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雲志

耿雲志

耿雲志,1938年12月生,遼寧海城人。1964年於遼寧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即進入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前身)近代史研究所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耿雲志
  • 出生地:遼寧海城
  • 出生日期:1938年12月
  • 畢業院校:遼寧大學
  • 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簡介,學術講座,主要著作,主要貢獻,論著要目,

簡介

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史哲學部委員,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現代文化學會會長、胡適研究會會長、中國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理事長、孫中山基金會理事等職。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長期從事中國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尤以思想史研究為主。80年代先後到香港、台灣、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學術和作學術訪問。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東海大學及美國的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外作學術講演。
耿雲志

學術講座

《胡適與五四精神》

主要著作

著述二十餘種,主要著作有:《胡適研究論稿》、《胡適年譜》、《胡適新論》、《蓼草集》、《蓼草續集》、《耿雲志文集》、《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導論》等;合著有:《中華民國史》第一卷(上、下,)、《梁啓超》、《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國》等;編有大型學術資料書和工具書《中華文化辭典》(第一副主編),《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42卷,主編)、《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導論》(9卷,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08年出版)等。另外,發表論文和文章二百餘篇,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胡適與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論清末立憲派的國會請願運動》、《孫中山與梁啓超——中國現代化的選擇》、《五四新文化運動再認識》、《中國新文化的源流及其趨向》》等數十篇,其中有多篇被翻譯成英文。於90年代初,親手創立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室,該室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批重點學科。相繼主持並完成院重點課題“近代中國人對民主的認識與實踐”、院重大課題“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另又主持上級委託課題“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等。刻下正在主持多卷本的《中國近代思想通史》的編寫。
耿雲志

主要貢獻

一、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對清末的立憲運動展開研究,除完成《中華民國史》相關章節的撰述外,相繼發表多篇論文,實事求是地、深入地論述和評析清末立憲運動的發生、發展及其歷史作用。在國內,第一次對清末立憲運動給予客觀的,肯定的歷史評價。從那時以來,清末立憲運動的積極歷史作用,已漸成為學者們的共識。
二、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在認真查閱胡適相關檔案,研讀胡適著作,及相關人物的著述與報刊資料之後,對胡適這個在民國時期影響最大而又爭議最多的思想家和學者之一做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遂成為本人所關注的主要課題之一。相繼出版有關著述達十種,從而將一個與從前大批判所塑造出來的胡適完全不同,更接近於歷史真實的胡適,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這就必然連帶地改變以往有關民國思想、學術與文化歷史的不實敘述,使漸漸回復歷史的原貌。
耿雲志
三、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全國一片“文化研究熱”中,開始思考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問題。到九十年代,始形成對中國近代文化轉型的趨向的獨立見解,即認為中國近代新文化的基本發展趨向是世界化與個性主義。到本世紀初,在完成中國社科院重大課題“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的過程中,將這一見解作了更加全面、系統、深入的論述,使之更加具有科學性,和更加具有說服力。
此外,自1993年擔任博士導師以來,相繼培養出十幾位優秀的博士及博士後研究人員。他們都已成為本單位研究骨幹或本學科的學術帶頭人。

