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龍公益傳統文化研究會

育龍公益傳統文化研究會

育龍公益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研究會(四川六和敬傳統文化教育中心),由企業家羅渝瀧發起,原成立於2014年12月1日,農曆十月初十,名為“翰學弟子規傳統教育論壇”,參與發起人員有:曹德旺、蔡淇、周宗友、羅結、羅成俊,劉 暢、蔣文學、於文華、黃震鐽、魏 瀟、楊志文、孫萌、史麗華、羅渝瀧。公益弘揚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國人!

羅渝瀧發願:永做一名義工,終生公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育龍公益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研究會
  • 發起人::羅渝瀧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發揚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動員社會力量籌集慈善基金。基金會主要從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二是撫危救困,為遇到天災人禍的弱勢群體提供幫助。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內涵,撫危救困是形式。通過內涵與形式的結合,讓愛的種子生根發芽,影響社會慈善風氣,循環社會道德力量,體現全體會員人生價值和對社會和諧發展的貢獻。讓中華傳統文化真正要落實到每個人的生活當中去,人人都能做到,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實現中國夢。
複製潮州謝總模式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成都
四川省六和敬傳統文化中心
一、項目簡介
1.項目名稱:四川省六和敬傳統文化教育中心
2.項目特色:參照廣東潮州謝總對社會普通大眾進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模式,依託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豐富的文化名人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資源及運營中華傳統文化項目的成功經驗,打造中國一流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基地、中華文化名人工作村、創新型院士休閒工作站等,把六和敬傳統文化中心建設成傳統文化實踐基地、科學教育創客中心、文化旅遊知名景點。
3.地理位置:六和敬傳統文化中心原址位於中國四川省牧馬山之南,因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改變,現已成為石室鄉東村講書堂背自然村,難以恢復,故項目擬選址為衢江區小湖南鎮的吾家壟口和湘思島景點之間的山坡。該區背山面水,環境幽靜,自然景觀豐富且植被保存較為完好,屬於國家級的烏溪江濕地國家公園內,臨湘思島景點,距離高鐵火車站和機場10分鐘車程,交通方便,地理位置極佳。
區位示意圖:
二、背景概述
異地重建恢六和敬傳統文化中心項目,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講話精神,傳承中華國學遺產,推動中華國學發展的具體舉措。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成都乃至四川省文化建設,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開拓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水平,打造歷史文化名城等方面,都具有現實意義。建設中將做到繼承保護和開發利用並舉,充分發揮成都文化遺產資源優勢,把六和敬傳統文化中心辦成研究、教育、交流中心,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三、項目策略
1.規劃策略
本項目的規劃共分4個板塊16所建築,包括: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學術研討交流學習中心、中華文化名人及院士休閒工作村、專家和學生綜合寓所生活區四個主題建設內容,並引入國學孵化器概念和成果技術轉化一體概念。項目以國學、國術、科學論壇、國際交流為主題進行功能設施裝修布置,設定講堂、論壇、會展、辦公及綜合服務性建築等,實現六合緣傳統文化中心國學文化與現代科技文明的橫向結合,充分發掘文化資源,推進成都市的文化品牌深化發展。
2.開發建設策略
本案採取公益性開發策略。我們主張立足於為成都市文化資源開發,立足於服務成都文化旅遊建設,立足於打造成都傳統文化新名片,以公益性開發來完善代表傳統文化與城市文化形象的“柯山書院”主體建設內容。大力倡導國際學術交流、研發、會展等,弘揚國學文化精神和現代科學精神。在公益性服務的同時,為更好服務成都人民,性功能相輔相成的利益模式運營。
3.定位方針
