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泥塑

聊城泥塑

聊城泥塑是中國一種古老常見的傳統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中國泥塑藝術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人們用土燒製成各式各樣的器具,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處發現。聊城泥塑雕像用料考究,工藝精細。需經多遍手序方可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聊城泥塑
  • 外文名:Liaocheng makes things of clay
  • 原料:泥土
  • 性質:傳統民間藝術
聊城泥塑,馬官屯泥娃娃,泥塑現狀,

聊城泥塑

Liaocheng makes things of clay自新石器時代之後,中國泥塑藝術一直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種。兩漢以後,隨著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動,社會上的道觀、佛寺、廟堂興起,直接促進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藝術的發展。唐代之後,歷經宋、元、明、清、民國,泥塑藝術品在社會上仍然流傳不衰。
聊城泥塑
歷史上聊城作為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道觀、寺院以及各種神廟比較多。但是聊城屬於平原地帶,缺少石料,加之運輸等比較困難,因此,聊城供奉的“神”多數是泥做的,這也促使聊城產生了很多造詣高超的泥塑藝人。根據現有資料記載,解放前聊城泥塑主要集中在東昌府城區古運河以東,小逯莊、小東關一帶。最著名的代表性作品就是玉皇皋,裡面有上百尊神像,是“聊城三寶”之一。
聊城泥塑雕像用料考究,工藝精細。需經多遍手序方可完成。首先用稻草或穀子桿綁紮好草人。再用麥糠與黃膠泥合成粗料,用料比例基本為六(糠)比四(泥)。然後造型,這遍用粗料造型的工序稱謂“抓粗”。待造型乾透後,再上一遍細泥,所用的材料為黃膠泥。然後是上色,先刷一遍底子色,這種底子色由水、白粉子、水膠合成,用料比例要根據雕像的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若在冬季一斤白粉子需用膠二兩,夏季一斤半白粉子用膠二兩,秋季一斤半白粉子用膠數錢即可。底子色乾透後上彩,根據雕像的面目、體態、服飾的不同塗上各種顏色,經過這遍手序,一尊神像便完工了。這最後一遍工序稱謂“定型”。
聊城比較著名的泥塑藝人是張安之,博平人。早在清朝道光年間便在聊城塑神像。張安之技藝高超,在造型、調色、上彩等各方面工藝精遂,堪稱高手。他的門徒李振基(蔣官屯人)繼承師業技藝,對雕塑工藝造詣頗深。昔日,東昌玉皇皋的神像就是出自張安之,李振基師徒之手。清朝末年胥元祥拜李振基為師,學習雕塑工藝。歷經數年刻苦努力學習,身手不凡,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城內萬壽觀及其它廟宇的神像多由他刷新或修復。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前後,紀剛、李英柳拜胥元祥為師,從事雕塑型活動。一九七五年,李金良拜紀剛為師,跟隨先後在縣工會俱樂部設計製作了《工人階級今昔對比老師展覽》的人像的泥塑三十尊和陽穀縣景陽崗雕塑《武松打虎像》的修復活動。

