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連響

肉連響

“肉連響”是指湖北省 利川市土生土長的、以獨特的肢體表演為主要形式的少數民族地方舞蹈品種,流行在該市的都亭、柏楊、汪營一帶,舞蹈主要以手掌擊額、肩、臉、臂、肘、腰、腿等部位發出有節奏的響聲而得名。

“肉連響”以往曾稱“肉蓮湘”,動作與民間傳統舞蹈“打蓮湘”相仿。因舞蹈以其肉體碰擊發出響聲為其突出特色,鄉民習慣稱之為“肉連響”。“肉連響”舞蹈動作詼諧、明快,深受民眾歡迎,但因表演難度大,動作要求高而使習藝者不多。

2008年6月7日,湖北省利川市申報的“肉連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序號:649 Ⅲ-5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肉連響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 申報地區:湖北省利川市
  • 遺產編號:Ⅲ-52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文化起源,藝術特色,藝術發展,表演形式,傳承保護,

文化起源

肉連響”的起源尚無文字記載。據湖北省利川市土生土長的老人潘招成(1918年生)、牟來群(1912年生)等回憶,二、三十年代,在利川人口比較集中的鄉鎮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頭上、手上、臉上塗滿泥巴,雙手活潑地拍打身體,沿街行乞,被人們稱之為“泥神道”。
肉連響

藝術特色

藝術發展

解放前,“肉連響”只是一種行乞手段,表演的目的是為贏得主人的歡欣和同情,希望得到施捨。解放後,根據已有78歲高齡的“民間藝術大師”吳修富對一群年輕師傅的言傳身教,“肉蓮響”逐漸成為土家族鄉民歡慶豐收和活躍市場的民族民間舞蹈品類之一。“肉蓮響”在傳承發展過程中,揉進了秧歌舞、耍耍、跳喪舞、竹蓮湘等民間舞蹈動作與韻味,並相應配上了“蓮花落”的音樂曲調,唱詞則由舞蹈者根據需要“見子打子”(即見什麼唱什麼)既編既唱,使之更加充滿情趣和觀賞者的現場互動情緒,逐漸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普及和植根於人民民眾中間的民族民間舞蹈。

表演形式

“肉連響”多為男子表演,表演場地不限大小均可,由於動作和聲響關係密切,表演時只穿背心、短褲或者乾脆赤膊上陣,既不需要道具,也不需要更多服裝,所以極易為大多民眾接受。它的主要動作有“秧歌步”、“穿掌吸腿跳”、“顫步繞頭轉身”、“雙打”、“十響”、“七響”、“四響”、“三響”等十幾種。“肉連響”的表演生動、詼諧、活潑、自由。在動律上,講究“圓轉”,順著相擊的部位不斷改變身體傾斜角度,柔美協調。 “肉連響”雖無唱腔、無伴奏,但口讀簡譜短而有特點,藝人根據演唱的需要,加上舌頭彈動的聲響伴奏,更增添了舞蹈的歡樂氣氛。

傳承保護

在利川山城,有一位盡人皆知的“吳裁判”,他的出名,除了多年擔當業餘籃球裁判外,是大家都知道他會跳肉連響。
“吳裁判“的名字叫吳修富,土家族,1928年農曆10月12日生於利川城。他十三歲時進都亭國小,直接讀三下、四上,唯讀了一年書。然後兩次到報社當印刷工、打雜。解放初,到鄂西公安當兵3年,主要為專署站崗。他一生主要從事理髮,17歲開始拿剃頭刀,五十多年,操得一手好技術。理髮之餘,他當起了業餘裁判,熱心服務於籃球場上。
吳修富從小熱愛文藝和體育,拜師學理髮時,常因跑去看戲打球,沒少挨師傅的訓斥。那時,常有民間藝人在城裡演戲,吳修富邊看邊學,什麼龍船調、耍耍、蓮湘——,他學得維妙維肖。有時學了還不忘向藝人要唱詞材料,常跟人家一纏就是老半天,直到了卻心愿為止。吳修富年少時與他一起理髮的牟師傅,經常學做“泥神道”動作。“泥神道”,即舊社會窮人乞討的一種方式,乞討人上身赤裸,身上糊滿稀泥,雙手在身上拍打,使其稀泥四濺。乞討人走到哪家,哪家被迫給錢,以使乞討人早點離開。吳修富看到牟師傅學做“泥神道”的動作很有趣,也跟著模仿起來。只要理髮的活兒一閒下來,他就比比劃劃,琢磨舞蹈技藝。他經常脫光衣服,雙手在身上拍打,嘴裡哼著節奏,跳得滿頭大汗。無數次的練習,無數次的揣摩,使他對這種舞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形成了一定的套路。到後來,他試著把秧歌舞、耍耍、跳喪舞、蓮湘等民間舞蹈的動作融為一體,通過拍擊肩、臂、額、肘、胯、腿、腳等部位,發出有節奏的響。其舞蹈動作和聲響效果,跟打蓮湘相似。由於不用道具,只是雙手與身體各部位接觸發生有節奏的響聲,人們把這種舞蹈稱之為“肉連響”。一有空閒,吳修富就自編自練,自娛自樂,使舞蹈動作嫻熟定型。一有機會,他就露兩手,並無數次的在公開場合亮相,從而漸漸有了影響,形成了氣候。
正是由於他多年來對傳承肉連響做出的卓越貢獻,他被授予恩施自治州“民間藝術大師”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