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隱窩炎

肛隱窩炎,中醫病名。是指發生在肛竇、肛門瓣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故又稱肛竇炎,肛隱窩炎常並發肛乳頭炎和肛乳頭肥大。其臨床特徵是肛門部脹痛不適和肛門部潮濕有分泌物。一年四季均可發生。西醫稱為肛隱窩炎或肛竇炎。本病若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但有部分患者可並發肛周膿腫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肛隱窩炎
  • 發病部位:肛竇、肛門
  • 相關西醫疾病:肛隱窩炎或肛竇炎
  • 主要病因:濕熱下注
  • 其他名稱:髒毒
  • 多發群體:所有人群
  • 疾病分類:外科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

名詞解釋

肛隱窩炎是因濕熱下注發生所引起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其臨床特徵是肛門部脹痛不適和肛門部潮濕有分泌物。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髒毒的臨床表現及特點,與西醫病名肛隱窩炎或肛竇炎基本相同。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主要為濕熱下注。濕熱之邪,蘊於腸胃,下注肛門,致氣血不暢,肛門墜脹,潮濕瘙癢,甚則疼痛。

病機

多由飲食不節,過食醇酒炙煿之品,濕熱內生;或蟲積騷擾,濕熱內侵;或腸燥便秘,擦傷腸道染毒而成。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 肛門部墜脹,排便時肛門輕微脹痛,肛門部潮濕瘙癢或有少許粘液流出。
2. 肛門指檢時有緊縮感,肛竇處有壓痛。

病證鑑別

1. 肛隱窩炎與肛裂
肛隱窩炎肛門部墜脹,排便時肛門輕微脹痛,肛門部潮濕瘙癢或有少許粘液流出。而肛裂以肛門周期性疼痛、便秘、大便帶血為主症。其疼痛程度較肛隱窩炎重,疼痛時間亦較長。
2. 肛隱窩炎與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是肛隱窩炎進一步發展的結果,主要表現為肛周疼痛,逐漸加重,釀膿時呈雞啄樣痛,伴惡寒發熱等症,血常規檢查白細胞明顯增多,中性粒細胞亦升高。

相關檢查

診斷本病還可依據進行肛門指檢:表現為時有緊縮感,肛竇處有壓痛。還可查肛鏡:鏡下可發現肛竇、肛門瓣和肛乳頭紅腫,並有少許膿性分泌物從肛竇溢出。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應從虛實來辯證。肛門墜脹或瘙癢不適,或灼熱疼痛,大便時疼痛加重,肛門潮濕;小便黃,口乾口苦,應考慮為濕熱下注的表現,辯證以實證為主。

治療原則

本病應以清熱利濕為治療原則。肛竇內已成膿者,或伴有肛乳頭肥大、隱性瘺(內盲瘺者),宜行手術治療。

證治分類

濕熱下注證
主證:肛門墜脹或瘙癢不適,或灼熱疼痛,大便時疼痛加重,肛門潮濕;小便黃,口乾口苦,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
代表方:止痛如神湯加減。
常用藥:秦艽、桃仁、皂角子、蒼朮、防風、黃柏、當歸、 澤瀉、檳榔、熟大黃。

其他療法

1. 切開引流法:適用於單純性肛隱窩炎已成膿者;或有隱性瘺者。
2. 切除法:適用於本病伴有肛乳頭肥大者。
3. 熏洗法:用苦參湯等煎水熏洗坐浴,每天2次,
4. 塞藥法:用痔瘡栓,每天坐浴後塞入肛內,每天2次。或用紅油膏、九華膏等搽入肛門。

轉歸預後

本病若早期診斷,病情輕者,正氣較強,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若患者病情較重,正氣較虛弱,拖延治療,部分患者可並發肛周膿腫證。

預防調護

1. 保持大便通暢,定時排便,及時治療急慢性腸道炎症。
2. 少食辛辣、刺激、炙煿之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