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南溪

聶南溪

聶南溪(1934年2月-2011年7月7日),著名中國畫大師。湖南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南縣人。作品有《藏女》、《趕場去》、《品優圖》、《武陵情》等。出版有《聶南溪白描人物選》、《聶南溪中國畫集》。

2011年7月8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術家聶南溪因病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77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聶南溪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省南縣河口鎮
  • 出生日期:1934年2月5日
  • 逝世日期:2011年7月8日
  • 職業:教育 藝術 繪畫
  • 代表作品:《苗歌》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社會影響,

人物經歷

湖南南縣人,1934年2月生。曾在長沙華中高職藝術學校學習繪畫。1958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聶南溪
歷任國家教委藝術教育委員會第二屆藝術委員、專家講學團成員、湖南師大藝術學院院長、藝術系主任、美術系主任、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美術教育研究會理事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畢生從事高等美術教育與中國畫創作。《藏女》、《趕場去》、《品優圖》、《武陵情》、《新生》、《考古新發現》等作品參加省美展、全國美展與出國展覽,不少作品被收藏。
出版《聶南溪白描人物選》、《聶南溪中國畫集》、《聶南溪書法選楚漢帛書》、《聶南溪花鳥畫》、《聶南溪寫意花鳥畫》等。
1990年赴美國聖·諾伯特學院講學並舉辦畫展,2004年在美國紐約舉辦畫展,在國內多次舉辦個展與聯展。生平事跡載入《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教授人名錄》、英國《國際名人傳記辭典》、《中國當代國畫家詞典》。
1934年2月5出生於湖南省南縣河口鎮,祖籍漢壽縣。其父為聶南溪取各“達善”,派名“其祥”,入私塾時,先生為聶南溪取名“鸞棲”,即鸞島不棲荊刺之意。因書寫很難,又改為“蘭溪”。直到參加工作時,覺得“蘭”字有女性味道,便改為“南溪”,沿用至今。1945年,聶南溪到南縣沙市中心完小插班讀書,畢業後考入華容縣北景港南山中學讀國中一年,1949年考入南縣湖西中學初二。由於從小喜愛繪畫寫字,加上國小、中學圖畫教師對聶南溪的影響,1950年7月,國中畢業後考入長沙華中高職藝術學校插班學習。
聶南溪作品聶南溪作品
1950年10月,因家庭困難,無法維持,繼續讀書,恰逢邵陽地委資江文工團來長沙招生,聶南溪交了幅畫給他們看,被錄取了。文工團分配聶南溪在舞美隊工作,隊里有五位華中高職藝術學校畢業的同學,他們一起畫布景、宣傳畫、廣告速寫等,對聶南溪影響很大,特別是後來在湖南日報退休的唐之湘更是聶南溪的良師益友。1951年,文工團到新寧縣參加土改,聶南溪被分配到一個貧僱農家同吃、同住,生活上雖然苦點,但也得到了鍛鍊。1952年元旦後,聶南溪被抽調回邵陽,聶南溪又先後參加了邵陽地委和湖南省土改展覽會的工作,負責繪畫與展品布置,直到展覽結束。
1952年,重建湖南省文化藝術服務社,聶南溪和馮寶誠任該社任美術編輯。當時湘西苗族自治州成立,組織上派他們去反映這一盛況。到達吉首後,在自治州政府一位幹部的陪同下,步行前往鳳凰縣的山江、奪希、禾庫三個苗區體驗生活。聶南溪與馮寶誠合作畫了兩幅年畫:《送代表》和《代表回來了》。當時彩印落後,他們先畫墨線稿,找印墨稿後再著色彩,這就是湖南省通俗讀物出版社出版的最早年畫。1953年,省文化局成立,聶南溪和馮寶誠讞到文化局美術工作室。後來調來了徐凡聶桑、陳白一等。他們一起宣傳新婚法的連環畫,在全省張貼。當時,學習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要求他們下鄉體驗生活,發行思想。於是我第二次去湘西,到花垣縣白岩鄉住在一位苗漢互助組組長張有生家。聶南溪以當地辦的一個苗漢託兒所為題材,畫了一幅年畫《苗漲託兒所》,在《新湖南報》發表。1954年,聶南溪和肖漪萍到韶山農業合作社體驗生產半年,畫了一幅水墨畫《夜學歸來》,也發表在《新湖南報》上。1954年7月,聶南溪赴杭州報考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被錄取到國畫系二年級插班學習。入學後,聶南溪在莊子曼、胡善余、宋宗源、潘思同潘韻顧坤伯鄧白潘天壽諸樂三等名師的教授下,進步很快,創作了《趕場去》、《藏女》、《母親》等作品。《趕場去》、《藏女》。1957年3月在“全國青年首屆美術作品展覽”展出,選入“中國青年畫家作品展“,後來還在蘇聯捷克蒙古三國展出;《趕場去》還被上海圖片出版社印成年畫,《藏女》曾在《美術》和《北京日報》上發表。
