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區志

聊城地區歷史上幾次修志,《(萬曆)東昌府志》二十二卷,由知府王命爵等修,王汝訓等纂,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刻;《(乾隆)東昌府志》五十卷首一卷,由知府胡德琳等修,周永年等纂,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刻;《(嘉慶)東昌府志》五十卷首三卷,由知府嵩山修,謝香開、張熙先纂,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刻。

基本介紹

  • 書名:聊城地區志
  • 作者:知府王命爵等
  • :明萬曆二十八年
  • 出版:1997年
簡介,地理位置,歷史,近代發展,人才,名勝古蹟,經濟繁榮,革命鬥爭,文化教育,

簡介

新編《聊城地區志》 工作始於1982年3月,1997年出版。《聊城地區志》上限始於1840年,個別內容適當上溯,下限一律斷至1996年。編排順序首置概述、大事記,中為專業志,末設人物、附錄。專業志部分共有19編∶政區、自然環境、人口、農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商業、財稅·金融、經濟管理、黨派群團、政權·政協、司法、軍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宗教·民情。

地理位置

聊城地區位於山東西部、京杭大運河畔,東倚岱嶽與濟南市相連,西以衛運河為界與冀南、豫北接壤,北同德州市毗鄰,南濱黃河與水泊梁山隔河相望。京九鐵路縱貫南北,邯濟鐵路、濟聊館高速公路橫穿東西。境域南北長138千米、東西寬114千米,總面積8590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5.6%。

歷史

早在遠古時期,聊城地區就是東夷人活動的地方,後被融入華夏部落。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大部屬齊國,小部分屬衛、晉、魏、趙等國。秦代,屬東郡。漢代,分屬東郡、魏郡、平原郡。唐代,分屬河北道博平郡、清河郡、魏郡和河南道濟陽郡、東平郡。宋代,境內大部屬河北東路,小部屬京東西路。元代,設東昌路總管府,境內大部屬之。明、清兩代,設東昌府於聊城,明屬山東布政使司,清屬山東省。

近代發展

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治聊城)。
1914年改為東臨道。
1928年廢道,境內各縣直屬山東省。
1949年8月,聊城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屬平原省。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 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
1967年3月,聊城專員公署更名為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7月,更名為聊城地區行政公署。
1996年,聊城地區轄聊城、臨清2市和冠縣、莘縣、陽穀、東阿、茌平、高唐6縣,下設98個鄉、61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7153個自然村、6480個村民委員會、80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546萬人。

人才

聊城地區人才輩出,文道武功,代有傳人。
三國華歆,唐初馬周,北宋王旦,金末侯摯、高霖,明代朱延禧,清代傅以漸等,均官至相位;
戰國孫臏,東漢程昱,為一代兵家。
唐初哲學家呂才,天文、地理無不通曉。
宋代醫學家成無己,著述頗豐,首次完成“醫方之祖”--《傷寒論》的注釋。
明代文學家謝榛、于慎行,在中國文壇上享有盛名。
著名藏書家楊以增,營建藏書樓海源閣,保護和發展了祖國的文化遺產。“千古奇丐”武訓,以行乞興學而聞名於世。近代和現代,著名學者傅斯年,書法家湯士俊,國畫大師呼?齋、李苦禪,聲樂鋼琴家李傑,琵琶藝術家楊少彝,箏壇名師金灼南,教育家楊萬選等,他們所從事的事業對全區乃至全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為了民族的解放、祖國的振興而慷慨獻身者更是彪炳千秋。范築先、張自忠、金方昌、馬本齋等抗日民族英雄,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的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實踐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名勝古蹟

聊城地區名勝古蹟薈萃,京杭大運河穿越境內,江北最大的人造湖泊聊城東昌湖,環抱古城,湖城一色,構成了魯西平原上特有的勝景。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光岳樓、山陝會館,堪為古運河之濱的璀璨明珠。
建於宋、金之際的聊城鐵塔,為聊城古老的象徵。
藏書甲天下的海源閣,為清代著名的4大私人藏書樓之一。
新編《聊城地區志》突出記述了全區農業、工業的發展變化。被稱為“五百里沃野”的聊城地區,向為全國重要糧棉產地,素享“糧倉棉庫”之譽,為全國優質棉和商品糧生產基地,尤以棉花種植歷史悠久、高產優質而著稱。

經濟繁榮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聊城地區在全國率先進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連年豐收, 農民收入逐年增長。
1980年,全區農業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1983年超過20億元。1985~1990年,全區農業總產值年均遞增8.7%。
1996年,全區農業總產值15556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36元。
聊城地區的工業是由手工業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其發端久遠,名產頗多。
西漢時期,東阿即有質地細薄的絲織品問世,世稱“東阿之縑”。
明初,紡線、織布、染色成為最廣泛的家庭手工業。
明永樂至清末,朝廷於臨清“歲征城磚百萬”,運往京城以建造故宮殿陵。清雍正年間,臨清的羊羔裘皮作為貢品,“曾以恭進,嗣以為常”。
1915年,享有“貢膠”之稱的陽穀阿城阿膠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頭等獎。但聊城的近現代工業基礎薄弱,新中國成立後,全區工業逐步發展,70年代,從省內沿海城市遷入一批規模較大的企業,工業生產有較大進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圍繞搞活國有企業,改革工業經營管理體制,大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與後勁。高唐時風機械集團總公司、聊城發電廠、陽穀電纜集團公司、東阿阿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成為全區國有企業的“龍頭” ; 聊城嘉明實業公司、陽穀鳳祥集團等,成為全區鄉鎮工業的“領頭雁”。
至1996年,全區擁有11個工業行業,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工業生產格局基本形成。全區國內生產總值197億元,工業總產值309.1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7億元。

革命鬥爭

聊城地區的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
在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期間,有轉戰魯西北的捻軍反清鬥爭,有使清軍四處告警的長槍會的鬥爭,有莘縣、陽穀等地為抗糧而大鬧衙署的抗稅鬥爭, 有馳騁冀魯、震驚朝野的5大旗農民起義。宋景詩領導數萬起義大軍,連續攻占13座縣城,給清政府以沉重打擊,在農民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光緒年間,趙三多、朱紅燈等率領數萬拳民,焚燒教堂,殺死洋人教士,痛擊清軍,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共魯西縣委、魯北特委領導了著名的坡里暴動和谷官屯暴動,點燃了革命的火種。抗日戰爭時期,聊城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迅速建立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在解放戰爭時期,全區人民一切為了前線,有17萬餘人加入人民解放軍,為全國解放做出了重大貢獻。

文化教育

聊城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歷來比較發達。
文學藝術創作繁榮,地方戲曲活動歷史久遠,是山東地方曲種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民眾素有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清末各種書院、私塾、義學即遍布全區。
建國以後,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教學質量大幅提高,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制度以後,升學率連續多年名列全省前茅。
《聊城地區志》對這些特點也給予了充分記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