本案依照成都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實施文化旅遊發展戰略,努力發成都市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著力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達到創建“文化旅遊城市”要求。經過初步論證,擬將項目建設成為以“六合緣傳統文化中心”為核心,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打造集國學文化講堂、學術交流、名家講座、科學論壇、展覽展示、藝術研習、休閒旅遊、健康養生等公共服務功能為一身的、具有順應時代發展、與時俱進特徵的文化旅遊品牌。
四、項目技術及經濟指標
本項目地理情況較為複雜,通過對項目地塊的初步考察與專家論證,在技術上我們強調用地分配合理、理念超前、以人文為本的原則,充分利用該地塊的地形地貌,科學調配各項指標,多方徵求和採納專家建議,把技術性指標做到可施行、可標新、可利用,從根本意義上滿足文化事業和旅遊發展需求。
建設分配技術指標:
1.規劃項目用地250畝,租用山林地1000畝;
2.總建築面積13000㎡;
3.論壇講堂3000㎡;
4.辦公用房1000㎡;
5.文獻展示廳1200㎡;
6.名人(院士)公寓4500㎡(30套/每套150㎡);
7.招待所600㎡(30間/每間20㎡);
8.學生宿舍1200㎡(40間/每間30㎡);
9.餐廳食堂500㎡;
10.服務綜合用房1000㎡。
項目經濟指標:
1.建設開發周期18個月;
2.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
3.其中建築及裝修¥3000元/平米=3900萬元;
4.景觀及配套投資¥600萬元;
5. 設施設備投資¥500萬元;
6. 項目啟動資金¥1300萬元。
第二節 目的與依據
一、編制目的
本策劃案通過對“六合緣傳統文化中心”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市場分析、建設規模、效益評價、運營建議等主要內容進行比較科學、完整、準確的定性定量研究和專業策劃,從而為投資開發提供決策依據。
二、編織依據
1.行業性調查資料及衢州投資環境調查資料;
2.成都市招商引資政策及相關促進行業發展的政策;
3.項目前期調查工作狀況;
4.設計單位規劃設計方案前期溝通及衢州投資開發收費標準;
5.浙江省建安工程預算相關定額及取費標準。
第四節 功能及意義
一、書院功能
1.國際學術交流
(1)進行海內外學術交流。特別是與日本、韓國、東南亞儒學文化影響圈國家的文化交流,精心打造一個各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學術交流中心,成立常設機構,舉行經常性活動;
(2)國學論壇。搭建平台,組織國際國內各階層的傳統文化學者研究、交流學術成果;
(3)國學講座,延請一流的國學大師,進行傳統方式的國學講座,並通過網路對全球直播;
(4)院士創新型休閒工作站。協定入駐院士或特邀院士,包括其他國家的院士來書院休閒旅遊,長住養生,並以講座、茶話等形式,對各科學領域的戰略發展、方向、思路及套用等方面進行巨觀分析和微觀指導。期間同時開展頭腦風暴、項目眾籌等活動;
(5)入駐中華文化名人的作品、成果展示及交流。每個入駐名人住所,既介紹其生平和事跡,又展示其作品和成果,使之成為書院中一道人文景觀;
(6)舉辦國際學術年會。定期舉辦傳統文化和國學研究的國際性學術年會,將書院作為會議常設地點和研究成果的發布地。
2.國學傳承推廣
大力推行國學大眾化工作,定期開展包括食宿都全部免費的針對社會大眾的傳統文化、國學講座或培訓。以及運用好網路、電視傳播、影視、歌舞等多種形式,推廣國學,恢復並演繹傳統國學教學模式和中華傳統儀典。並舉辦各類短訓班,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很好地開發利用各類學術資源,提高書院的學術地位。
在辦短訓班的同時,還可探索性地舉辦中小學生國學假期培訓班,進行古詩文吟唱、古禮訓練、六藝傳習、人格養成等。並在舉辦國學培訓班的同時,讓同學參加中華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如太極拳及武術等的訓練。
將國學與本地特色結合起來,為當地發展服務;將國學與現代科學結合,培養各類高端人才;將國學與現代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國家棟樑之材。
3.為孔子學院外派師資培訓
孔子學院是推廣漢語文化教育和中華傳統文化對國際交流的專門機構,急需傳播漢文化的學者。書院可與教育部相關機構和承擔師資培訓任務的高校合作,承擔起一部分外派人員的培訓任務。
4.與高校合作進行國學培訓
與名校合作,發名校與書院結業證書。利用書院平台與國家各部委、辦、局合作舉辦高端培訓。在培訓國學的同時,結合各部門特點進行行業發展研究,在修身養性的同時進行高層人士的事業發展模式探索。如開辦國學和行政管理研討班、國學與財政研討班、國學與外交研討班等,並開辦國學與最新科技結合等多方面多學科交叉研討班。
5.海外研修生培訓
與教育部相關機構及國內外高校合作,借用各方力量,共同培養。
(1)海外華僑學子國學培訓;
(2)與日本、韓國合作,吸引日、韓研修生來研修。中國文化與韓、日文化相通, 韓日兩國對中國古典文化認知很高、研究成果豐碩,可引進兩國漢學人才來此講學;
(3)廣泛吸引歐美學者進行交流及社會大眾來學習國學,加強東西方文化融和,加強西方國家人民對中國的了解,廣泛聯繫歐美各地學者來中國交流;
(4)開展與東南亞國家間的廣泛聯繫,舉行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影與中華國學交融的研修班;
(5)和台灣進行國學交流及研修生培訓,國學在台灣地區傳承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發展,廣大民眾有著深厚的基礎,有一批具有較高造詣的學者,可以成為引進和聘用的對象。