論著要目

一 、著作
1.《中華民國史》第一卷(上、下,合著),中華書局1981、82年版。
2.《胡適研究論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3.《胡適年譜》,香港中華書局,1987年。
4.《胡適年譜》(增訂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5.《中華文化辭典》(第一副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耿雲志
6.《現代學術史上的胡適》(主編),三聯書店1993年版。
7.《胡適語萃》,華夏出版社1993年出版。
8.《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主編),黃山書社1994年出版。
9.《梁啓超》(合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10.《胡適研究叢刊》第一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11.《胡適研究叢刊》第二輯(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出版。
12.《胡適研究叢刊》第三輯(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年出版。
13.《胡適書信集》(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14.《胡適新論》,湖南出版社1996年出版。
15.《近代名家著作選萃·胡適卷》,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年10月。
16.《胡適論爭集》(上、中、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17.《胡適傳記作品集》,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1月。
耿雲志
18.《胡適及其友人》,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
19.《胡適評傳》,(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20.《五四風雲人物文萃·胡適卷》,人民日報出版社1999年5月。
21.《蓼草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
22.《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國》(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
23.《胡適全集》(第一副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4.《耿雲志文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5月。
25.《蓼草續集》,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8年3月。
26.《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導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27.《胡適與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歷史研究》1979年5期。
耿雲志
28.《胡適與五四文學革命運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劃》第1輯(1979年)。
29.《五四運動史研究的新進展》,《中國歷史學年鑑》(1979年)。
30.《蔡元培——新文化運動的贊助者和保護者》,《紀念五四運動六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出版。
31.《論清末立憲派的國會請願運動》,《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5期。
32.《論諮議局的性質與作用》,《近代史研究》1982年2期。
33.《〈揚子江〉並非立憲派刊物》,《南開大學學報》1982年6期。
34.《評胡適歷史學成就及其理論和方法》,《歷史研究》1983年4期。
35.《競業旬報》(評介),《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3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6.《梁啓超——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宣傳鼓動家》《辛亥革命時期歷史人物》,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年。 37.《論清末立憲派與諮議局》,《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 38.《論梁啓超在清末的政治宣傳》,《近代中國人物》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重慶出版社1983年出版。
39.《1905年反美愛國運動中的資產階級》,《近代史研究》1985年1期。
40.《胡適與陳獨秀》,《安徽史學》1985年2 期。
41.《論〈新民叢報〉前期梁啓超對思想啟蒙運動的貢獻》,《戊戌變法與康有為梁啓超》,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42.《也談邵飄萍是否共產黨員的問題》,《近代史研究》1985年6期。
43.《孫中山的民權主義與辛亥革命的結局》,《歷史研究》1986年6期。
44.《胡適傳略》,《中國社會科學家傳略》第十輯
45.《關於史學理論與方法問題》,《福建論壇》1987年1期。
46.《今日的中西文化問題》,《中國傳統文化的再估價》,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香港商務印書館轉印。
47.《胡適與抗戰》,《民國檔案與民國史研究論文集》,檔案出版社1987年出版,《安徽史學》1988年2期轉載。
48.《抗日戰爭時期的胡適》,《胡適研究叢錄》,三聯書店1988年出版。
49.《蔡元培與胡適》,《論蔡元培》,旅遊出版社1989年出版。
50.《胡適與中西文化》,《中國近代文化問題》,中華書局1989年出版。
51.《近代文化與儒學》,《人民日報》1988年3月21日。
52.《論胡適的文化觀及其現代意義》,《論傳統與反傳統》,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轉印。
53.《教育是現代化的基礎工程》,《改革》1989年1期。
