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毅強

肖毅強

肖毅強,工學博士 ,碩士生導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築實驗室主任,第五屆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築與節能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會員《南方建築》雜誌社副主編,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肖毅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7年11月
  • 職業:建築師 ;教授
  • 畢業院校:華南理工大學
  • 代表作品:廣州天河深涌黃村村民活動中心
學習簡歷,工作簡歷,社會兼職,研究方向,科學研究及學術成果,設計作品,

學習簡歷

1985~1989年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系本科。
1989~1992年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系園林規劃與設計方向碩士。
1997~1999年獲德國DAAD獎學金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學系進修。
2009年獲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博士學位。

工作簡歷

1992年至今,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任職,
2003—2008 副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建築設計教研組主任, 2008年任建築學院建築系副主任,任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築實驗室”主任
2004年起主持個人設計工作室

社會兼職

《南方建築》雜誌社副主編,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築與節能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會員

研究方向

綠色建築,建築建構技術研究,生態景觀建築研究。

科學研究及學術成果

1997年-1999年國家公派往德國進修,主修生態建構設計和城市設計。回國後與德國相關研究和設計機構保持長期學術交流聯繫。2001年,與德國環保技術交流中心等機構合作,成立綠色聯盟“Greenalliance”組織,本人為主要發起人之一。旨在推動生態設計技術上的中德國際合作的技術發展與套用平台。
2003年12月,參加深圳舉行的“中德綠色環保技術國際研討會”並會議發言。2005年3月,參加在德國萊比錫“國際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大會”,作會議發言《中國城市公共建設中的“生態”願望和技術缺失》。
2007年創建“綠色建築設計與技術實驗室”並任主任,系統開展綠色建築相關研究。
2008年主持協辦“德中同行”系列活動,協助組織德國“節能建築與規劃”、竹材建築等展覽。
2008年10月主持中國青少年社會教育基金會“手牽手”兒童早期教育計畫——西北貧困地區幼稚園設計諮詢項目,致力可持續發展策略的幼兒設施設計與研究。
系統整理和挖掘嶺南早期現代建築的地域性節能設計策略與思想,發表關於嶺南現代建築創作“技術理性”思想研究的文章3篇。在設計實踐項目中探討當代技術背景下的建築表皮設計的氣候適應策略。
近五年,主持在研科研項目15 項。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十多篇,譯著有《建築形式的邏輯概念》。完成規劃設計項目數十項。

設計作品

主要設計者:肖毅強
項目地點:廣州市天河區深涌
業主: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
建成時間:2001年6月
建築及景觀設計:肖毅強 杜衛華
建築面積:650平方米
村民活動中心是廣州市深涌改造項目的一部分,深涌位於廣州東部城區邊緣。河涌兩岸分屬兩個村,河岸西側為黃村,河邊榕樹是村民休閒聚集的地方。原有的岸邊茂密的荔枝林在河涌改造中被予以保留。黃村的河涌還保留著端午節期間龍舟活動的風俗。
項目通過河涌改造的完善景觀功能,並保護村民的公共活動空間和龍舟活動風俗。設定了村民活動中心、複式堤岸、龍舟看台、活動廣場、人行橋等設施。
村民活動中心,為村民提供了業餘休閒活動的場所。包括活動室、活動舞台、辦公室等。活動中心和龍舟看台,村頭活動廣場結合起來,共同構成多功能的、形式豐富的村民活動場所。
通透輕巧的活動中心建築提供了一個“內外一體”的使用空間,圍合了必要的聚會活動空間的同時,建築良好地呼應環境和地方氣候,是對地域性新建築的一次探索嘗試。建築通過空廊,平台,漏花牆和明快的色彩表達建築的空間和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