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

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

公共學校網路成員,非牟利私立學校,提供學前教育、國小教育預備班、國小及中學五年教育。位於白馬行街。1919年創辦,當時取名志道堂幼稚園。1932年增辦國小,1946年增辦國中,1949年再增辦高中而成為完全中學。由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協進會持牌。全校占地面積925平方米。1996—1997年度設有學前教育及國小預備班6個班,國小12個班,中學10個班,在校學生1254人,教師4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
  • 外文名:SHENG KUNG HUI CHOIKOU SCHOOL MACAU
  • 簡稱:蔡高中學
  • 校訓:誠、毅、愛、朴
  • 創辦時間:1919年
  • 類別:基督教學校
  • 現任校長:陳志君
  • 知名校友:劉炯朗
  • 所屬地區:中國澳門
  • 主要獎項:2000年10月通過ISO認證
宗旨,歷史沿革,教學條件,傑出校友,

宗旨

以基督教信仰融貫誠、毅、愛、朴的美德,實施全面教育。
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

歷史沿革

蔡高中學為中華基督教會志道堂所創辦,成立於一九一九年,迄今已歷八十五周年矣,歷史相當悠久.初時祗辦幼稚
園.當時澳門政府及社會人士對於幼兒教育,未加重視,以故尚沒有幼稚園之設,立及後志道堂落成,由已故該堂執事余美德醫生倡議,以二樓後蔡高中學為中華基督教會志道堂所創辦,成立於一九一九年,迄今已歷八十五周年矣,歷史相當悠久.初時祗辦幼稚
園.當時澳門政府及社會人士對於幼兒教育,未加重視,以故尚沒有幼稚園之設,立及後志道堂落成,由已故該堂執事余美德醫生倡議,以二樓後部作為幼稚園校舍,其時並蒙嶺南大學校長、廣東省教育行政委員兼該堂堂董鐘榮光博士贊助始得正式成立“志道堂幼稚園”,為本澳幼稚園之嚆矢.
該校開辦之初,學生袛不過二三十人,經營師資均成問題,困難甚多,而七十多年前習幼稚師範者極少,所以物色好教師,非常困難,幸好創辦人余美德醫生不斷努力,慘澹經營,尤蒙吾主基督隆福庇蔭,成績得以按年遞增,奠定穩固基礎,以迄今日,且薄負時譽,更引起社會人士對於幼稚園教育的重視.
爰於一九三二年增辦國小,旨在利便幼稚園學生升學,特發起籌款,並決定加建四樓為教職員宿舍,三樓為禮堂,二樓為國小,幼稚園改設樓下,並聘余醫生為名譽校長.
回溯志道堂籌建,乃為紀念我國最先奉信基督之蔡高先生,因此改名為“蔡高紀念學校”,當時該堂各董事,群策群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擴充舍,添置教學設備,規模日趨完善,學生人數亦逐年遞加,更於一九四一年二月奉準教育部及僑務委員會立案.
一九四二年春,前任校長余艷梅碩士到任,除處理校務外,更開拓新猷.一九四四年,學生人數激增,暫借志道堂三樓騎樓房為課室.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二日首次舉行體育遊戲.
一九四六年春,志道堂舉行教友大會,議決為擴展教育事業及利便青年升學起見,租賃馬大臣街一號為校舍,由協英中學轉讓一批圖書、儀器、台椅、校具等;由崇實中學轉讓標本;以資增辦初級中學(先辦中一班),並組織校董會,推舉陸鏡輝、余美德、謝永生、廖沃心、羅有節、馮桂秋、廖奉露、張祝齡、黃國權諸先生為校董,加強校務之進行.
一九四七年四月七日呈奉僑務委員會批准立案並頒發鈐圖式.當時以原有校舍不敷套用,後租賃右鄰一號為第二校舍,該樓為二層洋房,地方寬敞,光線充足,旁為華士古達加馬花園,交通方便、空氣清新、誠為修學之理想學府.
一九四八年七月二日結業禮時並舉行學生成績展覽會、為期三天、以供社會人士、家長參觀、藉以改善教學質量.及至一九四九年七月一日舉行華業典禮、國中第一屆畢業生人數,有二十七人.為適應時勢之需求,將中學校舍二、三樓後擴建兩課室,九月,增辦高中(先辦高中一年級),八月十三日得僑務委員會準予立案,使成為當時本澳的一所理想完全中學.
一九五零年九月,校務會議通過學生課外活動暫行管理簡則,課外活動團體成立者計有:
(一)民眾教育;
(二)服務團契;
(三)樂社;
(四)松風畫社;
(五)宗教研究會;
(六)文藝研究會;
(七)藍紅劇社;
(八)藍紅籃球隊;
(九)藍紅壘球隊;
(十)藍紅桌球隊;
(十一)家政研究會;
一九五一年一月,校刊創刊號出版;十一月二日在南灣小型足球場進行第一屆校運會.
一九五二年七月三日舉行高中第一屆畢業禮,高中畢業生,人數有二十三人.自一九四六年秋開辦國中,以後年級按年遞增,至是完成一所完全中學.同年澳門校友會成立;靈光團成立;第一屆毅社出版同學錄.次年,十二月五日香港校友會成立.
一九五九年九月,學生人數加增,國中一級設三班,校舍不敷套用,租賃東望洋街貳號樓下(位於中學校舍右側)為高小兩級課室及教務處.及至一九六零年三月二十九,日該校創辦人,前任義務校長,校董會主席余美德醫生逝世.一九六三年十月正式購入東望洋新街二號屋址,以作校舍之用.及後因社會需求,秋季學期開始高二、三分文理兩組,文組加設簿記科.
一九六六年,中學畢業者有兩班:舊制中學最後一班,五年制中學一班.同年投考香港中文大學者有十三人,被錄取者五人,成績可稱全澳各中學之冠.
一九六七年,余故校長倦勤榮休,六月二十二日,執事校董聯席會議,議決由七月一日起將全校交與聖公會聖馬可堂林汝升牧師接辦,白約翰會督任校監,林汝升牧師任校長,中學部在馬大臣街一號,國小、幼稚園則在東望洋斜巷五號.同年畢業生投考中文大學者六人,被取錄者三人,廖國梁在新亞書院投考成績為各新生之冠;陳尚志投考台灣大學成績優異,獲取四年免費獎學金,並加往台灣飛機票一張.林汝升牧師致力擴展校務,並籌建蔡高中學新校舍,得到海外人仕及港澳人仕熱烈回響,終於一九七三年伯多祿局長街新校舍落成(現址),與原聖馬可堂國小合併一校,新校舍作為中、國小使用,而幼稚園則在東望洋斜巷五號,改為蔡高中學幼稚園分校.