54.《孫中山早期思想和活動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89年5期。
55.《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再認識》,《中國社會科學》1989年3期。
56.《孫中山與梁啓超——中國現代化的選擇》,《歷史研究》1990年5期。
57.《胡適與國語運動》,台北《國文天地》1990年12期。
58.《論清末的反滿革命思潮》,《辛亥風雲與近代中國》,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59.《胡適整理國故平議》,《歷史研究》1992年2期。
60.《收回利權運動、立憲運動與辛亥革命》,《近代史研究》1992年2期。
61.《胡適與梅光迪——從他們的爭論看文學革命的時代意義》,《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中華書局1992年出版。
62.《梁啓超先生學術思想述評》,《北京圖書館館刊》1992年2期。
63.《七七事變後胡適對日態度的改變》,《抗日戰爭研究》1992年2期。
64.《孫中山憲法思想芻議》,《歷史研究》1993年4期。
65.《中國現代新文化的幾個問題》,《東西文化交融的道路與選擇》,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年出版。 66.《胡適文化心態形成的歷史背景及其特點》,《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的轉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
67.《胡適私人檔案介紹》,《近代史研究》1993年6期。
68.《中國新文化的源流及其趨向》,《歷史研究》1994年2期。
69.《讀邵作舟與胡傳論台灣海防書》,《甲午戰爭與近代中國和世界》,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70.《歷史能給我們什麼》,《史學理論研究》1996年2期。
71.《胡適與《新青年》》,《胡適研究叢刊》第2輯,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
72.《“天人合一”別識》,《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年4期。
73.《孫中山的主要遺產與我們的未來》,《北京社會科學》1996年5期。
74.《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廣東社會科學》1996年5期。
75.《〈中國哲學史大綱〉導讀》(合著),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的胡適著《中國哲學史大綱》。
76.《略論胡適的傳記理論與實踐》,《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1998年 期。
77.《胡適與近代中國的思想學術論爭》,《〈胡適論爭集〉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
78.《古代民本思想與近代民主制度》《炎黃春秋》1998年增刊,《炎黃文化研究》第5輯。
79.《胡適與五四後中國學術的幾個新趨向》,《浙江學刊》1999年第2期。
80.《略論梁啓超戊戌政變後謀救光緒皇帝的活動(1898.9—1900.8)》,《歷史研究》1999年4期。
81.《應當如何評估五四新文化運動》,《東嶽論叢》1999年第2期。
82.《再論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地位問題》,《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4期。
83.《再論五四時期的反傳統問題——以家族制度為中心》,《中華文史論叢》(上海)第61輯2003年3月。 84.《張謇與江蘇諮議局》,《近代史研究》2001年1期。
85.《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論民主》之《附錄一》,人民出版社、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86.《中國近代創建西方式民主制度的嘗試》,《論民主》之《附錄二》,人民出版社、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87.《從革命黨與立憲派的論爭看他們的民主思想準備》,《近代史研究》2001年6期。
88.《戀情與理性——讀徐芳給胡適的信》《近代中國》(台北)2002年3月。
89.《辛亥革命前夕的各省諮議局聯合會》,《福建論壇》2002年2期。
90.《孫中山的民權主義與國民黨的政治實踐》,《辛亥革命研究叢刊》11期,2002年出版。
91.《胡適》,《中華文化網頁》,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2002年。
92.《黎昔非先生與〈獨立評論〉》,《安徽史學》2003年1期。
93.《近代思想史研究對象與方法的思考》,《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2期。
94.《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國的命運》,《炎黃春秋》2003年7月。
95.《胡適全集序》,《胡適全集》卷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96.《五四後梁啓超關於中國文化建設的思考》,《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97.《梁啓超的世界主義與個性主義》,《文史哲》2004年3期。
98.《傅斯年對五四運動的反思》,《歷史研究》2004年5期。
99.《孫中山的思想遺產及其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年6期。
100.《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個性主義》,《社會觀察》(上海)2004年11期。
101.《論康有為的“聖人”情結及其以孔教為國教說》,《現代中國》(北京大學)第4輯,2004年12月。 102.《社會轉型與現代化的內在機制與外在條件》,《史學月刊》2005年2期。
103.《世界化與個性主義—現代化的兩個重要趨勢》,《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集刊》第1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3月。
104.《中國近代思想史集刊前言》,《中國近代思想史集刊》第1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5月。 105.《關於近代思想史上的幾個問題》,《中國近代思想史集刊》第1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5月。
