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水淨空寺

聖水淨空寺

正修建的聖水淨空寺,復建於岳陽市臨湘聶市鎮荊竹山北麓古寺聖水寺遺址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聖水淨空寺
  • 地理位置:湖南省臨湘市聶市鎮荊聖村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擴建中
  • 著名景點:五尖山
  • 村落環境:竹林成片,幽靜清雅
  • 原名:泥池寺,亦名泥寺庵、泥池觀
歷史沿革,結構,景觀,歷史,

歷史沿革

正修建的聖水淨空寺,復建於岳陽市臨湘聶市鎮荊竹山北麓古寺聖水寺遺址處。
荊聖村
荊竹山,又名金竹山。據明清兩代《岳州府志》、《臨湘縣誌》記載,其山以“上有小竹,枝幹純黃,遇冬愈鮮潤,類金黃色,相傳神人所植”而得名。該山距臨湘縣城8公里,距聶市古鎮3公里,跨臨湘市之聶市鎮、白雲鎮和岳陽市雲溪區之路口鎮、文橋鄉,與湖南省級風景名勝區五尖山隔京廣複線、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而相望。有山巒近20座,山體總面積近50平方公里,主山峰海拔419米。山勢雄偉峻峭,迂迴重疊,林豐竹茂,溝壑幽深,泉流潺湲,松翠拱黛。自古即為文人學士登臨覽勝,修身養性之地。國民時期,外國傳教士也在山中建有別墅多所。
古聖水寺,原名泥池寺,亦名泥寺庵、泥池觀,以山腰有泥池古井而得名,聲蠻湘北,鄂南一帶。其寺歷史久遠,清乾隆元年(1736)《岳州府志》卷二十《仙釋》載:“泥池觀在荊竹山,明萬曆初有道士李某依觀傭食。”清同治十一年(1872)《臨湘縣誌》卷三《建置》載:“泥池寺在縣(指舊縣治陸城)東六十里,明嘉靖年間僧兩安建。”寺旁右前側有一墓碑:主僧住慧,清圓寂十四代師祖,生於清康熙元年八月,終於乾隆五年四月;寺旁後有一墓碑載:先師法諱芳名,傳臨濟宗四十一代,終光緒二十年。依據上述文獻、文物分析,該寺始建於明代中期,系佛教禪宗臨濟法脈。
光緒初年,寺被擴建,並改今名,一直延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寺平房三重,第一重為道教場地,分別祀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各重兩側建有僧房、念佛堂、學校、廚房等屋。建築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寺前有石階百餘級,寬約2米。寺院古樹林立,緣竹掩映,煙霏霧結,曲徑通幽。寺周五六里,群山逶逶,遠遠望去如朵朵青蓮,婀娜多姿;寺後一泉古井,終年不涸,據說可以治療一些疑難雜症,求水治病者不絕於途。寺因井名,僧因寺顯。清光緒中期主持玉清和尚,知書能文,琴棋書畫,諸藝皆通,時與文人唱和,並為“僧官”,掌管臨湘、巴陵佛事。清末臨湘名士姚祉加,曾三次遊歷聖水寺,每次留連多日,在其民國二十一年印行的《勿自欺齋詩稿》中,收錄遊歷聖水寺及與僧人唱和達九首之多。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主持為一曹姓和尚,系國民黨政府一師長,因看破紅塵,來此出家,經常納衣布鞋往來於聶市古鎮的善男信女和商、宦之家,廣結善緣,抗日戰爭勝利後,不知所之。該寺毀於1957年,但寺址猶存,寺旁眾多僧墓,以及歷代僧人所疊數畝梯田、所劈層層竹園,亦保存如舊,不少保存完好。更有民國時期,一位德國傳教士在此修了一棟洋樓,以供避暑、狩獵之用。可惜建國後這寺院和洋樓都被毀壞了。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國運昌盛,經濟繁榮,黨和政府的各項宗教政策都予以貫徹落實,我國的佛教事業也乘此東風迅速發展。如何大力弘揚佛教正法,把這一佛教勝地,禪宗古道場的歷史,人文價值充分發掘出來,讓他們為今天的和諧社會建設服務,一直為有識之士所關注。近年來,先後有不少大德高僧來此察勘,多有發心修復古寺者,皆因機緣不成熟而作罷。
今岳陽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印空法師接受各方盛請,發心來此修復寺院,得到當地領導、淨信的鼎力支持,如今各種手續已齊備。道路已修通。印師觀此地較為偏僻,環境清幽,是個靜修的好處所。擬將此處建成淨土專修道場,故將原聖水寺改為聖水淨空寺。現主體工程的建設已接近尾聲。