6.推動國學文化的國際聯動
以國學交流作為民間外交的渠道,廣泛聯絡日本、韓國民眾進行文化上的探源。中國古典文化韓日兩國都十分重視,中國國學對其影響巨大。中日韓三國有相通的文化背景,但發展模式不盡相同,通過交流探索,探究國際關係和諧動因,促進雙邊關係友好發展。
7.兩岸歸根、學術互通
發展與台灣的文化交流,以國學為切入點,找尋共同的中華文化根源,達成兩岸的文化認同。台灣與大陸同種同文,血脈相連,國學就是加強兩岸牢不可破的紐帶。文化交流能使兩岸互相了解,增進友誼,和諧共生,最終實現國家統一,民族復興。
8.國醫交流,效法自然、促進和諧
國學,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人文科學,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中醫,是植根於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獨具特色優勢的“國醫”,是國學套用的代表。柯山書院的功能中包括中醫學繼承創新,以弘揚國學、振興中醫。這不僅對國學、國醫的發展發揮直接的推動作用,而且對衢州市的文化建設能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項目意義
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升文化軟實力和科技進步,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增強國際競爭力,發揮衢州文化遺產資源優勢。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在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中心、國際儒學會、中華寺廟文化研究中心及多部門支持下,進行了反覆論證、實地考察後,提出異地重建柯山書院(中華文化名人工作村)項目。
1.柯山書院旨在創立中國國學研究、交流、教學的國際著名品牌形象和創新型的院士休閒工作站,迅速發展成為跨兩岸三地乃至全球範圍內最有影響的中國國學研修、教學、交流基地和科學論壇。為民族文化復興做出貢獻。
2.書院將為國際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各項學術研究提供一個跨國交流平台,將成為國學和科學國際交流的著名品牌,特別是促進東亞儒學文化圈國家間的交流。
學校師生可在書院中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進修、實踐機會,充分體會千年學府和名家講座的深厚文化氛圍。
3.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基地是書院的重要職能之一,將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以傳統文化、國學講座或培訓的形式服務大眾。
4、書院能為當地文化旅遊做出貢獻,提升衢州的文化品級,擴大衢州的美譽度。
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長期致力於傳統文化項目的策劃和運作,僅在浙江省就成功創意、策劃和運營了杭州馬一浮紀念館(入選2015杭州最具品質體驗點)、復興書院,寧波桃源書院等多個文化項目。北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積極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並結合、最佳化政府有效資源,大力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唱響社會主旋律,推動和諧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發展。
第五節 必要性及前期計畫
一、項目的必要性
1.是建設高品位城市文化名片的需要
本項目立足於衢州深厚歷史底蘊,依託柯山書院傳統文化精髓。合作方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具有良好的文化資源和人才資源,特別是具有成功運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的豐富經驗。恢復建設柯山書院是站在文化的高度,以全球視角,從衢州發展的角度,通過多方考證研究確定的。柯山書院項目運作成功,將打造出一張高品位的衢州城市文化名片,為城市發展獲得更廣泛的資源。
2.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衢州市文化及旅遊資源極其豐富,加快書院的規模化、品牌化建設,對促進衢州的旅遊、文化意義重大。更多更好的發掘現有資源潛力,適應新時期產業發展的需要,從全新理念、超前規劃、科學配比等多元建設角度出發,推動衢州市文化旅遊經濟建設向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是整個衢州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3.是最佳化資源配置,確保文化旅遊品牌增值的需要
柯山書院把傳統文化融入旅遊文化品牌中,提升旅遊業的文化競爭力。樹立旅遊文化品牌意識,把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用足用活,將“碎玉散珠”打造成串成型,形成富有衢州人文魅力的旅遊文化品牌,讓旅遊文化品牌成為衢州靚麗的風景,以鮮明的文化標誌對遊客產生強烈的感召力。