馬官屯泥娃娃

聊城泥塑,馬官屯泥人亦稱“馬官屯泥娃娃”是聊城一絕。馬官屯泥人製作工藝主要集中在馬官屯村,地處古運河東岸,聊城市區東南角,屬東昌府柳園街道辦事處轄區。 這種泥塑小巧玲瓏,品種繁多,從各種人物到飛禽走獸都能捏制,造型優美、古樸典雅,栩栩如生,具有較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活頭泥娃娃最受歡迎。聊城民間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句歇後語“馬官屯的泥娃娃——活頭的”。從中可以看出小型泥塑影響之廣泛及人民民眾對它的喜愛程度。
馬官屯泥人究竟始於何時,年代久遠已無法考證。據泥塑世家的傳人鄭克勤介紹:“鄭家祖籍山西洪洞縣、先人何時遷來此地不詳,捏泥人的手藝,由山西遷來時就會,一代一代傳了下來,曾祖父將手藝傳給祖父鄭立井,祖父又給我父親鄭金香,我本人又向父親學了這手藝,所知道的迄今已相沿四代,往上就無法考證了”。
解放前馬官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從事這種小型泥塑工藝,多以此為謀生手段,屬於祖傳手藝的除了鄭家外還有宋姓、王姓兩家。
舊社會泥塑藝人的生活極為艱難,他們多無房產亦無田園,在村頭場邊扎個草棚子,即是生活之所又為製作工房。為了養家餬口,只得在這種條件下而終日勞作。銷售泥塑製品的辦法僅靠手拿肩挑沿街叫賣。民國初年,一個尺斗高的“不倒翁”.可賣十個銅錢,小動物或小泥哨兩個才賣一個銅錢。奔波一日所得無幾,成年累月在辛苦、貧窮地境遇中掙扎。建國後,馬官屯泥塑藝人開始了新的生活,在土地改革運動中,他們分得了房子和土地,生活有了保障,後又走上了集體化的道路,六十年代,生產隊曾把泥塑藝人組織在一起,批量生產過泥塑製品。由於時代變換,這種泥塑工藝,僅作為一種業餘愛好仍在民間流傳。逢年過節泥塑藝人們製作幾個賞玩或饋贈親朋等。一九八三年山東省舉辦民間工藝美術品展覽,由鄭克勤設計製作的一組“西遊記人物”(四人塑像)參加了展出並受到好評,馬官屯泥娃娃捏制過程需多遍工序,首先將古運河以西的紅土用水洇透,再摻上“滑泥”(灣坑底的污泥,閒時挖出曬乾用時去取)伴上舊棉絮用錘子砸均勻即可使用。若捏制小動物或泥哨等,可直接製作。若製作較大的泥人或動物,需先製做“盔”(模具的前身)。用沙土製作的盔晾乾後,用鋸由中間鋸開,挖空內壁打磨乾淨,便成了“子”(模具)。每個造型需一對“子”來扣制。扣制出的坯子晾乾後,刷上用自粉子和水膠合成的底子色,底子色乾透後,根據造型的需要刷上各種顏色,一件製品便完成了。製作活頭泥娃娃時,將娃娃頭部與身子連結製品完成後,放置桌案之上賞玩,只要輕輕一動,娃娃頭便搖晃不止引人發笑,別具一番情趣。