一九七八年秋,林牧師奉調回香港,聖公會委任朱廣中牧師為校監,經歷羅作祥校長(任期一九七八至一九七九);黃廣明校長(任期一九七九至一九八零);李惠廉校長(任期一九八零至一九八三);何汝倬校長(任期一九八三至一九九
一).
一九八四年鄺廣傑主教指派聖公會港澳教區彭榮昌會吏長出任校監.
在九十年代潘乃昭牧師繼任校長.一九九二年梁貫成博士為校監.在校監、校長、老師鼎力合作之下,努力發展校務,加強管理,修建校舍,增加設備,提高師資,重視校風,逐漸改善,以求進展.期間,先後組成教學委員會,學生活動委員會,音樂聯會,輔導組.擴建計算機室,增添視聽室.成立學長制、幼童軍、愛丁堡青年獎勵計畫(本澳首批獲此獎章)每年出兩期校刊.
學校於一九九七年加入政府免費教育網,並於同年開辦正規夜中學,為因各種原因而未能完成中學教育的青少年以及在職人仕提供升學途徑.翌年成立聖公會蔡高成人培訓中心,並與澳門成人教育學會及澳門大學等多個教育機構會辦多項實務及專科課程.
及後在一九九八年獲澳門政府撥出位於黑沙環新填海區馬度博士大馬路KL1地段作為與建中學部新校舍之用,新於一九九九年落成及啟用,而伯多祿局長街校舍則用作幼稚園、初小部及夜間部之校址.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日,該校獲澳門政府頒授文化功績勳章,以表揚該校在過去八十年間為澳門地區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提供全面教育,以及注重推動年輕人參與社會和文化方面的活動.澳門文化功績勳章旨在褒獎為本地區文學、藝術、文化發展或教育假進等作出貢獻的人仕或機構.
同年十一月十八日,澳門總督韋奇立將軍與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鄺廣傑大主教共同主持該校黑沙灣新校舍揭幕儀式.澳門總督並在同一場合頒授“澳門地區專業功績勳章”予校長潘乃昭牧師,以表揚他使學校融入社會表現的專業才幹,以及對鞏固澳門地區的教育體制有顯著之貢獻.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蔡高中學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標淮認證,獲香港質量保證局頒發國際質量管理證書,成為本澳第一所取得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認證的中學,並在二零零三年通過審核取得ISO9001:2000版認證.
該校及聖公會澳門傳道地區屬下之辦學機構,現行幼稚園三年制,國小六年制,國中三年制及高中三年制.近年透過課程改革及教師培訓,以提升教學質量,並藉著各項活動的開展,與各地的聖公會機構聯繫,使學校成為學生通向世界的門戶,擴闊視野,增廣見識.面向廿一世紀,該校的辦學方針是:共建安穩校園,推行卓越教育,培育有全面才幹與普世胸襟的青年.部作為幼稚園校舍,其時並蒙嶺南大學校長、廣東省教育行政委員兼該堂堂董鐘榮光博士贊助始得正式成立“志道堂幼稚園”,為本澳幼稚園之嚆矢.
該校開辦之初,學生袛不過二三十人,經營師資均成問題,困難甚多,而七十多年前習幼稚師範者極少,所以物色好教師,非常困難,幸好創辦人余美德醫生不斷努力,慘澹經營,尤蒙吾主基督隆福庇蔭,成績得以按年遞增,奠定穩固基礎,以迄今日,且薄負時譽,更引起社會人士對於幼稚園教育的重視.
爰於一九三二年增辦國小,旨在利便幼稚園學生升學,特發起籌款,並決定加建四樓為教職員宿舍,三樓為禮堂,二樓為國小,幼稚園改設樓下,並聘余醫生為名譽校長.
回溯志道堂籌建,乃為紀念我國最先奉信基督之蔡高先生,因此改名為“蔡高紀念學校”,當時該堂各董事,群策群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擴充舍,添置教學設備,規模日趨完善,學生人數亦逐年遞加,更於一九四一年二月奉準教育部及僑務委員會立案.
一九四二年春,前任校長余艷梅碩士到任,除處理校務外,更開拓新猷.一九四四年,學生人數激增,暫借志道堂三樓騎樓房為課室.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二日首次舉行體育遊戲.
一九四六年春,志道堂舉行教友大會,議決為擴展教育事業及利便青年升學起見,租賃馬大臣街一號為校舍,由協英中學轉讓一批圖書、儀器、台椅、校具等;由崇實中學轉讓標本;以資增辦初級中學(先辦中一班),並組織校董會,推舉陸鏡輝、余美德、謝永生、廖沃心、羅有節、馮桂秋、廖奉露、張祝齡、黃國權諸先生為校董,加強校務之進行.
一九四七年四月七日呈奉僑務委員會批准立案並頒發鈐圖式.當時以原有校舍不敷套用,後租賃右鄰一號為第二校舍,該樓為二層洋房,地方寬敞,光線充足,旁為華士古達加馬花園,交通方便、空氣清新、誠為修學之理想學府.
一九四八年七月二日結業禮時並舉行學生成績展覽會、為期三天、以供社會人士、家長參觀、藉以改善教學質量.及至一九四九年七月一日舉行華業典禮、國中第一屆畢業生人數,有二十七人.為適應時勢之需求,將中學校舍二、三樓後擴建兩課室,九月,增辦高中(先辦高中一年級),八月十三日得僑務委員會準予立案,使成為當時本澳的一所理想完全中學.
一九五零年九月,校務會議通過學生課外活動暫行管理簡則,課外活動團體成立者計有:
(一)民眾教育;
(二)服務團契;
(三)樂社;
(四)松風畫社;
(五)宗教研究會;
(六)文藝研究會;
(七)藍紅劇社;
(八)藍紅籃球隊;
(九)藍紅壘球隊;
(十)藍紅桌球隊;
(十一)家政研究會;
一九五一年一月,校刊創刊號出版;十一月二日在南灣小型足球場進行第一屆校運會.
一九五二年七月三日舉行高中第一屆畢業禮,高中畢業生,人數有二十三人.自一九四六年秋開辦國中,以後年級按年遞增,至是完成一所完全中學.同年澳門校友會成立;靈光團成立;第一屆毅社出版同學錄.次年,十二月五日香港校友會成立.