4.是發揮自身優勢的需要
衢州儒學文化產業園列入了今年國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這是浙江省首個獲此殊榮的園區,實現了全省零的突破,填補了歷史空白。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試驗)園區,是目前國內級別最高、影響最大、最具含金量的文化產業園區綜合性榮譽。試驗園區經過創建,可以升級為示範園區。這標誌著衢州文化產業發展在堅持走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道路上,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推動文化產業跨越發展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具有里程碑意義。並且,衢州旅遊資源豐富,將柯山書院與衢州的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整合包裝,整體行銷,著重培育具有衢州特色的熱點、亮點和賣點,能夠搭建起文化旅遊投、融資平台,能夠更好的整合資源,提高城市競爭力。
二、前期計畫
柯山書院計畫18個月開發完成。項目通過公益性開發為主、兼顧服務經營性功能的策略,同期完成用於公益性項目和服務經營性項目的建設和配套設施。服務經營性項目依照企業管理組織經營,上繳利稅,與政府共享文化傳承與旅遊建設成果。
根據項目進度需要,計畫2015年底前,完成以下幾項前期準備工作:
1.通過政府立項,並與政府相關部門簽署協定,形成戰略聯盟,共同謀劃美好藍圖。
2.搭建機構和組織架構。確定領導小組和籌備建設小組人員,分工負責,全面推進。
3.在衢州成立運營機構,負責項目建設和今後運營。
4.土地方位確定、規劃、申報,作好計畫書。
5.確定支持合作單位和確定中華文化名人、院士邀請入駐名單,並溝通前期的意向協定。
第六節 項目條件與設計思路
一、自然條件
本項目位於衢州市衢江區湘思島湘思島景點附近,背山面水,環境幽靜,建築依山就勢。建築前方視野開闊,遊人於此,放飛心情,頓生怡然自得之感。
本項目建設秉承天人合一、保護自然的理念,將儘量保持原地形地貌,做到不亂開山填土、不亂砍伐樹木、不破壞原有水系組織。
項目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6.3℃~17.4℃。無霜期251~261天。境內極端最高氣溫41.8℃,極端最低氣溫-11.4℃。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光熱充足、降水豐沛、氣溫適中、無霜期長,具有“春早秋短、夏冬長,溫適、光足”的特徵。冬季風強於夏季風,最多風向為東北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300mm之間。地質構造屬江南古陸南側,華夏古陸北緣,跨越兩個一級構造單元。
二、拆遷工程
項目地全部是山地林地,只有一戶農戶住房需要拆遷,拆遷問題容易簡單,不會發生與農民的經濟糾紛。
三、設計依據
1.柯山書院界限圖;
2.關於請示批准建設柯山書院項目的報告。
四、建設理念
1.以“生態”作為主線來貫穿項目文化內容
柯山書院具有千年文化傳承底蘊。復建的柯山書院坐落在湘思島景點附近,自然、清雅、原生態。本項目將緊緊圍繞自然清雅的原生態環境來建設,在建設和運作過程中都以環境保護作為首先要務。
2.對傳統文化理解
傳統是時間中磨礪出的瑰寶,是經過考驗的經典,是當時的現代,是現代中並不落伍的組成。對於傳統文化的挖掘是柯山書院總體框架的組成部分,包括天文地理,琴棋書畫,釋道仙儒。要做到於細節處見大文章。建築風格適當吸取全國其他書院建築元素,並與項目的文化定位緊密相連。建築充分利用地形,採用零星布法讓建築藏於山林之中,建設用材儘量採用當地自然材料(石材、木材),以豐富的建築處理手法,營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築風格。
3.對於現代元素的把握
書院建築裝飾不排斥現代主義,但必須能夠與中華傳統文化無縫結合,在這個基礎上,現代藝術可以在柯山書院中加以選擇利用。
五、設計運用
1.功能板塊的布置
柯山書院的設計將重視建設的空間分割藝術。運用高超的空間分割藝術將利用好空間任何部分,避免單從地面做文章。
2.水是必須利用的活血
景無水不活。項目建設會充分利用好水的資源,將水做活,讓水如血液在生機盎然的園區流動,著重加強水的流動感。
3.曲徑小橋
路、水、橋交錯,交相輝映,曲折迂迴,把每一個功能區和景點貫穿起來。
4.花木綠植
一樹一乾坤,一花一世界。在能用真實花木的地方儘量套用,真假結合,做到惟妙惟肖。
5.聲音元素
以傳統民族音樂、佛教音樂、道教音樂結合,把屬於大自然的天籟之音表達出來,讓專家名人、遊客學員在視,聽,觸中立體的,全方位的感受。
6.重視細節
儘量避免現代物件,像電線,水管,鋼鐵,空調等等突兀的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六、院區布置
大門在整個院區占據重要地位,是形象,是書院底蘊、個性、氣質、品位的首先展現。柯山書院主入口大門以牌樓形式設計,彰顯傳統建築魅力。
入口第一部分是主功能區,也是整個院區的核心區域。主題為國學與國風,由大門入口、竹林、水景、廊亭和主樓部分組成,是教學培訓、學術交流、辦公觀景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區,竹林廣場舉首可望,與假山雕塑、仿古主樓共同展現。
院區建築以環廊、曲徑連線,著重設計引水入園,使院區的水通而活。引水設計半隱半現,水道部分潛藏在列陣分布的假山異石和叢林之間,使得來賓“聽聲尋水”,得到翻山踏橋的雅趣。刻有傳統書法的怪異山石和朽裂巨木會在峰迴路轉的當口給來賓一個震撼力的視覺衝擊。門廊盡處是名人院士講座論壇區,古韻天成是該區建設的重要思想。
