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肉草(植物)

肥肉草(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肥肉草〔拉丁學名:Fordiophyton fordii(Oliv.) Krass.〕為野牡丹科,異藥花屬。草本或亞灌木,莖四棱形,有槽,無毛,不分枝。葉片膜質,通常在一個節上的葉,大小差別較大,廣披針形至卵形,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淺心形,稀近楔形,邊緣具不甚明顯的細鋸齒,不明顯的聚傘花序或傘形花序,頂生,無毛,苞片廣卵形或近圓形,通常帶紫紅色,透明,花萼長漏斗形,子房頂端具膜質冠,冠檐具緣毛。蒴果倒圓錐形,花果期6-11月。

生於海拔540-1700米的山谷,疏、密林下,蔭濕的地方或水旁,或山坡草地土質肥厚和濕潤的地方。

(概述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地理分布,主要變種,繁殖方法,栽培要點,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草本或亞灌木,高30-60(-100)厘米;莖四棱形,常具槽,棱上常具狹翅,無毛,通常不分枝。
肥肉草肥肉草
葉片膜質,通常在同一節上的1對葉,大小差別較大,廣披針形至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淺心形至圓形,長6-10(-17)厘米,寬3-5(-7)厘米,邊緣具細鋸齒,齒尖具刺毛,基出脈5(-7)條,葉面無毛或有時於基出脈行間具極疏的細糙伏毛,基出脈平整,側脈不明顯,背面無毛,密布白色小腺點,脈隆起;葉柄長2-6厘米,肉質,具槽,邊緣具狹翅,與葉片連線處多少具刺毛。
由聚傘花序組成圓錐花序,頂生,長12-20厘米,總梗長6-15厘米,無毛,四棱形,總苞片扁圓形或廣卵形,膜質,長1-1.8厘米,寬1.2-2厘米,無毛,具白色小腺點,早落,花梗長5-15毫米,四棱形,密被腺毛,苞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約1厘米,寬5毫米,膜質,被腺毛及白色小腺點,具腺毛狀緣毛;花萼長約1.3厘米,具四棱,被腺毛及白色小腺點,裂片長圓形,頂端圓形,長約5毫米,具腺毛狀緣毛,其餘無毛或極疏的腺毛,具白色小腺點;花瓣白色帶紅、淡紅色、紅色或紫紅色,倒卵狀長圓形,頂端圓形,具1腺毛尖頭,長約12毫米,寬約5毫米,無毛;雄蕊長者長約24毫米,花葯線形,基部鈍,無瘤,長約14毫米,藥隔微膨大呈小距,短者長約8毫米,花葯卵形,長約3毫米,基部無瘤,藥隔不延長;子房頂端具膜質冠,冠檐具緣毛。蒴果倒圓錐形,具四棱,最大處直徑4-5毫米,長6-10毫米,頂孔4裂,宿存萼與果同形,檐部縊縮,無毛,具白色小腺點。花期6-9月,果期8-11月。
肥肉草肥肉草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540-1700米的山谷,疏、密林下,蔭濕的地方或水旁,或山坡草地土質肥厚和濕潤的地方。

地理分布

產中國浙江、江西、貴州、湖南、廣西、廣東(海南島未發現)、福建。模式標本采自廣東羅浮山。

主要變種

中文名
拉丁名
描述
毛柄肥肉草(變種)
肥肉草肥肉草

Fordiophytonfordii(Oliv.) Krass. var.pilosumC. Chen
該變種與前者的主要區別是,葉面及葉柄被疏柔毛,有時葉面被腺毛或毛基部有白色小腺點。
產湖南、廣東。生於海拔540-950米的山坡溪邊或蔭濕的山溝邊。模式標本采自湖南宜章莽山。
光萼肥肉草(變種)
肥肉草肥肉草

Fordiophytonfordii(Oliv.) Krass. var.vernicinumC. Chen
該變種與前者的主要區別是,葉片較狹,卵狀披針形,長為寬的3-4.5倍,長8-15厘米,寬2-3.5厘米,基部通常楔形、鈍至微必形;花梗及花萼管無毛,僅裂片被腺毛。
產廣東。生於海拔約800米的山谷、山坡疏林下。模式標本采自廣東連平。

繁殖方法

材料準備
(肥肉草的組織培養和快速繁殖)肥肉草幼葉。
培養條件
以MS為基本培養基,激素以下述方式組合而成。誘導培養基有:愈傷組織培養基:①-⑥培養基均添加3%蔗糖、0.62%瓊脂,pH5.8.培養溫度25℃,光照12小時/天,光照強度為40umol/ms。
無菌處理
取幼枝流水沖洗,選取2-3厘米長的幼葉,用70%的酒精處理20秒,無菌水沖洗3次,用0.1%的升汞滅菌3分鐘,無菌水漂洗數次,放於無菌水中,以免脫水。
芽的誘導
愈傷組織及芽的誘導
將無菌材料切成0.5-1.0厘米大小,分別接種到培養基①-④上。約14天后,部分培養基上的葉片變厚捲曲膨大,逐漸長出淡綠色顆粒狀的愈傷組織;約45天后,愈傷組織上逐漸分化出從生芽。培養基①中,在35天左右長出白色顆粒狀愈傷組織,但無叢生芽。培養基②上最早產生愈傷組織,,約在18天,而且分生速度快,但無芽產生。培養基③、④約在25天長出愈傷組織,培養基③的進一步變綠,45天后形成大量的叢生芽;培養基④的產生了大量不定根,但未產生芽。2-4天對肥肉草愈傷組織的誘導促進左右不明顯;當濃度為1.5mg/L2時,誘導效果最好。

栽培要點

煉苗移栽
肥肉草肥肉草
根長到1-2厘米時,打開瓶蓋,置於室溫下煉苗2-3田,取出小苗,輕輕吸取根部的培養基,移栽入蛭石中,保持濕度80-85%,20天后轉入草木灰、蛭石、珍珠岩。

藥用價值

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肥肉草的全草。
肥肉草肥肉草
功效分類:清熱利濕藥;涼血消腫藥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消腫
性味:味甘;苦;性涼
主治:痢疾;腹瀉;吐血;痔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洗。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曬乾或鮮用。
含量研究
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具有抗炎、降低血脂及膽固醇、防高血壓、保肝、抗癌的作用,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等功效。肥肉草為中國特有植物,民間驗方用肥肉草治療肝炎。
劉連芬,錢關澤楊淑貞試驗結果分析,肥肉草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條件為,以70%乙醇溶劑,固液比1:40,在70℃條件下提取2次每次提取3小時黃酮的最高得率為4.294%。用微孔薄層色譜可定性檢測黃酮種類,分離得到9個清晰的黃酮斑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