而大泡性肺氣腫者發病率為6.1%。Nickoladze提出以下假設:①肺癌易發於肺大泡進展而形成的瘢痕;②肺大泡造成局部營養障礙促進肺癌的發生;③肺大泡通氣較差,致癌物質逗留使其易患肺癌。

適應症

肺大皰外引流術適用於:
用於肺大泡切除手術高風險患者,是一種有效、簡便,暫時或永久性的治療方法。

麻醉和體位

採用局麻,側臥或患側抬高45°臥位。

手術步驟

1.根據肺大泡的解剖位置,在相應肺大泡中央處的胸壁上做一小切口。
2.切除2.5~3.0cm一段肋骨,連同壁層胸膜和大泡囊壁做一荷包縫線。在荷包縫線中央切開胸膜和肺大泡囊壁,探查大泡內部,打開間隔使之與鄰近的大泡相通,插入一Foleycathete(32F)導管。將氣囊充氣,收緊荷包縫線並打結,牽拉導管使氣囊與大泡囊壁及壁層胸膜貼緊,逐層縫合切口肌肉、皮膚並固定導管,導管末端連線水封瓶,保持閉式引流。胸膜腔多數亦需要放置胸引管,術後保持閉式引流。術後7~8d拔除Foleycathete導管。拔管後支氣管-囊腔-皮膚瘺道將於48~72h閉合。
3.為了減小術後漏氣,Venn(1988)用滑石粉噴撒胸膜腔和肺大泡囊腔內;Oizumi(1990)建議將纖維蛋白膠注入肺大泡囊腔,有助於改善治療效果。

術中注意要點

1.術後3~4d,採取適當的鎮痛措施,包括:關胸前用0.75%布比卡因肋間神經封閉;硬膜外自控鎮痛泵(PECA);以及嗎啡類鎮痛藥物的套用,使患者能夠配合呼吸道的管理。
2.患者因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痰多而黏稠,年邁、體弱、咳嗽無力,更易導致術後肺內感染和肺不張。超聲霧化吸入並經常協助咳嗽排痰、合理套用抗生素、解痙祛痰及皮質醇類藥物;加強營養,增加機體免疫力並給予低流量吸氧均十分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