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興趣測試

職業興趣測試

職業興趣測試(Vocational Interest Tests)是心理測試的一種方法,它可以表明一個人最感興趣的並最可能從中得到滿足的工作是什麼,該測試是將個人興趣與那些在某項工作中較成功的員工的興趣進行比較。它是用於了解一個人的興趣方向以及興趣序列的一項測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職業興趣測試
  • 外文名:Vocational Interest Tests
  • 類型:心理測試的一種方法
  • 作用:心理測試
概念,發展,方法,套用,

概念

職業興趣測試(Vocational Interest Tests)是心理測試的一種方法,它可以表明一個人最感興趣的並最可能從中得到滿足的工作是什麼,該測試是將個人興趣與那些在某項工作中較成功的員工的興趣進行比較。它是用於了解一個人的興趣方向以及興趣序列的一項測試。
興趣似乎在很長時期內是穩定的,並與某些領域的成功有關。但是興趣不等於才能或能力,對這些特點的測試應與興趣測試同時進行。此外,很容易在興趣測試問題的回答上作假,雖然在員工選擇中可能用到一些興趣測試,但是它們主要用於評議和職業的指導方面。

發展

興趣測驗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桑代克於1912年對興趣和能力的關係進行了探討。1915年詹穆士發展了一個關於興趣的問卷,標誌著興趣測驗的系統研究的開始。1927年,斯特朗編制了斯特朗職業興趣調查表,是最早的職業興趣測驗。庫德又在1939 年發表了庫德愛好調查表。

方法

常用的技術方法有史特朗職業興趣量表(Strong Vocational Interest Blank,SVIB)和庫得興趣記錄(Kuder Preferenee Record,KPR)等。興趣測驗通常列出眾多的興趣選擇項,涉及運動、音樂、藝術、文學、科學、社會服務、計算、書寫等領域,例如,喜歡踢足球,喜歡看球賽,喜歡聽流行音樂,喜歡聽交響樂,喜歡看畫展,喜歡外出寫生,喜歡看愛情小說,喜歡看偵探小說,喜歡看科普雜誌,喜歡自己做小家具,喜歡寫詩歌,喜歡做數字遊戲,喜歡寫信,喜歡外出旅遊,喜歡獨立思考,喜歡下棋,等等。根據被試者對各種興趣項目的“是”或“否”選擇,或依據受試者排列出的興趣序列,可以對其是否適合某一職業或某一種工作做出判斷。

