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遁

肥遁

詞目:肥遁

拼音:féi dùn

注音:ㄈㄟˊ ㄉㄨㄣˋ

解釋:同“ 肥遯 ”。指稱退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肥遁
  • 外文名:Fat dun
  • 拼音:féi dùn
  • 注音:ㄈㄟˊ ㄉㄨㄣˋ
  • 解釋:同“ 肥遯 ”。指稱退隱
  • 來源:《周易註疏》卷四〈遁〉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釋義,運用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肥遁
拼音:féi dùn
注音:ㄈㄟˊ ㄉㄨㄣˋ
解釋:同“ 肥遯 ”。指稱退隱。

詳細釋義

典源

《周易註疏》卷四〈遁〉~85~
上九,肥遁,無不利。唐·孔穎達疏:「子夏傳曰:肥,饒裕也。四五,雖在於外,皆在內有應,猶有反顧之心。惟上九最在外極,無應於內,心無疑顧,是遁之最優,故曰肥遁。」
《昭明文選》卷四十五〈對問設論辭序上·序上·思歸引序〉~204~
余少有大志,夸邁流俗,弱冠登朝,歷位二十五年,五十以事去官。晚節更樂放逸,篤好林藪;遂肥遁於河陽別業。

釋義

“上九,肥遯,無不利。” 孔穎達 疏:“ 子夏 傳曰:‘肥,饒裕也。’……上九最在外極,無應於內,心無疑顧,是遯之最優,故曰肥遯。”後因稱退隱為“肥遯”。

運用示例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知足者則能肥遁勿用,頣光山林。”
《魏書·逸士傳序》:“而肥遁不及,代有人矣。”
唐 牟融 《登環翠樓》詩:“我亦人間肥遁客,也將蹤跡寄林丘。”
《舊唐書·隱逸傳序》:“退無肥遁之貞,進乏濟時之具。”
宋 王禹偁 《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詩:“又不見 張生 狂醉戀 揚州 ,冬瓜堰下甘肥遁。”
明 唐順之 《書<秦風·蒹葭>三章後》:“抑亦以 秦 之不足與而優遊肥遁,若後來鑿壞羊裘之徒者在當時固已有人歟!”
《三國志·蜀志·許靖等傳論》:“ 秦宓 始慕肥遯之高,而無若愚之實。然專對有餘,文藻壯美,可謂一時之才士矣。”
陶潛《自祭文》:“壽涉百齡,身慕肥遯。”
曾鞏《發鬆門寄介甫》詩:“況聞肥遯須山在,早時事力胡能謀。”
陶宗儀《輟耕錄·敘畫》:“武士多勇悍英烈之貌,隱逸識肥遯高世之節。”
李漁《慎鸞交·譎諷》:“貴治的風俗近來醇薄何如,山林之中可有抱才肥遯之士。”
柳亞子 《玉嬌曲為鈍根賦》:“失時豪俊仍肥遯,蛾眉別去餘長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