106.《抗戰後期國民黨政府的對韓工作》,《近代中國與世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5月。
107.《吳佩孚與蘇俄及北京知識界》,《1920年代的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5月。
108.《胡適思想的現代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集刊》第2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2月。又見《文津講演錄之七》,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1月。
109.《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的歷史演變》,《廣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7年第7期全文轉載。
110.《清末思想文化變遷的幾個大趨勢》,《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3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6月。
111.《胡適關於中國近代文化轉型的幾個重要觀念》,《史學》2007年第5期。
112.《從民族文化復興的大視角看魯迅與胡適》,《魯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10期。
113.《民國初年的政治失序與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集刊》第3輯,2007年10月。
114.〈中國近代文化轉型中政治與文化的互動〉,《四川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115.《新文化運動:建立中國與世界文化密接關係的努力》,《學術研究》2008年第2期。
116.《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問題與趨向》,《廣東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
117.《蔡元培的領袖風範與君子人格》,《北京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二、文章
1.《以新聞報國的邵飄萍》,《百科知識》1980年12期。
2.《西安事變與第二次國共合作》,《人民日報》1983年4月20日。
3.《〈胡適研究論稿〉後記》,《胡適研究論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4.《文化及文化史研究芻議》,《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專輯》,北京史學會1983年9月。
5.《胡適》,《中國史學家評傳》(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
6.《確立健全的文化心態》《文匯報》1986年1月10日。
7.《現代化與文化更新》《北京日報》1986年4月4日。
8.《文化的衝突、融匯與拓新》,《瞭望》(國際版)1986年10月第40期。
9.《高夢旦和他所提倡的周曆》,《歷史人物》1、2期合刊,1986年12月。
10.《邵飄萍傳略》,《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傳略》第6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五四後所謂北大南遷問題》,《團結報》,1988年1月5日。
12.《胡適與補選中央研究院院長引起的風波》,《團結報》1988年3月22日。
13.《民初社會變遷之一證》,《民俗研究》,1988年1期。
14.《學者大使胡適》,《民國春秋》,1988年2期。
15.《個人的發現與民主的建設》,《科技日報》,1989年4月27日。
16.《胡適年譜自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17.《胡適與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選擇》中譯本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18.《社會的不朽論》台北《中央日報》1990年12月16日。
19.《大陸版〈胡適晚年談話錄〉序》,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年。
20.《歷史的啟示》與胡繩武、彭明同〈光明日報〉記者談辛亥革命,《光明日報》1991年9月20日。
21.《胡適的兩首情詩》,《團結報》1992年7月31日。
22.《〈梁漱溟評傳〉序》,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
23.《〈歷代過瓊公傳〉序》,海南出版社1993年。
24.《〈胡適說禪〉序》,東方出版社,1993年。
25.《〈胡適語粹〉編序》,《胡適語粹》,華夏出版社,1993年。
26.《百年教訓,百年生聚——紀念甲午戰爭100周年》,《北京日報》1994年6月22日。
27.《〈聞一多年譜長編〉序》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8.《〈胡適思想研究〉序》,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
29.《〈胡適著譯系年目錄〉序》,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30.《重新發現胡適——〈胡適研究叢刊〉代發刊詞》,《胡適研究叢刊》第1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31.《〈胡適研究叢刊〉第1輯後記》,見同上。
32.《改革、革命與激進主義》,《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1995年5期。
33.《傳統與未來》,《炎黃文化》1995年增刊。
34.《走向現代的中國》,《魯迅研究月刊》1995年11期。
35.《對歷史人物研究的一點看法》,《北京日報》1996年1月15日。
36.《歷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1996年1期。
37.《發揚五四傳統,弘揚五四精神》與王檜林、彭明同《光明日報》記者談話《光明日報》1996年4月30日。
38.《〈張君勱傳〉序》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39.《〈客家與香港崇正總會〉序》1997年。
