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頭骨折

單純的肱骨頭骨折比較少見,是一種關節內骨折,主要因間接外力所致。骨折多見於青壯年,偶見於老年。根據骨折的不同程度可分為肱骨頭裂紋骨折、肱骨頭骨折脫位及肱骨頭粉碎性骨折三個類型。肱骨頭裂紋骨折可伴有盂下關節囊破裂;肱骨頭骨折脫位,外力較大,關節囊破裂,肱骨頭移位到關節盂下方,頸移向上方;肱骨頭粉碎骨折,多因直接外力縱向擠壓或打擊造成。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fracture  of head of humerus
  • 就診科室:骨科
  • 多發群體:青壯年
  • 常見發病部位:肩部
  • 常見病因:直、間接暴力
  • 常見症狀:肩關節瀰漫性腫脹,範圍較大,局部疼痛及壓痛,叩擊肘部出現肩部傳導痛,活動範圍明顯受限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多為強大的直接暴力所致。

臨床表現

因屬於關節內骨折,臨床症狀與肱骨大結節骨折略有不同。
1.腫脹
為肩關節瀰漫性腫脹,範圍較大。嵌入型者則出血少,因而局部腫脹亦輕。
2.疼痛及傳導叩痛
除局部疼痛及壓痛外,叩擊肘部可出現肩部的傳導痛。
3.活動受限
其活動範圍明顯受限,尤以粉碎性骨折者受限更甚。骨折嵌入較多者,骨折端相對較為穩定者,受限則較輕。

檢查

X線檢查能確定診斷。

診斷

依據外傷史、臨床症狀、肩部腫脹、疼痛及傳導痛,活動受限及X線平片診斷多無困難,所攝X線片應包括正、側位,以判定骨折端的移位情況。

鑑別診斷

肱骨外科頸位於解剖頸下2~3厘米,胸大肌止點以上,此處由松質骨向皮質骨過渡且稍細,是解剖上的薄弱環節,骨折較為常見,各種年齡均可發生,老年人較多,肱骨外科頸骨折移位多較嚴重,但肱骨頭完整,局部出血較多,應特別注意。

治療

根據骨折類型及患者年齡等因素不同,治療要求亦有所差異。
1.嵌入型
對無移位者僅以三角巾懸吊固定4周左右。對有成角移位者應先行復位,青壯年者以固定於外展架上為宜。
2.粉碎型
手法復位後外展架固定4~5周。手法復位失敗者可將患肢置於外展位牽引3~4周,並及早開始功能活動。亦可行開放復位及內固定術。對開放復位後仍無法維持對位或關節面嚴重缺損(缺損面積超過50%)者,可採取人工肱骨頭置換術,尤其適用於年齡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
3.有游離骨片者
手法復位一般難以還納,可行開放復位;對難以還納者,可將其摘除。
4.晚期病例
以補救性手術為主,包括關節面修整術、肱二頭肌肌腱的腱溝修整術、關節內游離體摘除術、肩關節成形術及人工關節置換術等。

預防

本病是由於外傷性因素引起,無有效預防措施,注意生產生活安全、避免受傷是關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