套用

興趣測驗有許多用途,最典型的就是用於員工的生涯規劃,因為一個人總是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得很好。另外還可以用它作為選擇的工具,如果你能選擇那些與現職成功的雇員的興趣相似的候選人,那么這些候選人很可能在新的崗位上也能取得成功。
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
約翰·霍蘭德(John Holland)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教授,美國著名的職 業指導專家。他於1959年提出了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職業興趣理論。認為人的人格類型、興趣與職業密切相關,興趣是人們活動的巨大動力,凡是具有職業興趣的職業,都可以提高人們的積極性,促使人們積極地、愉快地從事該職業,且職業興趣與人格之間存在很高的相關性。Holland認為人格可分為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常規型六種類型。
1. 常規型:尊重權威和規章制度,喜歡有秩序的、安穩的生活。慣於按照計畫和指導做事,按部就班,細心有條理。不習慣自己對事情作判斷和決策,較少發揮想像力。沒有強烈的野心,不喜歡冒險。
2. 藝術型:熱愛藝術,富於想像力、擁有很強的藝術創造力。樂於創造新穎、與眾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現個性,展現自己。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擅於用藝術形式來表現自己和表現社會。進行藝術創作或創新時,不喜歡受約束和限制。
3. 實踐型:喜歡使用工具或機械從事操作等動手性質的工作,動手能力強,通常喜歡親自體驗或實踐理論和方法甚於與其他人討論,一般不具有出眾的交際能力,喜歡從事戶外工作。
4. 社會型:樂於助人和與人打交道,樂於處理人際關係。喜歡從事對他人進行傳授、培訓、幫助等方面的服務工作。願意發揮自己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引導別人。通常他們有社會責任心,熱情、善於合作、善良、耐心,重視社會義務和社會道德。
5. 研究型:喜歡理論研究,潛心於專業領域的創新和套用;喜歡探索未知領域,擅長使用邏輯分析和推理解決難題。不喜歡官僚式的管理行為過多地影響研究工作。
6. 管理型:對其所能支配的各種資源能夠進行有效的計畫、組織、領導和控制。喜歡影響別人、敢於挑戰,自信、有膽略、有抱負,溝通能力出色,擅長說服他人,追求聲望、經濟成就和社會地位。
案例
霍蘭德密碼
2002年3月,Charlie所在的公司召開部門經理會議,再次討論困擾公司已久的顧客對一線員工的投訴問題。總經理要求人力資源部門也介入調查,並在一個月內找出答案———是員工的素質問題?還是領導方法問題?或者是管理制度的問題?
這個讓部門經理們束手無策的問題,對剛上任不到3個月的Charlie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Charlie經過初步調查,有一個奇怪的感覺:公司銷售部、售後服務部、諮詢部共300多名一線員工中,得到上級主管好評的,大部分的顧客評分都較低;相反,顧客評分較高的一線員工,大部分的上級主管評分都較低。為什麼上司喜愛的員工卻受到客戶的抱怨呢?
Charlie的公司原來實行的是主管考評的績效管理制度。對直接服務顧客的一線員工,公司同時也一直在進行顧客滿意度的跟蹤調查:針對每個員工,公司每個月聯繫25位顧客,請他們就所接受服務的質量打分,調查持續了12個月,每個員工得到了300位顧客的評分。
通過認真分析這些數據,人力資源部門發現,上級主管考評與顧客評分之間實際上並無明顯聯繫。  正當Charlie感到茫然無措時,通過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公司,他接觸到了“職業性向理論”。這個由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提出的理論,其主要觀點是:每個人的性格和天賦決定了其職業性向。霍蘭德把人的職業性向和所有職業都歸為六種類型:實際型、探索型、藝術型、社會型、創業型和常規型。勞動者找到了適宜的職業,其才能與積極性才能得以發揮。
以往,該理論主要套用於招聘,人們在選擇工作時,經常做職業性向測試來幫助了解自己適合做什麼類型的工作。Charlie嘗試著把這種理論套用到績效管理中。在諮詢公司幫助下,採用職業性向測試工具(直覺測試)和性格測試工具對每個員工進行測試,再一對一地面談,以掌握每個人的“霍蘭德密碼”和性格特點。
調查結果顯示,得到顧客較高評分的121位員工中,社會型的員工占96%,創業型的員工占89%;而得到上級主管較高評分的130位員工中,常規型的員工占98%。這個結果說明:社會型的員工和創業型的員工容易受到顧客的好評,而常規型的員工則容易受到上級主管的好評。按照霍蘭德的職業性向理論不難理解:社會型的人有自己的主見和特長,喜歡從事為他人服務的工作。創業型的人善交際、口才好,能影響他人。而常規型的人尊重權威、習慣接受他人指揮和領導、工作踏實、忠誠可靠,上級主管當然喜歡。
同時,Charlie還發現另一個有趣的現象:這300多名員工分別是由兩個經理招聘錄用的:李經理挑選的員工中,探索型占99%,常規型占82%、社會型占56%;張經理挑選的員工中,社會型占93%,常規型占68%,探索型占16%。而李經理本人是探索型的,張經理本人是社會型的。  很明顯,負責招聘的主管人員傾向於聘用與自己同類型的人。
Charlie這回胸有成竹了。他提出了建議調整招聘制度和績效管理制度的報告:
1.決定擯棄主管考評制度,代之以比較客觀的業績評估———顧客滿意度評分的績效管理制度。
2.把職業性向為社會型或創業型作為招聘服務顧客的一線員工的標準。
3.同時,將招聘程式改為:首先通過人力資源中心測試,挑選出社會型或創業型的候選人。人力資源部將這些候選人推薦給部門經理,再由部門經理確定最後的人選。
進行了以上改革後,2002年下半年,該公司社會型和創業型的一線員工的比例增加了26%,平均顧客評分大大提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