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利諾國慶日

聖馬利諾,全稱聖馬利諾共和國,位於歐洲亞平寧半島東北部,首部聖馬利諾。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馬利諾國慶日
  • 全稱:聖馬利諾共和國
  • 位置:歐洲亞平寧半島東北部
  • 官方語言:義大利語
簡介,聖馬利諾政治,聖馬利諾憲法,聖馬利諾議會,聖馬利諾政府,聖馬利諾行政區劃,聖馬利諾政黨,聖馬利諾經濟,聖馬利諾資源,聖馬利諾工業,

簡介

公元301年建國。1263年制定共和法規,15世紀起定現國名,是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1815年維也納會議表示尊重聖馬利諾的領土完整。1851年曾先後被奧地利帝國教皇軍侵占。二次大戰期間遭法西斯德國侵略。對外奉行積極中立的外交政策。
位於歐洲 亞平寧半島東北部的內陸國,距亞德里亞海僅23公里。四周與義大利接壤。境內起伏多山,位於中部最高的蒂塔諾山,海拔755.24米。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6℃,冬季最低氣溫-2℃,夏季最高氣溫30℃。年均降水量880毫米。
相傳,公元301年,一位叫馬力諾的基督徒石匠為逃避羅馬皇帝的迫害,藏身於蒂塔諾山頂。聖馬利諾的地名由此而來。最初,聖實行族長管理,1243年確立了兩個執政官聯合執政的制度,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共和國。歷史上聖馬利諾兩次遭受外來入侵。1503年被切薩雷·博吉亞占領過7個月;1739年被阿爾貝羅尼(Alberoni)紅衣主教占領,但很快於1740年2月重新獨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聖始終保持中立。戰後,聖經濟穩定發展,並加入了聯合國等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

聖馬利諾政治

實行多黨民主制。在1998年選舉中,天主教民主黨(簡稱天民黨)和社會黨在大選中獲勝。在2001年選舉中,天民黨和社會黨再次獲勝。在最近的2006年6月的選舉中,社會民主黨、人民聯盟和左翼聯盟獲勝,聯合執政至今。

聖馬利諾憲法

現行憲法起源於14世紀,1600年10月8日正式通過,稱為“第一號憲章”,其後稍有修改。

聖馬利諾議會

一院制,名為大議會,由兩名執政官主持。其任務是立法、選舉執政官、批准條約、通過財政預算和任命高級官員等。有60名議員,由全國按比例制普選產生,任期5年。議會討論和通過的法律,需待執政官公布、內政部發表公報後方可生效。本屆議會中60個席位分配如下:
天民黨(PDCS)21席,左翼聯盟(SU)5席,聖馬利諾人黨(NS)1席,社會民主黨(PSD)20席,新社會黨(NPS)3席,自由黨(SPL)1席,人民黨(POP)1席,全國聯盟(ANS)1席,人民聯盟(AP)7席。

聖馬利諾政府

政府成員由大議會任命。不設總理,外長起總理作用。本屆政府於2006年7月27日組成,現組成如下:外交和政治事務、經濟計畫部部長菲奧倫佐·斯托爾菲(Fiorenzo Stolfi);內政、民事保護和計畫實施部部長瓦萊里婭·恰瓦塔(Valeria Ciavatta);財政、預算、郵政和與集郵、錢幣企業關係部部長斯特法諾·馬齊那(Stefano Macina);公共教育、文化機構、大學和社會事物部部長福朗切斯卡·米凱洛蒂(Francesca Michelotti);衛生、社會安全、救濟及機會均等部部長法比奧·貝拉爾迪(Fabio Berardi);國土、環境、農業及與製造行業國企關係部部長馬里諾﹒里卡爾迪(Marino Riccardi);勞動、合作和青年政策部部長安東內羅· 巴喬基(Antonello Bacciocchi);。工業、手工業、貿易、研究及與服務業關係部部長蒂托·馬西 (Tito Masi);司法、與城堡關係、信息及和平部部長伊凡·福斯基(Ivan Foschi);旅遊、體育、通信及經濟合作部部長帕里德·安德雷奧利(Paride Andreoli)。

聖馬利諾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9個自治市,分別是:阿夸維瓦、博爾戈·馬吉歐雷、基埃薩努歐瓦、多瑪尼亞諾、法爾齊亞諾、科里阿尼諾、蒙泰吉阿迪諾、塞拉瓦萊和聖馬利諾。

聖馬利諾政黨

(1)聖馬利諾社會民主黨(Partito dei Socialisti e dei Democratici):執政黨。成立於2005年2月,由原來的聖馬利諾社會黨和民主人士黨合併而成。2006年6月大選得票率31.83%。總書記:毛羅·基亞魯齊(Mauro Chiaruzzi)。
(2)聖馬利諾人民聯盟(Alleanza Popolare):執政黨。成立於1993年1月,2006年6月大選得票率12.05%。主席:卡羅·福朗喬西(Carlo Franciosi),總協調人:馬里奧·文圖里尼(Mario Venturini)。
(3)聖馬利諾左翼聯盟(Sinistra Unita):執政黨。2006年6月大選得票率8.67%。
(4)聖馬利諾天主教民主黨(Partito Democratico Cristiano Sammarinese):在野黨。成立於1948年,聖第一大黨,有2400名黨員。2006年6月大選得票率32.91%。總書記皮埃爾·馬里諾·梅尼庫奇 (Pier Marino Menicucci)。
此外,還有聖馬利諾人黨(NS),新社會黨(NPS),自由黨(SPL),人民黨(POP),全國聯盟(ANS)。

聖馬利諾經濟

60年代以來,旅遊業、商業和工業持續發展,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逐步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和第三產業發達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大幅增長。中小企業是聖經濟的支柱,以服裝、機械製造、電子設備、化工、建築、釀酒為主,工業產值和手工業產值分別占國民收入的25%和10%。近10年來,第三產業發展迅速,2002年就業人口中第三產業占34.4%。旅遊業和郵票發行是國民收入的重要來源。近年來,聖經濟形勢穩定,表現在低失業率,國家預算結餘和沒有國債。其主要經濟數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9.4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34600美元
雙邊貿易(2005年):162萬美元
貨幣名稱:歐元。
通貨膨脹率(2000年):2.2%。
失業率(2002年):3.92%。

聖馬利諾資源

自然資源貧乏,僅有建築用石材。

聖馬利諾工業

2002年全國共有企業5420家。主要工業部門有紡織、電子、服裝、水泥、製革、造紙、家具、陶瓷、釀酒等。工業產值占國民收入的25%。2002年從事工業製造業和建築業的人口分別占總勞力的34.7%和7.8%。鋁製品廠是歐洲最大的鋁製品廠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