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構成

肌理構成

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紋理。肌理又稱質感,由於物體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組織、排列、構造各不相同,因而產生粗糙感、光滑感、軟硬感。肌理是理想的表面特徵。肌理構成即指將不同物質表面的肌理通過一定的手段進行構成設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肌理構成
  • 外文名:Texture
  • 領域:造型藝術理論
概述,分類,構造方法,

概述

肌理,是指物體表面的紋理。“肌”——皮膚; “理”——紋理、質感、質地。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物理屬性,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肌理形態。例如,乾和濕、平滑和粗糙、軟和硬等,這些肌理形態,會使人產生許多感覺。例如,有些物體表面給人感覺柔軟,有些感覺粗硬,有的則是給人細膩的感覺。我們甚至可以使肌理或材料的特徵異化,例如在冰;令的大理石上打造一個細膩的人體,使原本冰冷的石頭透出人體肌膚的溫暖感。我們在平面構成中把肌理的觸覺帶入作品,讓肌理成為一種特殊的平面語言,以此帶給人們更多的心理暗示,喚起人們對作品的共鳴。
肌理肌理

分類

從感官上分,肌理可以分為視覺肌理和觸覺肌理。
(1)視覺肌理:這種肌理用眼睛就能看到,是對物體表面特徵的認識。肌理表面通常是平滑的,因而用手觸摸通常感受不到。我們看到形形色色的大理石紋,視覺上可以看到大理石上有多種肌理,而實際觸摸時感覺卻是相同的。平面構成正是利用這些視覺肌理特徵,模擬觸覺體驗,給人造成一種視錯覺。
(2)觸覺肌理:通過人的直接觸摸就可以感知凹凸。我們常常通過觸覺得到感受,然後用平面造型表現出來,從而強化材料的敏感特徵,最終透過這些觸覺感受表達作品的主題。例如,光滑的肌理能給人以細膩、滑潤的手感,如玻璃、大理石;堅硬的肌理形態能給人冷酷的力量感,如金屬、岩石;木質的肌理能給人純樸、親切、自然的感覺。在藝術設計中就可以利用這些特徵為畫面加上不同的質感,從而貼近主題,表達內涵。
從材料上分,肌理可以分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
(1)自然肌理:指現實生活中客觀物質的天然肌理構造形態。在自然界中,肌理無處不在,一顆沙粒、一塊石頭、一片落葉、一根羽毛、一股清泉,它們都有各自不同的肌理形態,這些肌理都帶有巧奪天工的美,都具有返璞歸真的魅力。我們只要仔細觀察生活的環境,生活就會向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2)人工肌理:當我們對自然材料表面進行改造,改變了肌理的初始狀態,就可以創造出新的肌理效果,構成人工肌理。如粗糙的沙子、泥土經過加工可以變為平整的高樓大廈,樹木砍伐而成的木頭也可以成為不同質地的紙張。

構造方法

肌理可以採用兩類構造方法:即規則構造法和偶然構造法。規則構造法就是運用秩序構成方式,進行平面肌理的構造偶然構造法就是設計者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用吹、撒、彈、壓、印、染、刮、粘等不同方法來獲取意想不到的、無法重複的肌理效果。常見的偶然構造法的肌理表現方法有手繪法,拓印法,暈染法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