泥塑現狀

就像變魔術一樣,一團毫不起眼的泥疙瘩,經過老藝人靈巧的雙手,很快就變成了各種活靈活現、古樸典雅的人物和飛禽走獸——這就是東昌府區的馬官屯泥人。
馬官屯泥人也被老百姓稱作“馬官屯泥娃娃”,是聊城一絕,其中的“活頭泥娃娃”最受歡迎,傳統製作工藝主要集中在柳園辦事處馬官屯村。
在上個世紀,馬官屯泥人曾經是聊城及周邊一些地方孩子們手裡最常見的玩具,也曾是城鄉百姓家中博古架上最受寵的藏品。聊城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句歇後語:“馬官屯的泥娃娃——活頭的。”從中可以看出,當年馬官屯泥人影響之廣泛以及老百姓對它的喜愛程度。
而如今,由於種種原因,馬官屯泥人傳統製作工藝後繼乏人,已面臨失傳的境地。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底,聊城市政府將馬官屯泥人製作工藝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加以發掘和保護,老藝人們滿懷信心地期盼著馬官屯泥人能在不久的將來重獲新生。
祖輩傳下來的手藝
馬官屯泥人歷史悠久,但究竟始於何時,已無從考證。
據馬官屯村已故老藝人鄭克勤(去世時已年過八旬)生前曾說,鄭家祖籍山西洪洞縣,至於先人何時遷至馬官屯不詳;捏泥人的手藝,由山西遷來時就會,一代代傳承至今。“曾祖父將手藝傳給祖父鄭立井,祖父又傳給我父親鄭金香,我又跟父親學會了捏泥人。”
現年72歲的鄭克仁說:“聽老輩人講,鄭家先人當年是用扁擔和筐挑著泥人從洪洞來到聊城的。”
老人們中間有一種說法稱,明朝時,鄭家先人就已經在製作泥人了。
另外,村里至今還流傳著一個關於馬官屯泥人的古老傳說。相傳明清時期,有一群匪徒想入襲馬官屯,當行至村頭一座小廟前時,他們胯下的馬突然停下,嘶鳴不前,任憑匪徒們怎么抽打都不管用。無奈,匪徒們只好悻悻地離開,馬官屯躲過一劫。老人們說,當年馬官屯泥人顯靈,變成了一排穿官服的人站到了村裡的大圍牆上,才把匪徒嚇跑。
成千個泥人往外批發
上個世紀,馬官屯泥人曾一度被裝入挑擔,在城鄉的大街小巷裡演繹它們的輝煌。也正是靠捏泥人、賣泥人,窮苦百姓才得以維持生計。
“捏泥人在過去地位低下,被稱為‘要飯的買賣’。”64歲的老藝人鄭克芳說,解放前後,馬官屯從事泥人製作的人家,除了鄭家外,還有王家、宋家、沈家。當時,藝人們的生活都極為艱難,他們大多無房無地,在村頭扎個草棚,既是生活之所又是泥人作坊。做好泥人後,藝人們將其裝進柳條筐,手提肩挑,沿街叫賣。除了直接賣錢和換食物外,藝人們還用泥人換來廢銅爛鐵、頭髮麻絮,再轉手賣掉賺取差價。
當年,聊城周邊地市成群的生意人經常推著獨輪車到馬官屯批發泥人,“每次都得批發幾千個泥人,有時批發量大,那些外地商人就在村里住幾天,等所需泥人全部做好才走。”
上世紀六十年代,村裡的生產隊曾把藝人們組織在一起,批量製作泥人,並安排數十人到街上銷售。
鄭克芳十多歲的時候曾經賣過泥人,據他回憶,當年,賣泥人的都隨身帶一隻泥哨,當街吹幾聲哨子,便有小孩圍攏過來爭買泥人。在那個兒童玩具匱乏、單調的年代,泥人成了最受孩子們青睞的玩具。在當時,也有不少城裡的成年人把泥人買回家做裝飾品。
馬官屯泥人不僅深受老百姓喜愛,而且還曾得到專業人士的好評。1983年,山東省舉辦民間工藝美術品展覽,由鄭克勤設計製作的一組“西遊記人物(唐僧孫悟空沙僧豬八戒四人泥像)”參加展出,受到專家的高度讚譽。
兩個人的守望
隨著我國現代工業的飛速發展和工藝美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新型的兒童玩具湧入消費市場。作為傳統民間手工藝品,馬官屯泥人在兒童玩具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受到強烈衝擊。上世紀八十年代,馬官屯泥人的銷售市場開始逐漸萎縮,製作泥人的藝人越來越少。
“現在,馬官屯泥人傳統製作工藝瀕臨失傳。”柳園辦事處文化站站長李金良憂心忡忡地說,馬官屯村原來會做泥人的老藝人有的已經去世,有的年事已高,不能再做泥人。只有老藝人鄭克芳以及馬官屯泥人製作工藝的第五代傳人李延平在維持泥人製作。
