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燈

耍燈

元宵節又稱燈節,中國各地都有以燈為主要道具的民俗文化活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掛燈,如燈展、猜燈謎等比較靜態的活動,另一類是耍燈,即頂燈、跑燈、舞燈等以燈為道具進行舞蹈、雜技表演。但民眾口中的“耍燈”不僅僅是指以燈為道具的表演,大家把自己賞花燈、猜燈謎、看錶演等參與燈節的整個活動過程都叫“耍”。

左圖是現存於南京博物院的十九世紀英國銅版畫《大清帝國印象》,畫中北京城裡的燈籠店,正是生意很好的全盛時期。各種款式、方圓各異的燈籠皆備,工匠在燈籠的絹布面子上描龍繪鳳,掌柜在給挑剔的顧客的燈籠上加上竄珠,樑上懸掛的龍頭和鯉魚,都是為元宵節耍燈而製作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耍燈
  • 又稱:元宵節鬧花燈
  • 起源:漢朝
  • 燈節活動:兩類
耍燈的起源,各地耍燈習俗,

耍燈的起源

元宵耍燈的習俗。
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定“諸呂之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漢文帝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而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隨著歷史的發展,耍燈從時間到內容都有了很大變化。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各地耍燈習俗

海南的天明戲
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民間把燈節叫“過大年”,實指正月十四到十六三日,民間吃元宵或油煎元宵。過去,縣城及鄉村都要舉行掛燈、耍燈等民間文藝活動。其中以耍燈為主,通夜演戲,稱“天明戲”。並表演彩船、地驢、水獸、社火、龍燈、獅子等民間舞蹈,小孩子提著各種燈籠上街玩耍,到處鑼鼓喧天,一派熱鬧景象。
四川的耍燈巡遊
四川民間,每當大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都要舉行民間耍燈活動,為祁禱新年農、工、商豐收,從正月初一開始耍燈,主要內容有龍、獅、牛、么妹彩船等,還有由男女青年人組成的“打蓮花”,其中有趣的舞水龍,火龍,晚上一般要舉行耍燈巡遊,而且水龍舞時龍口含珠噴水,以示風調雨順之意,舞火龍時龍口要噴火,以示五穀豐登,正月十五還有燒燈儀式,就是把燈燒掉以表示大年結束。
山西的頂燈和龍燈
“頂燈”流傳於山西武鄉。頂燈的製作是將沙土放在碗裡,將蠟燭插在碗內的沙土中。碗的周圍糊上用紅紙剪成的五穀和家禽動物圖案。表演者剃成光頭,將碗頂於頭上,身著黑色衣褲,腰系兩片白裙,雙手攥住裙角,表演時雙臂上下前後扇動,翩翩起舞。在碗內蠟燭的照耀下,五穀、動物圖案十分耀眼,一派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火熱景象。幾十個表演者一起頂燈舞動,走出 “剪子股”、“單插花”、“九連環”、“蛇蛻皮”、“擰麻花”等各種場圖,恰似星光閃爍,頗為壯觀,老百姓稱為“走故事”。耍燈者不僅要耍出各種舞步,還要耍出各種名堂來,比如“頂燈走迷陣”、“頂燈圍火馬”、“頂燈伴文社火”等等,可謂耍得出神入化、遊刃有餘。
“跑燈”流行於高平一帶,也叫“九蓮燈”,又稱“花果燈”,是頂燈的一種變異,它要求頂燈者不僅要舞起來,還要跑動起來,顧名思義“跑燈”。
“瓦瓮燈”流行於晉中祁縣、太谷、介休一帶,同屬頂燈類民間雜技,但道具別具一格。瓦瓮燈的製作是將小瓦瓮倒置,將瓮壁鑿成人面,有眼、鼻、口、耳。表演者頭戴氈帽,上置油燈碗,內放粗蠟燭,點燃後,將瓦瓮倒扣在上面,系帶固定。表演者小步悠悠,徐徐而行,雙臂輕輕扭動,迂迴往復,在茫茫夜色中,燭光從瓦壁的五官中放射閃耀,如碩頭巨人游移擺動,造型奇特,古樸怪異。
耍龍燈其實就是白天的“耍龍”或稱“舞龍”,到了晚上,人們在龍肚裡點燃燈盞,長龍在夜空中蜿蜒舞動,十分壯觀。有些地方還在龍頭上安上機關,到時龍嘴裡可以噴出水和火來,象徵風調雨順好年成。
四川瀘州的原生態耍燈