院區的水脈在西邊曲折迂迴後將在區域比例的黃金分割點上形成一個接待中心區。這裡代表了兩種不同而又統一的處世生活態度,具有古典氣息的休閒養生中心是該區的運營核心,位置前後進退粉牆黛瓦。月亮門,女兒巷,走廊盆景,磚雕花飾,民族布藝,文化楹聯融會貫通其間,形成各色包間、客房的文化元素。
最後是生活配套區,設計主要照顧到使用和管理的方便,以活動式木屋、獨立小幢及小樓為主。採用古建和山水景觀互相依附構成的方法,把精美的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結合進人文景觀之中。
七、道路系統與停車
1.主道:外部主道從現有甘項線車道延長連線書院大門。內部主道是依山傍水而建的一個回字形,可以使人們很方便到達各個功能區域。
2.人行道:人行道路到達各個建築,充分利用現有地形穿梭于山林中小溪旁,路面鋪裝以自然石及木材為主,樣式多變。
3.在各功能區入口適當位置靈活設定室外停車場地,均用孔型植草磚進行地面鋪裝。
八、環境保護與能源利用
1.垃圾的分類收集和處理符合國家標準。
2.水資源的保護,對生活下水集中收集處理。
3.區內照明的燈具等符合環保要求。
九、豎向設計
為減少土方量,對整個社區總平面進行豎向設計,院區場地逐級降低,場地標高高於路面標高,以便配合各功能區的內、外部道路系統進行有組織的排水。場地內沿道路兩側與水溝排向水系,生活污水排入室外集水化糞池中進行標準化處理。
十、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
1.物業管理中心內設消防中心、安防監控中心、綜合布線設備間、光端機間等。在各區核心公建內設綜合布線設備間、光端機間。
2.設定消火栓箱內報警按鈕。當火災發生時,可按動消防報警按鈕,啟動消火栓泵,並發出報警信號,及時、準確地提醒工作人員確認火災現場,採取必要的滅火措施。消火栓泵運行信號反饋至消火栓處。
3.院區內設加壓泵房和消防給水系統。每個分區室外給水網為環狀,並設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所有建築物內均應按規範配置手提式化學滅火器。
十一、安全防範系統
周界入侵探測報警系統:在安防監控中心設中央處理器、視頻錄像機、印表機、監視器、視頻自動切換器等。在院區主馬路及邊界、水界邊設定攝像機,視頻自動切換器接受多個攝像點信號輸入,定時自動輪換輸出監控信號。設定電纜感測探測器,當有人超越或破壞時既可向安防監控中心報警,並聯繫相應的攝像機追蹤紀錄現場情況,使職守人員能及早採取制止入侵的措施。
第七節 開發計畫
一、項目發起人
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成立於2006年7月,由北京大學龔鵬程教授、李零教授、張頤武教授、陳平原教授、溫儒敏教授等著名學者聯合發起。中心以弘揚中華文化、開展傳統與現代文化資源的研究為宗旨,致力於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結合國內外知名高校、學術機構的科研力量,對當代文化發展走向進行預測、評價,對國家和地方制定文化政策、構建文化戰略提供諮詢服務。
中心積極組織與文化資源相關課題的立項與研究,開展學術論壇、學術會議、講座、沙龍、研修、培訓、課題調研等活動。並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文化方面的諮詢服務,承攬專項課題研究,策劃傳統文化活動,規劃文化園區建設,負責展覽策劃設計,活化文化紀念場館運營等,並進行國學、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工作。
中心長期致力於發展公益文化事業,進行高端文化產業及文化創意項目開發,取得了社會公認的成就。中心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結合和最佳化各地有效資源,推動和諧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發展。
二、開發計畫
預計本項目整體開發建設時間為18個月,其中現場土建施工為12個月,其他零星工程、內部裝修及設備安裝調試時間約為6個月。
前期在工程上的重點工作是如何協調和解決區域內水、電、排水、排污、熱源、通訊、路網等配套條件。
第八節 發展規劃
一、發展定位
1.整合資源,以書院獨有的歷史底蘊與地理環境,與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的學術資源最佳化整合,邀請專家、學者參與,建立國際級國學研修文化交流基地。
2.形成品牌,與各大電視台、電台、網路媒體和各大報刊、雜誌媒體合作,形成品牌,不斷強化品牌效益。在媒體合作的過程中,注意國內媒體和國外媒體相結合,
3.加強品牌,開展品牌行銷,廣泛吸引國際國內各種資源進行合作,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態勢。
4.以國學為紐帶,以中華文化為根,廣泛促進海內外文化交流,共同探索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和中華文化的振興之舉,共同探究國學如何與當代社會結合、世界和諧共生、和諧相處等重大而現實的課題。
5.找準突破口和工作切入點,抓住關鍵,兼及其餘。
二、合作單位。
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中心。
國際儒學聯合會。
中華寺廟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道學研究中心。