聶南溪作品聶南溪作品
1958年,省文化局籌建湖南文藝學院,聶南溪於同年5月回湖南,參加該院的籌建工作。6月,他到南嶽大廟主辦過一期農民美術創作班,和學生們一起創作了一套衡山縣大躍進的連環畫,培養了一些農民畫家,至今仍在衡山縣從事美術工作的學生有廖先悟。湖南文藝學院8月份開始上課,校址在原長沙師專,無設備,一切從零開始。於是,他參與了設備的採購工作,還到上海、杭州等藝術院系索要教學計畫、教學大綱、教材等。不久,學校更名為湖南藝術學院,充實了教學力量,設音樂、美術、文學、圖書情報等系。美術系由黃肇昌任組長,聶南溪任副組長,帶領學生上街畫壁畫,參加勞動,實行開門辦學。聶南溪還參加省文化局社教工作隊,到漣源鋼鐵廠畫了大煉鋼鐵的長卷,發表在《湖南畫報》第一期。該長卷在省美展展出後,被省博物館收藏。1960年,全院師生下放宜章縣莽山林場,聶南溪任美術系的政治指導員。但下放不久,由於人民大會堂需要兩幅畫,省文化局調他回長沙參與此項工作。聶南溪畫的是《毛主席考察湖南農民運動》,陳白一畫的是《毛主席回到韶山》。後來這兩幅畫因故未能上送,便由省博物館收藏。
聶南溪
湖南藝術學院成立不到三年,因全國院系調整被撤銷,原美術系與音樂系合併到湖南師院成為藝術系;學生也進行了調整,只有兩個年級,分為國畫油畫四個教學班。從此教學走上正軌,一切按師範的培養目標進行教學。合到師院後,任國畫教研室主任,1962年,他被晉升為講師。在教學之餘,聶南溪於1963年帶學生到岳陽縣廣興洲體驗生活時,創作了《采棉樂》工筆畫,在《湖南文學》發表,196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作為年畫出版。1965年我們教師數人赴韶山灌區寫生,畫了不少人物速寫與場面速寫,其中兩幅速寫發表在10月12日《湖南日報》上。我還在《湖南日報》連載《湘西剿匪》小說畫人物繡像插圖,為《長沙晚報》連載《兵臨城下》小說畫插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畫的《賀龍將軍的空城計》連環畫一書。此外,還參加創作了《李定國》的連環畫等等。這是我創作的最佳時期。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聶南溪受到審查、批判,但因有一技之長,被指派在牆上書寫毛主席語錄,辦過繪製毛主席光輝形象的學習班,還與長沙市文化館合辦“七二一”美術大學參加過學校和省里的教育革命調查等工作。
1970年,藝術系開設工農兵學生試點班,由聶南溪講授“套用美術”課,並在很短的時間編寫《基礎圖案》講義。1972年恢復了聶南溪教研室主任職務。1975年馬王堆一號墓挖掘,陳白一邀他合作畫《考古新發現》長卷,歷時半年,獲得成功。此畫在全國科普美展展出並獲獎。
1979年,在慶祝建國30周年湖南省美術展覽上,聶南溪創作的《品優圖》獲二等獎,被中國展覽公司收藏,並發表於《中國畫》82年第二期。81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智盜此金鈴》,這是西遊記連環畫這一。1982年11月至12月省美協在南嶽大廟舉辦工筆畫創作,聶南溪畫了《苗歌》、《糧食》、《新生》、《品優圖》,這四幅作品在中央美術館舉辦的1993年湖南工筆畫展展出,接著又在武漢、廣西、貴州等省會展出;《糧食》在《湖南畫報》第五期發表,《苗歌》在《民族畫報》第八期發表,《品優圖》入選全國第六屆美展,《新生》由深圳博物館收藏。
聶南溪作品聶南溪作品
1991年9月,聶南溪晉升為副教授,並任藝術系副主任。1984年4月任藝術系主任。在任職期間,藝術系規模不斷擴大,還新建了美術教學大樓。後來藝術系一分為二,成立了美術系和音樂系,我擔任美術系主任。這期間,聶南溪在從事行政工作的同時,開展了學術研究,先後撰寫《談工筆人物畫的教學》、《從幾幅工筆重彩畫所得的啟示》、《古藝新花》等一批論文有。這些論文,均在報刊上發表,有的還在全國獲獎,還承擔了國家教委下達的《高師美術教育整體改革研究》的課題任務。他的教學成果獲1989年省教委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聶南溪於1987年晉升為教授。1990年國家教委聘請我為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主要作品

聶南溪一生主要從事工筆畫創作,但從80年代起,開始畫寫意花鳥及山水、指畫等,並有不少作品發表。其中《武陵情》參加全國第八屆美展,《荷花》參加全國教師美展。聶南溪撰寫的《中國畫的抽象符號與程式》一文,被收入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教學65周年學術研討論文集。1990年10月,應邀到美國威期康星州聖.諾伯特學院講學,主題是《中國畫的抽象符號與程式》,還舉辦了個人畫展。1993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聶南溪白描人物選》一書,同年6月應邀赴浙江奉化舉辦個人畫展。1995年台灣台北市圖書館展出了他的30幅作品。
曾任湖南師大藝術學院院長,兼任省美協副主席,省美術教育研究會理事長等職務。1993年10月開始享受國務院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4月被聘為湖南省文史館館員。