牛牛燈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納溪、瀘縣一帶,論普及程度,牛牛燈遠遠大於其它燈種。每逢春節,從正月初一至十五,農村是天天耍牛牛燈,哪怕是獨家獨戶,耍燈的人都要挨家挨戶去拜年。兩個人耍一個牛,牛皮是用棕樹皮做的,就是農村的蓑衣料,褐黑色,與水牛皮很相似。牛頭是用油紙紮糊的,畫有大大的牛眼,牛角做得特別大,而且很逼真。樂器是川劇鑼鼓,以鑼和鈸為支撐樂器,一般是中速節奏和慢節奏。耍的範圍很小,有個十幾平米的小壩子就行。最有特色的是有一個提馬燈(油燈)的人要說“吉利子”,這人一般是口頭語言表達很強的人,有見子打子的文化功底。他能編出許多順口溜和歡度春節的言辭來作為開場白。少則三五句,多則幾十句。牛牛燈的缺點是動作簡單,一般只耍幾分鐘就結束,主人家多少給兩個賞錢,圖個喜慶。
馬兒燈 馬兒燈在過去各縣都有,但數量比牛牛燈少得多,原因是馬兒全靠紙紮,而且是一人一馬,至少要二人以上。樂器以小鼓、磬、小鑔為主。表演者以男性為主,有的男扮女裝,將馬分為兩半,拴於腰間,前面馬頭,後面馬尾,馬沒有腳,由人的兩隻腳代替。耍燈人身穿表演裝,其打扮大多像戲劇中的馬夫,手裡拿著一根馬鞭,同時要舞之蹈之。動作主要是趕馬,跑馬,步行主要是轉“8”字形。由於動作比較單調,觀賞價值弱一些,所以消失也就快一些。
搬打獅子 與當代看到的獅子表演有些不同。搬打獅子更帶有雜技性,因而觀賞性更強,其鑼鼓多用川劇鑼鼓,高亢激昂。除了道具——獅子要精心製作外,還要適當選擇場地,桌子、凳子,對演員要求也很高,要會滾翻、空翻(農村叫“扯倒提”)。耍燈大多都是身體素質很好的年輕人。瀘州市納溪區龍車鎮的搬打獅子獲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殊榮。
花燈 花燈的表演性很強,是個集舞蹈、樂曲、唱腔、服飾、美術為一體的綜合性民間群體藝術。演員比較多,表演者穿著顯眼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手裡還拿著荷花、鯉魚等吉祥物。有的還配以花船、花轎等。樂器也是綜合性的,不僅僅是鑼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瀘州舉行重大的紀念集會和過春節,大街上的遊行隊伍中都能看見花燈,尤其以藍田壩的最為出名。在古藺縣,花燈經過整理加工,觀賞性更強了,在成都進行過多次比賽和表演,取得了極好成績,已經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龍燈 龍燈是瀘州民間的主要燈種,以瀘縣的雨壇龍為主要代表,是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彩龍外,瀘州市廣大鄉城,在過年前後還耍了許多龍。比如菜龍,用蔬菜裝點而成;草龍,以穀草裝點而成;篾條龍,以竹子劃破的蔑條做成圓圈而成,板凳龍,用長板凳象徵性的舞耍。
湖南的城步吊龍
城步吊龍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城步吊龍舞是正月耍燈的重頭戲,起源於1000多年前,它是先民們禱神求雨的一種方式,也是備受人們喜愛的一種民間藝術,更是展現民族氣概的“勁舞”。
相傳很久以前,海龍王生了病,變成一位老人來到人間求醫,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最後,一位名醫為“老人”把脈,驚奇地發問:“你的脈與人的脈怎么截然不同?”“老人”只好承認自己是海里的龍王,說他的腰間又疼又癢。醫生提出,只有他現出龍形才能診斷。龍是不能輕易讓人看到的,但為了把病治好,龍王還是與醫生相約海邊。那天,龍王躍出海面,醫生從龍頭開始檢查,發現腰間的一片龍鱗里藏著一條蜈蚣。他取出小蟲,敷上藥,龍王的病立刻好了。為了報恩,龍王告訴醫生:“你回家後按照我的樣子扎一個龍形,每年揮舞,就能風調雨順。”從此,民間就有了舞龍的習俗。
苗鄉人民製作的龍多種多樣,既有吊龍、爬龍、滾龍、草龍、獨龍,又有青龍、白龍、彩龍等。龍的製作是集扎紙、繪畫、布藝、剪紙、貼花於一體的藝術。
吊龍是用長短不一的竹桿撐吊起彩龍的不同部位,在運動中塑造巨龍不同的姿態和動勢,宛如飛龍在天。
滾龍使用九根拇指粗的竹篾綑紮連線成龍骨,近五百個直徑二尺左右的蔑圈等距排列連線成龍身,長達50多米、十七節的龍身,再以整幅的白布畫上斑斕的鱗甲,罩在篾圈上,龍頭以粗竹扭固成框架,再蒙上事先描繪好龍頭模樣的布料,三十四人輪番舞動。
爬龍在製作方面異於其它龍,其行狀須遮蓋耍龍人員身體,里外人物相互不見。
出龍燈前,每條龍都要下到河邊吸飽水,然後才沿門沿戶祝福吉祥。舞龍結束時,還要在喧天的鑼鼓鞭炮聲中,恭恭敬敬地將龍送到河邊燒掉,讓龍回龍宮,以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