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輝琪

肖輝琪

肖輝琪,乳名從厚,又名非奇,1920年3月出生,湖南省瀏陽縣(今瀏陽市)金剛鄉人。世代貧苦,其父系造紙工,兼編花炮,常年入不敷出,靠母親克勤克儉維持。無兄弟,有姐妹各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肖輝琪
  • 出生地湖南省瀏陽縣
  • 出生日期:1920年3月
求學歷程,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求學歷程

因家境不好,肖讀書一直半工半讀,斷續就讀於瀏陽縣金剛鄉肖家沖維新國小、長沙文藝中學、嶽麓中學。入大學遲至1957年,就讀於台北市外雙溪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系,1960年畢業,系東吳大學在台復校後第一屆畢業生。
肖思想較多元化,研究過三民主義、唯心論唯物論等。學術上則對政治學、財政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都有一定的涉獵。

人物生平

肖少年時代正值日寇侵華,遍地烽火,高中畢業後曾在衡陽土地陳報處任臨時測量員一年。後為躲避戰亂,轉至石門縣田糧處任辦事員,繼而流落至湘鄉縣田糧處。因有親戚在江西瑞金國民黨第十八軍,遂前往任三等正軍需,數月後回湖南在省財政廳短暫任職。
1950年經香港赴台灣,為生活計做過保全、學校體育器材管理員等,所得僅足個人餬口。1952年國民黨改造,號召黨員歸隊,納入組織。故填表登記,並通過招考被任用為台北市黨部書記幹事。1955年調國民黨訓練幹部的最高機構——革命實踐研究院受訓,結業後任軍人之友社台北市聯絡組副組長。
1957年,肖通過國民黨官方關係入東吳大學,就讀之餘兼顧工作。其間發起創辦《東吳青年》,擔任各大學聯誼會東吳總聯絡人,以大學生身份參加全台夏令營,在陽明山與蔣介石聚餐照相留念。1960年畢業後轉任軍人之友社台北市聯絡組組長,參加各種軍政集會,代擬會議主持辭及講稿,聯絡社會單位勞軍,安排華僑歸台慶典,左右逢源,四方通達。同年6月兼國民黨中央黨部第七研究委員會研究員,專司研究台灣各項應興應革、檢討政策推行得失。8月兼蒙古各盟旗駐台北辦事處執行秘書,與辦事處主任、立法委員吳雲鶴交情甚篤。因派系鬥爭,1974年被免去聯絡組長職務,調金門任賓館主任。不久辭職自辦實業,任台北市籌組資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1980年放棄台灣所兼各職,與近代教育家林尹之子、知名反台獨愛國人士林煥曾赴西班牙合辦寶島大飯店。
198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講話,提出解決台灣問題“九條方針”。肖聞知萬分激動,表示竭誠擁護,並於1982年回大陸定居,同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984年加入民革
肖輝琪1990年7月病逝於長沙,享年71歲。

人物評價

肖回鄉後努力學習、適應國情、改造思想,積極參與和平統一事業,投身四個現代化建設。協助對外聯絡,引進資金、技術、人才、設備等,為經濟社會發展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