40.《〈胡適文化思想論析〉序》,東方出版社1997年。
41.《因反蔣而被殺的《申報》主人史量才》,《民國著名人物傳》第3卷,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出版。 42.《影響最大爭議最多的知識領袖——胡適》,《民國著名人物傳》第4卷,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出版。 43.《兩代間的政治活動家和文化巨人——梁啓超》,同上。
44.《有志干政的科學家丁文江》,同上。
45.《學術大師王國維》,同上。
46.《〈中國的文藝復興〉中譯本序》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47.《論傳統》,《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8年5期。
48.《〈張東蓀傳〉序》中華書局1998年。
49.《胡適在香港演說引起的風波》,《百年潮》1998年期。
50.《胡適重勘〈水經注案〉》,原載天津《今晚報》,收入《博導晚談錄》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51.《關於傳統與現代化的幾個問題》《華夏文化》(陝西)1999年1期。
52.《五四·青年·愛國主義》,《文匯報》1999年5月1日。
53.《差距不在技術,而在管理》,《世紀》1999年第6期。
54.《胡適論文學變遷》,《胡適說文學變遷》一書的《導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55.《大陸版〈西潮〉序》,收入《蓼草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
56.《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1年10月9日。
57.《革命的“老田鼠”精神》,《光明日報》2001年10曰日。
58,《紀念辛亥革命,繼承孫中山的思想遺產》,《民主》,2001年12期。
59.《寓居天津的飲冰室主人》,天津《今晚報》2001年8月31日。
60.《偉人與歷史》,《世紀》2001年10期。
61.《魯迅是個崇尚自由的人—關於周策縱先生的兩首小詩》,《文匯報》2001年12月1日。
62.《追念胡繩同志》,《百年潮》2001年第12期。
63.《二十多年來的胡適研究》,《紀念胡適誕辰110周年特刊》,2001年12月。
64.《〈湖南維新運動研究〉序》,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5.《〈章士釗社會政治思想研究〉序》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6.《〈蔣夢麟學術文化隨筆〉序》,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
67.《新世紀從頭說胡適》《社會科學報》(上海)2002年12月19日。
68.《〈梁啓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序》,上海書店2003年。
69.《胡適紅學年譜序》,《書品》2003年第5輯。
70.《略論康有為的國教說》,《韶關學院學報》2003年10月。
71.《梁啓超的科學觀》,《中華讀書報》2003年11月12日。
72.《王照研究》序,2003年。
73.《兩代間的文化巨人梁啓超》,《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74.《梁啓超的世界主義與個性主義》,《文史哲》,2004年第3期。
75.《魚川耿氏宗譜續修序》,2004年8月
76.《中國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對象及其發展條件》,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10月21日。
77.《朱執信社會政治思想研究序》,2004年12月。
78.《注重事實和邏輯》,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3月3日。
79.《一位猶太女子寫給胡適的情書》,《南方周末》2005年4月7日。
80.《學術史研究重在積累》,《光明日報》2005年4月12日。
81.《胡適書信究竟有多少》,《文匯讀書周報》2005年4月15日。
82.《文化轉型研究的意義與研究架構》,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4月21日。
83.《〈耿雲志文集〉前言》,《耿雲志文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84.《胡適紅學研究資料全編序》,《胡適紅學研究資料全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85.《翁文灝文集序》,2005年12月。
86.《戊戌維新時期康有為政治改革思想研究序》,2006年4月。
87.《少年中國學會研究序》,2006年8月。
88.《胡適研究論稿重印後記》,2007年1月。
89.《中國近代思想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展望》,《院報》2006年12月14日。
90.《晚清大變局中的楊度序》,《晚清大變局中的楊度》,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年10月。
91.《在近代思想史上的自由主義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國文化》2007年第 期。
92.《吳佩孚研究不斷取得進步》(在第三屆吳佩孚生平與思想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吳佩孚研究——第三屆吳佩孚生平與思想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12月。
93.《思想如何變成物質的力量》,《河南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94.《胡適研究論叢》發刊前言,《胡適研究通訊》第1期,2008年2月。
95.《七十生日會上的講話》,見同上。
96.《胡適的戀人及友人》序,〈人民政協報〉〈學術家園〉,2008年5月5日。
97.《耿雲志談五四與青年》,《記者觀察》2008年5月(總第238期)。
98.《跋〈胡思杜給其父母親的信〉》,《胡適研究通訊》第2輯,2008年5月。
99.《胡適“戰犯”頭銜的由來》,《胡適研究通訊》第3輯,2008年8月。
100.《跋〈胡適寫給單不庵的一封佚信〉》,見同上。
附記:凡為《民國人物傳》所寫的短篇傳記,當年替黎澍先生所寫的文章,以及發表在報紙上而未曾留下剪報材料者,均未錄入。2008,10,14修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