一九五九年九月,學生人數加增,國中一級設三班,校舍不敷套用,租賃東望洋街貳號樓下(位於中學校舍右側)為高小兩級課室及教務處.及至一九六零年三月二十九,日該校創辦人,前任義務校長,校董會主席余美德醫生逝世.一九六三年十月正式購入東望洋新街二號屋址,以作校舍之用.及後因社會需求,秋季學期開始高二、三分文理兩組,文組加設簿記科.
一九六六年,中學畢業者有兩班:舊制中學最後一班,五年制中學一班.同年投考香港中文大學者有十三人,被錄取者五人,成績可稱全澳各中學之冠.
一九六七年,余故校長倦勤榮休,六月二十二日,執事校董聯席會議,議決由七月一日起將全校交與聖公會聖馬可堂林汝升牧師接辦,白約翰會督任校監,林汝升牧師任校長,中學部在馬大臣街一號,國小、幼稚園則在東望洋斜巷五號.同年畢業生投考中文大學者六人,被取錄者三人,廖國梁在新亞書院投考成績為各新生之冠;陳尚志投考台灣大學成績優異,獲取四年免費獎學金,並加往台灣飛機票一張.林汝升牧師致力擴展校務,並籌建蔡高中學新校舍,得到海外人仕及港澳人仕熱烈回響,終於一九七三年伯多祿局長街新校舍落成(現址),與原聖馬可堂國小合併一校,新校舍作為中、國小使用,而幼稚園則在東望洋斜巷五號,改為蔡高中學幼稚園分校.
一九七八年秋,林牧師奉調回香港,聖公會委任朱廣中牧師為校監,經歷羅作祥校長(任期一九七八至一九七九);黃廣明校長(任期一九七九至一九八零);李惠廉校長(任期一九八零至一九八三);何汝倬校長(任期一九八三至一九九
一).

