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介端方

耿介端方

“耿介端方”為漢語字詞,是“耿介”和“端方”二詞的連用。常有“性耿介品端方”一說,形容人的品性正直、不流於世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耿介端方
  • 拼音:gěng jiè duān fāng
涵義,引申,歷史,

涵義

形容一個人正直,不同於流俗,作風正派。

引申

1. “耿介”一詞,最早見於《楚辭·九辯》“獨耿介而不隨兮,願慕先聖之遺教。”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中也有表述:“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養耿介之士,則海內雖有破亡之國,削滅之朝,亦勿怪矣。”
“耿介”在歷史文獻中有多種引申涵義:
(1)光大聖明。《楚辭·離騷》:“彼 堯 舜 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王逸 註:“耿,光也;介,大也。 堯 舜 所以有光大聖明之稱者,以循用天地之道,舉賢任能,使得萬事之正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故其陳 堯 舜 之耿介,稱 禹 湯 之祗敬,典誥之體也。” 章炳麟 《魏武帝頌》:“ 桓 文 以一匡紀功, 堯 舜 以耿介稱聖。”
(2)正直不阿,廉潔自持。《楚辭·九辯》:“獨耿介而不隨兮,願慕先聖之遺教。” 王逸 註:“執節守度,不枉傾也。” 漢 董仲舒 《士不遇賦》:“以辨詐而期通兮,貞士耿介而自束。”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標,瀟灑出塵之想。”《明史·唐胄傳》:“ 胄 耿介孝友,好學多著述,立朝有執持,為 嶺 南人士之冠。” 李六如 《六十年的變遷》第一卷第九章:“我本來也是痛恨軍閥,耿介不苟的人,為什麼要找軍閥走狗 郭團長 呢?難道吃穿要緊,人格就不要緊嗎?”
(3)高聳突兀貌。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宮室》:“復道耿介而連雲,阿閣穹窿而仰漢。” 宋 晁補之 《和關彥遠秋風吹我衣》:“吞若 雲夢 者八九,長劍耿介倚天外。” 清 魏源 《天台紀游》詩之三:“四面絕梯磴,千翠環耿介。”
(4)原指明亮的甲冑。引申為雄武。《楚辭·九辯》:“既驕美而伐武兮,負左右之耿介。” 王逸 註:“恃怙眾士被甲兵也。” 洪興祖 補註:“﹝耿﹞明也。 逸 以介為介冑。”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長史溉登琅琊城》詩:“少年負壯氣,耿介立衝冠。” 唐 劉希夷 《將軍行》:“將軍辟轅門,耿介當風立。”
(5)心中不安。 晉 潘岳 《秋興賦》:“宵耿介而不寐兮,獨展轉於華省。” 南朝 宋 劉鑠 《代青青河畔草》詩:“良人久徭役,耿介終昏旦。”《南齊書·褚淵傳》:“既內懷耿介,便覺晷刻難推。”
2. “端方”一詞,表“莊重正直”。見於:《宋書·王敬弘傳》:“ 敬弘 形狀短小,而坐起端方, 桓玄謂之‘彈棊八勢’。”《舊唐書·鄭朗傳》:“植操端方,稟氣莊重。”《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看見 顧吏典 舉動端方,容儀俊偉,不像個衙門中以下人,私心敬愛他。”《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雪翁 昨日有書子來,說尊駕為人不甚端方,又好交結匪類,自今以後,不敢勞尊了。”
因此,“耿介端方”多形容一個人的品格、品行、品性。指其與世俗有異,不語世俗同流合污,堅持自己一貫正直、正派的為人處世的作風。形容時,又常有“性耿介品端方”的說法。現時,一般常見於高齡辭世的人的悼詞之中。

歷史

1. 舊時,理學在強化封建禮教、維護宗法等方面,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不斷發展,愈益起著消極乃至反動的作用。“耿介端方”:隨理學對文人內在行為自覺和外在行為規範的要求使得文人“耿介端方”的性格形成 。“耿介”使文人一方面寧折不彎,大多能為理想而奮發,另一方面其性格的內省,使得文人考慮全面,文學名 著迭出。司馬光為其代表。“端方”使文人在學術規範化上造詣頗高。一方面講求書法義理,另一方面注重編撰規範。歐陽修為代表。
2. 《極品的故事:中國書畫印藝術史話》在描述“長壽書畫家文徵明”的平生時,形容其平生用到了“耿介端方”。
3. 順治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661年1月24日),楊名時出生於江陰朝陽關。他自幼苦讀經書,以“端方耿介”自持,勉力追求“正己、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理想。為了用科舉成績證明自身的價值,也為了表明“以匡正天下為己任”的決心,他一再推遲婚期,大有不中進士不結婚的氣魄。幾經坎坷蹭蹬,他終於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成為翰林院庶吉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