“村裡的年輕人都看不起這門手藝,一是因為捏泥人這門手藝在歷史上名聲不好;二是嫌捏泥人不賺錢。”鄭克仁說。
其實,鄭克芳也是棄藝多年,2002年才又重新拾起了老行當。當年“五一”,聊城第一次舉辦江北水城文化旅遊節,在政府有關部門的鼓勵下,他捏了一批泥人拿到山陝會館廟會上進行展銷,受到遊客歡迎,七天進賬上千元。從那以後,鄭克芳就長年製作泥人,逢每年的“五一”、“十一”及春節前後,就帶著泥人趕廟會。其他時間,他也到城區的一些學校門口去賣泥人。
45歲的李延平酷愛泥人藝術,多年來一直痴迷於泥人工藝的研究和製作,人送雅號“泥痴”。1986年,他拜馬官屯泥人世家的傳人鄭克勤為師,學捏泥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李延平還對馬官屯泥人的製作工藝作了一些改進,包括將原來用來扣制泥人的泥模改為石膏模、增加燒制工序、增加顏色種類等,彌補了傳統工藝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和鄭克芳一樣,李延平也堅持長年製作泥人。不同的是,由於李延平的對外交流要遠遠多於鄭克芳,因此,李延平的泥人市場輻射得要遠一些。“北京、天津、濟南、泰安、曲阜以及聊城各縣(市)的旅遊景點逢年過節都會從我這裡批量訂購泥人。”李延平說。
泥人前景的美好構想
馬官屯村的老藝人們期待著將來有朝一日,馬官屯泥人能再現昔日的輝煌。接受採訪的各方人士均對馬官屯泥人的未來抱有極大的信心;而對其如何重獲新生,也都心存美好的構想。
李延平對國內各地的泥人製作工藝有長期研究,他說:“馬官屯泥人在用色、造型、紋飾等方面有自己獨特、鮮明的風格。如果把天津泥人張泥人、江蘇無錫泥人、陝西鳳翔泥人分別劃分為北派、南派、西派的話,馬官屯泥人則無疑是東派的代表。馬官屯泥人代表了魯西傳統民間文化的主流。”
作為柳園辦事處文化站的負責人,李金良目前最為憂慮的是馬官屯泥人傳統製作工藝的傳承問題,對此,他腦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規劃:可以由柳園辦事處文化站牽頭,依靠上級政府、柳園辦事處以及馬官屯村委會的支持,設立專門機構,負責對馬官屯泥人傳統製作工藝進行挖掘和整理並免費培養年輕學員,由政府向授課的藝人發放生活補貼。而這個機構的地點可考慮設在馬官屯村所在社區的文化活動室或者馬官屯村的文化大院。
李金良還建議,要逐步建立穩定的馬官屯泥人製作隊伍,像東昌府區的工藝葫蘆那樣實現產業化。另外,在保留傳統製作工藝的基礎上,泥人的做工要求精求細,並不斷開發新造型,以滿足現代社會不同層次人群的審美需求。
東昌府區文物管理所所長任家斌說,馬官屯泥人從古至今一直都是“裸賣”,沒有包裝,這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市場經濟的需要。如果對馬官屯泥人進行包裝後再走向市場,對其推廣和銷售將非常有利。
李延平和鄭克芳均提議:政府應指定一處場所,給馬官屯泥人一個向遊客展示的空間和視窗。
國際市場對工藝品的環保指數要求越來越高,而馬官屯泥人由於原材料經濟、環保,作品本身又散發著中國民間文化的無限魅力,李延平堅信,將來完全可以考慮馬官屯泥人向國際市場延伸。(在本文採訪過程中,東昌府區文物管理所所長任家斌提供了諸多幫助,在此謹表感謝。)
■知識連結
馬官屯泥人
馬官屯泥人小巧玲瓏、品種繁多,造型以戲曲人物和飛禽走獸為主,具有較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其捏制過程需要經過多道工序,首先將黃河淤泥取來晾乾,用水洇透後,拌入舊棉絮用木錘砸勻即可使用。若捏制小動物或泥哨,可直接製作。若捏制較大的泥人或動物,需先製作泥模,每個泥人的造型都需要一對模具來扣制。扣制出的坯子晾乾後,刷上用白粉子和水膠合成的底色,等底色乾透以後,根據造型需要刷上各種顏色。馬官屯泥人外表顏色火辣、鮮艷,白底,以紅、綠、黃、黑為主色,團塊感強,造型優美。
製作“活頭泥娃娃”,需將娃娃的頭部與身子用彈簧連線。將“活頭泥娃娃”放於桌案之上賞玩,只要輕輕用手撥動,娃娃頭便搖晃不止,引人發笑,別具一番情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