結構

今岳陽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印空法師接受各方盛請,發心來此修復寺院,得到當地領導、淨信的鼎力支持,如今各種手續已齊備。道路已修通。印師觀此地較為偏僻,環境清幽,是個靜修的好處所。擬將此處建成淨土專修道場,故將原聖水寺改為聖水淨空寺。現主體工程的建設已接近尾聲。

景觀

該山距臨湘縣城8公里,距聶市古鎮3公里,跨臨湘市之聶市鎮、白雲鎮和岳陽市雲溪區之路口鎮、文橋鄉,與湖南省級風景名勝區五尖山隔京廣複線、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而相望。有山巒近20座,山體總面積近50平方公里,主山峰海拔419米。山勢雄偉峻峭,迂迴重疊,林豐竹茂,溝壑幽深,泉流潺湲,松翠拱黛。

歷史

古聖水寺,原名泥池寺,亦名泥寺庵、泥池觀,以山腰有泥池古井而得名,聲蠻湘北,鄂南一帶。其寺歷史久遠,清乾隆元年(1736)《岳州府志》卷二十《仙釋》載:“泥池觀在荊竹山,明萬曆初有道士李某依觀傭食。”清同治十一年(1872)《臨湘縣誌》卷三《建置》載:“泥池寺在縣(指舊縣治陸城)東六十里,明嘉靖年間僧兩安建。”寺旁右前側有一墓碑:主僧住慧,清圓寂十四代師祖,生於清康熙元年八月,終於乾隆五年四月;寺旁後有一墓碑載:先師法諱芳名,傳臨濟宗四十一代,終光緒二十年。依據上述文獻、文物分析,該寺始建於明代中期,系佛教禪宗臨濟法脈。
光緒初年,寺被擴建,並改今名,一直延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寺平房三重,第一重為道教場地,分別祀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各重兩側建有僧房、念佛堂、學校、廚房等屋。建築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寺前有石階百餘級,寬約2米。寺院古樹林立,緣竹掩映,煙霏霧結,曲徑通幽。寺周五六里,群山逶逶,遠遠望去如朵朵青蓮,婀娜多姿;寺後一泉古井,終年不涸,據說可以治療一些疑難雜症,求水治病者不絕於途。寺因井名,僧因寺顯。清光緒中期主持玉清和尚,知書能文,琴棋書畫,諸藝皆通,時與文人唱和,並為“僧官”,掌管臨湘、巴陵佛事。清末臨湘名士姚祉加,曾三次遊歷聖水寺,每次留連多日,在其民國二十一年印行的《勿自欺齋詩稿》中,收錄遊歷聖水寺及與僧人唱和達九首之多。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主持為一曹姓和尚,系國民黨政府一師長,因看破紅塵,來此出家,經常納衣布鞋往來於聶市古鎮的善男信女和商、宦之家,廣結善緣,抗日戰爭勝利後,不知所之。該寺毀於1957年,但寺址猶存,寺旁眾多僧墓,以及歷代僧人所疊數畝梯田、所劈層層竹園,亦保存如舊,不少保存完好。更有民國時期,一位德國傳教士在此修了一棟洋樓,以供避暑、狩獵之用。可惜建國後這寺院和洋樓都被毀壞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