中國文學資源學會。
東亞漢學學會。
南開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
倫敦終身教育學院。
盧森堡歐亞大學。
台灣南華大學。
台灣佛光大學。
中華道教學院。
三、書院宗旨和人才策略
1.宗旨:傳承經典、光大精神、取精用宏,經世致用。
2.人才策略:以優秀的項目吸引延攬人才,以大師參與項目,以大家帶頭各項活動。即有專職工作人員,也有兼職專家,更有義務工作者,用共同的事業、相同的理論、深厚的情感留住人才,以高水平教學培養人才。
3.擬聘請教授名單:
龔鵬程:國務院國學研究顧問,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
楊玉良: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科學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院長,原復旦大學校長。
陳 洪:天津市文聯主席,教育部中文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南開大學跨文化研究院院長。原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南開大學文學院院長。
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陳躍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主任。
溫儒敏:北京大學語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
任定成: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執行院長。
張志清: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
王紅蕾:中華寺廟文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助理,博士後、研究館員。
李鴻濤: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博士後。
胡志毅: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兼副院長。
潘立勇: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人文旅遊研究中心主任。
楊松年: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暨漢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琛發:馬來西亞孝恩文化基金會執行總裁、馬來西亞道教學院主席、儒學會會長。
周純一:台灣南華大學雅樂團團長、中國音樂學院雅樂研究中心主任。
陳廖安: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賴貴三: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國際漢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林保淳:台灣民間博物館學會顧問、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中華武俠文學學會會長。
莊政憲:北京大學哲學博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中心秘書長。
第九節 項目效益
一、社會效益
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世界面臨的國際社會、民族種族、宗教文化等各式各樣的矛盾衝突日益加深,社會面臨的生態環境、精神道德、價值信念等各式各樣的現代危機層出不窮,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世界將向何處去?人類在各種各樣的困擾面前感到內心迷茫,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感到無所適從。如何從這些矛盾衝突、困境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恰恰對此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借鑑和幫助。
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魅力來自於其深邃的思想和高遠的追求。中國傳統精神文化追求的是一種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注重和強調家庭和社會的倫理綱常,對於處理好最基本的社會關係以及遵守人類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具有全人類共同信奉的普遍價值。
柯山書院的任務和宗旨就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柯山書院如能按計畫實施並投入運營,還將成為衢州市文化產業及旅遊行業的一個亮點,將使區域的服務設施更加齊全、便利,推動衢州的投資環境更上一個台階,大大增強城市吸引力和城市魅力,打造出一片絢麗多彩的文化名片。
育龍公益傳統文化研究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