社會影響

卓越的工筆畫家聶南溪,因教學的需要也畫有許多水墨寫意畫,但大半生主要致力於工筆畫形式語言的探索,是湖南工筆畫地域風格的創立者之一,其藝術成就主要也是工筆畫。80年代後,由於視力的緣故,聶南溪逐漸放棄工筆而轉向水墨寫意畫形式語言的探索。從題材上講,以花鳥為主兼及山水人物,從形式上講,以筆墨為主,也廣泛採用揉紙、噴繪、水洗等技巧製作肌理。近十年的探索與勤奮,成就斐然,不僅創作了數以百計的水墨寫意作品,從氣勢巍然的巨幅到冊頁小品,應有盡有。而且形成了畫家的基本風格特徵,成功實現了從工筆畫家向水墨寫意畫家的過度和轉變。
50年代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的聶南溪始終相信照相機不能代替速寫,他的畫都以速寫為基礎。這種強調速寫的重要性與他幾十年所受的“生活氣息”、“真實生動”的審美標準以及50年代大學中西方寫實主義影響是一致的,這一切決定了聶南溪水墨寫意畫的基本特徵:儘管以筆墨為主要形式,但決不為筆墨而筆墨,而是力圖通過筆墨的變化與表現力再現描繪對象的形象、神情、狀態,追求繪畫整體的新鮮與生活氣息。即使是他畫的鷹、金魚、松鼠、荷花已具有超越於自然形象的符號特徵,但依然真實與生氣。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畫的松鼠。
1990年,聶南溪應美國威斯康星州聖·諾伯特學院之邀赴美講學,在學校校園的樹林裡有許多松鼠在亂跑亂跳,這在中國的山林里也是難得一見的。感慨之餘,他畫了一幅水墨松鼠和一些速寫,回來之後,根據速寫創作了近百幅以松鼠為題材的作品。畫中松鼠純用墨造型,淡墨畫出頭、身、腿、尾,濃墨點睛和爪。頭、身軀和粗大的尾巴都是符號化式的誇張,但畫家還是力圖再現每個松鼠的神情動態。無論是跳、躍、爬、攀,還是獨個偷吃或是相互爭吃松果櫻桃,都真實生動,富有生命與情趣的感染力,再配以芭蕉、樹枝等棲息植物,畫添生活的真實感。
傳統水墨寫意畫以筆墨為中心,自然形成三種類型,也就有了水墨畫三種不同的品評標準,只要不放棄筆墨中心,水墨寫意畫家必然要三者必擇其一。作何種選擇,決定於三個因素:畫家與生俱來的性格特徵即性靈;畫家的學識修養與繪畫美學理念;畫家所處時代文化狀態對畫家個人的影響。“真實生動”、“生活氣息”是中國現代繪畫美學的主流,影響甚大甚廣,過強的時代特徵必須淡化畫家個人的藝術個性。所以,在個性中顯示時代性成為畫家努力的目標與藝術歷程的軌跡,這不是一朝一文就可以實現的,而是要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努力。就個人風格而言,畫家有學者(文人)型與性靈之分。因為中國畫家的知識分子要求致使多數畫家傾向學者型。真正性靈型畫家很少見。二居一的選擇不是畫家的主觀意志可以自由左右的,選擇更是一個漫長的創作過程所形成的自然行為。
以聶南溪的性格而言,他更傾向於性靈行畫家,這在他的同一輩人中是不多見的,從率性而為的心理特徵轉化為富有藝術美感的性靈畫是以時間和智慧的付出為代價的。今天的藝術是一個很艱苦又艱難的事業,沒有精力和時間投入很難有大的收穫。正是在努力探索的時間之流中,藝術逐步完善美化,況且性靈繪畫並非漫無章法的肆意行為,性靈之情的魅力必須以筆墨形式的美感方能溢出,筆墨形式之美同樣也是一個長期錘鍊的過程。和許多同輩畫家一樣,他深受“生活氣息”時代審美觀念的影響。今天看來這更象束縛畫家表現性靈的鎖鏈;長期的工筆畫創作,嚴謹工整的創作習慣化為潛意識,也成為畫家大膽揮毫放肆潑墨的障礙,從而使性靈畫的藝術精神難以體現。主觀的自覺、觀念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學識修養沒有磨損掉聶南溪那獨特的性格光輝。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畫家的辛勤勞動,束縛和障礙造成的觀念與性靈的矛盾將逐步解決,繼一個卓越的工筆畫家之後,一個風格明確、筆墨精美、性靈逼人的水墨寫意畫家將傲然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