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漢語漢字)

聞(漢語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聞,是漢語漢字,拼音為wén,指的是聽見的事情,訊息,也指出名,有聲望。聞也做姓氏。“事聞,神宗震怒,直指鋃鐺受辱,中丞亦鐫秩去,於是始服公(袁可立)之遠識焉。——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基本介紹

  • 漢語:聞
  • 拼音:wén
  • 部首:門
  • 部外筆畫:6
  • 總筆畫:9
  • 倉頡:LSSJ
基本信息,字形結構,英文翻譯,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部首:門
部外筆畫:6
總筆畫:9
五筆86:UBD
五筆98:UBD
倉頡:LSSJ
漢語拼音:wen
吳語:men,ven(文讀)
筆順編號:425122111
四角號碼:3740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5FB
粵語:man4、man6

字形結構

繁體字:聞
漢字首尾分解:門耳
聞的繁體字聞的繁體字
漢字部件分解:門耳
筆順讀寫:點、豎、橫折鉤、橫、豎、豎、橫、橫、橫。
結構:半包圍

英文翻譯

1. to hear 去聽
2. well-known 著名的
3. fame 名聲
4. smell 聞

基本字義

1.聽見:百聞不如一見。聞診。聞聽。聞訊。博聞強記。聞過則喜。聞雞起舞(聽到荒雞鳴而起舞,喻志士及時奮發)。
2.聽見的事情,訊息:新聞。傳聞。見聞。
3.聽說: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意思:聽說唐王朝的軍隊收復了河南河北)。
4.出名,有名望:聞人。聞達。
5.名聲:令聞(好名聲)。醜聞。
6.用鼻子嗅氣味:你聞聞這是什麼味兒?
7.姓。聞一多。
【近義詞】聽見

詳細字義

〈動〉
1.形聲。從耳,門聲兼表詞義,合起來後意思是“門裡面的耳朵聽到了”。本義:聽到心裡去了。
2.同本義 [hear]
聞,知聲也。——《說文
聞耳之聰也。——《墨子經上》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聞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聞漢軍四面皆 楚歌。——《史記·項羽本紀
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後漢書·列女傳》
聞屏障中。——《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3.又如:聞聲不食(聽到動物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聞所不聞(聽到從未聽過的事情。也說“聞所未聞”);聞風回響(聽到風聲,便起而回響);聞雷失箸(比喻假借其他不相關的事來掩飾自己的實情);聞雞起舞(祖逖與劉琨共被同寢,夜半聞荒雞鳴,乃與琨起身舞劍。後世比喻有志之士及時奮起)。
4.聽說;知道 [be told;know]
聞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
其聞道也。——唐· 韓愈《師說》
聞道有先後。
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宋·蘇軾《超然台記》
想聞風節,望其(袁可立)乘時大展。——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不可得聞。——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5.又如:聞問(通音訊,獲得音訊);聞道(聞知領會道理);聞說(聽說);聞得(聽說);聞知(聽說;知道)。
6.接受 [accept]。如:聞教(受教;領教);聞命(接受命令或教導);聞令(接受教誨)。
7.傳布,傳揚 [propagate]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王維《老將行》
8.又如:聞誦(傳布與稱道)
9.報告上級[report]。如:聞達(向皇帝報告);聞問(通訊息)
10.趁,乘 [take advantage of]。如:聞早(趁早,趕早)
11.聞名,出名 ,馳名。[well-known]
名聞天下。——《史記·魏公子列傳》
聞於諸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聞達於諸侯。——諸葛亮《出師表》
以義聞於東南。——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事聞,神宗震怒,直指鋃鐺受辱,中丞亦鐫秩去,於是始服公(袁可立)之遠識焉。——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12.嗅;嗅到 [smell]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孔子家語·六本》
羅襦襟解,微聞薌澤。——《史記·滑稽列傳》
13.又如:自不可聞
14.通“問”。古字聞、問同音同義。《禮記·檀弓上》:“問喪於天子乎?” 問本作聞——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詢問;問候 [inguire;extend gleetings to]
喪牛之凶,終莫之聞也。——《易·旅象》
謂他人昆,亦莫我聞。——《詩·王風·葛藟》
群公先正,則不我聞。——《詩·大雅·雲漢》
〈名〉
1.知識;見聞 [knowledge]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莊子·秋水》
博聞強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又如:聞見(見聞)
3.傳聞,聽到的事情;訊息 [information]
求聞之若此。——《呂氏春秋·慎行論》
網羅天下放失舊聞。——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4.又如:新聞;趣聞;要聞;舊聞;奇聞;見聞
5.聲望;威望 [popularity;prestige]
令聞令望。——《詩·大雅·卷阿》
前時之聞。——宋· 王安石《傷仲永》
草野之無聞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6.又如:聞達;聞譽之施(指身受美名);穢聞(醜惡的名聲)

常用詞組

1.聞達 wén dá
[illustrious and influential;well-known] 顯達;有名望
不求聞達於諸侯——諸葛亮《出師表》
2.聞風而動 wén fēng’ér dòng
[immediately respond to a call;act without delay upon hearing sth.;go into action without delay] 聽到一點訊息就立即行動。形容十分積極。
3.聞風喪膽 wén fēng sàng dǎn
[become terror-stricken of the news;become panicstricken at the news] 剛聽到一點風聲就懼怕不已。形容極端虛弱、惶恐
4.聞過則喜 wén guò zé xǐ
[feel happy when told of one’s errors;be glad when told of one's own errors] 聽到批評意見就喜悅。比喻樂於接受他人規勸。
5.聞名 wén míng
(1)[well-known]∶著名;有名
舉世聞名
(2)[hear of one's fame]∶聽到名聲
聞名不如見面。
6.聞所未聞 wén suǒ wèi wén
[unheard-of;have never even heard of;unprecedented] 所聽到的事從來未曾聽過。多指奇聞異事
7.聞悉 wén xī
[hear] 聽到;聽說
8.聞訊 wén xùn
[get the news of] 聽到信息
聞訊出動
9.聞一知十 wén yī zhī shí
[a word to the wise is sufficient;from one learn all] 聽到事情的一端即知其全貌。比喻人聰明之甚,能舉一反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字部】聞
〔古文〕𦕁䎽䎹𦖫𥹢《唐韻》《集韻》𠀤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又姓。《正字通》宋鹹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為太尉。《注》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𧲂,見則天下大風。
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𠀤音問。《韻會》聲所至也。《詩·小雅》聲聞於天。《書·呂𠛬》𠛬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又《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注》令聞,善譽也。
又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又《韻補》葉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鹹之所聞。還音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