一九八四年鄺廣傑主教指派聖公會港澳教區彭榮昌會吏長出任校監.
在九十年代潘乃昭牧師繼任校長.一九九二年梁貫成博士為校監.在校監、校長、老師鼎力合作之下,努力發展校務,加強管理,修建校舍,增加設備,提高師資,重視校風,逐漸改善,以求進展.期間,先後組成教學委員會,學生活動委員會,音樂聯會,輔導組.擴建計算機室,增添視聽室.成立學長制、幼童軍、愛丁堡青年獎勵計畫(本澳首批獲此獎章)每年出兩期校刊.

學校於一九九七年加入政府免費教育網,並於同年開辦正規夜中學,為因各種原因而未能完成中學教育的青少年以及在職人仕提供升學途徑.翌年成立聖公會蔡高成人培訓中心,並與澳門成人教育學會及澳門大學等多個教育機構會辦多項實務及專科課程.
及後在一九九八年獲澳門政府撥出位於黑沙環新填海區馬度博士大馬路KL1地段作為與建中學部新校舍之用,新於一九九九年落成及啟用,而伯多祿局長街校舍則用作幼稚園、初小部及夜間部之校址.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日,該校獲澳門政府頒授文化功績勳章,以表揚該校在過去八十年間為澳門地區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提供全面教育,以及注重推動年輕人參與社會和文化方面的活動.澳門文化功績勳章旨在褒獎為本地區文學、藝術、文化發展或教育假進等作出貢獻的人仕或機構.
同年十一月十八日,澳門總督韋奇立將軍與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鄺廣傑大主教共同主持該校黑沙灣新校舍揭幕儀式.澳門總督並在同一場合頒授“澳門地區專業功績勳章”予校長潘乃昭牧師,以表揚他使學校融入社會表現的專業才幹,以及對鞏固澳門地區的教育體制有顯著之貢獻.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蔡高中學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標淮認證,獲香港質量保證局頒發國際質量管理證書,成為本澳第一所取得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認證的中學,並在二零零三年通過審核取得ISO9001:2000版認證.
該校及聖公會澳門傳道地區屬下之辦學機構,現行幼稚園三年制,國小六年制,國中三年制及高中三年制.近年透過課程改革及教師培訓,以提升教學質量,並藉著各項活動的開展,與各地的聖公會機構聯繫,使學校成為學生通向世界的門戶,擴闊視野,增廣見識.面向廿一世紀,該校的辦學方針是:共建安穩校園,推行卓越教育,培育有全面才幹與普世胸襟的青年.

教學條件

該校乃聖公會澳門傳道地區屬下之辦學機構,創建於一九一九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基督教全級學校,為本澳培育不少優秀的人材。現行國小六年制,國中三年制及高中三年制。
為建立一套完善的品質系統以配合學校發展,已於二零零零年五月起在中學部推行ISO9000品質系統,並藉著各項活動,與各地的聖公會機構聯繫,讓學生擴闊視野,增廣見識,使該校成為學生通向世界的門戶。
踏入廿一世紀,我們的辦學方針是:“宏揚誠毅愛朴,推行卓越教育,培育有全面才幹與普世胸襟的青年。”

傑出校友

劉炯朗(1934~),廣東番禺人,幼年時期在澳門就學,後因為父親在台灣擔任軍職,遂前來台灣就學,並考入當時的台南工學院電機系(成功大學)就讀,獲工學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