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德村

耆德村

耆德村,是擁有近1000戶 該村自唐末建立以來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擁有保存完好的古戲台、徽派民居建築和洛陽牡丹花。同時農業主要以水稻,棉耆德大禮堂花,蔬菜,木材為主,是樂平市重要的產糧大村。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耆德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耆德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電話區號:0798
  • 郵政區碼:333302
  • 地理位置:位於江西東北部景德鎮樂平市雙田鎮東北方向
  • 面積:25平方千米
  • 人口: 4000多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濕潤溫和,具有典型的江南特色
  • 地形:丘陵盆地為主
概述,耆德村信息簡介,耆德村余姓氏的由來,村名的由來,耆德歷史名人,余童與牡丹花,

概述

該村自唐末建立以來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擁有保存完好的古戲台、徽派民居建築和洛陽牡丹花。同時農業主要以水稻,棉花,蔬菜,木材為主,是樂平市重要的產糧大村。一千年來耆德村一直秉持余氏家訓,勤勞誠懇,民風淳樸。
耆德大禮堂耆德大禮堂

耆德村信息簡介

耆德村,位於贛東北景德鎮樂平市雙田鎮東北丘陵盆地,北接景德鎮南鄰樂平西望鄱陽東毗婺源。因與橫路,涌山方言習俗相近並均處於樂平的北部,故也稱“北鄉”。該村占地面積2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600餘萬平方米,地形以丘陵盆地為主,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濕潤溫和,具有典型的江南特色,建築以徽派風格建築為主,一條由“共產主義水庫”修來的“童公渠”穿村而過,為該村農業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電信區號0798,郵編:333302 地形代碼:360281109。
耆德地圖耆德地圖

耆德村余姓氏的由來

余姓源流有四,1.出自春秋時秦由余之後 2.出自姒姓 3.出自赤狄族 4.出自由他族和他姓改姓而來,經過族譜考證,耆德余姓出於第二種,是來自姒姓。為夏禹小兒子姒罕,封姓為余氏。據《姓考》所載,相傳夏禹之後有餘氏。大禹生有三子,大兒子啟,姓姒,小兒子叫罕,封姓為余,其後代相傳為余氏。禹妻是紹興塗山之女,禹封小兒子姓余,有紀念妻子之意。罕的第八十八代余克昌葬於此地,其子孫為其守墓因此在該地繁衍生息。(見《余氏總譜》)

村名的由來

耆德村原為饒州府樂平萬全鄉黃鶯源,這個村莊在唐朝以前是個荒無人煙,虎狼出沒的山澗,後因浙江睦州(今浙江杭州市淳安縣)余榮考取唐昭宗天復年間進士,出任鄱陽縣令。其子余克昌,從睦州到鄱陽探望父親,路過黃鶯源,見此地青山環繞,古木參天,山下一片平疇地,溪中碧水清澈見底,花草樹木競相繁茂,百鳥宣喧歌,蟲獸出覓,松濤呼嘯,一條崎嶇古道貫穿南北,道旁有一大泉窟,後人稱為“千擔窟”,過去耆德若遇大旱都靠這泉水炊飲濟村。當時克昌在此小憩,飲泉食粽,將未吃完的粽子棄於窟中,翌年見粽子還在,遂撈上解開一看,新鮮如昨,心想如此優美環境真乃難尋難覓的世外桃源,遂告知父親,說這裡可以遷村發族,繁衍子孫,余榮說:以後再看。榮死後葬鄱陽薦福山。克昌死後其子余亮將父葬黃鶯源。余亮是個孝子,在黃鶯源守墓墾荒,建宅立家,又將黃鶯源改名“墓林園”。待到九世余童中南宋紹興十八年進士,一直在外做官至告老還鄉,臨行前向皇上告別,孝宗皇帝問:“卿家在江西饒州住城中還是鄉村?”余童答曰:“臣家住樂平萬全鄉墓林園。”孝宗認為墓林園“墓”字不雅,墓乃暮也,並說:“卿乃年高德卲,正是耆老有德,如何歸退墓林園?朕賜卿里名——耆德”,於是在案中展開文房四寶,親書“耆德”二字付與余童,余童跪接回家,將“墓林園”改成“耆德村”,這一賜名比任何村名都光榮,從此耆德村聞名遐邇。(摘自《耆德歷史名人和移來洛陽牡丹》余宜壽,余祥焱,胡琴西合編)

耆德歷史名人

1、朝請大夫——余童
余童,字端蒙,號蒙齋,古萬全鄉耆德里人,即今樂平市雙田鎮耆德村人。他生於北宋宣和已亥年(1119年)十二月初三。余童少小聰慧過人,勤奮好學,有過目不忘的的記憶力。據村譜記載“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一看就不必再覽。”他剛滿十歲父母俱亡,依靠伯父撫養長大,但他學習不輟。讀書作文不捨夜旦。十五歲時操筆立賦有“龍蟠於泥,傅岩霧冷,渭水波寒”之佳句。讀者驚駭傳誦。本鄉紳士項君,言此人必成大器,遂將愛女許之為妻。
余童所賦“龍蟠於泥,傅岩霧冷,渭水波寒”說的是三位古人,但在未發跡之前都是普通老百姓,說明聖賢都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奮發學習,勤奮事業,做出成績來,才會像明珠一樣被人發現傳開。
余童賦“泥”“霧”“水”佳句,有很少效前賢之志。後來學習決意攻《易經》。紹興十七年(1147)科鄉舉第八名,次年與朱熹同登王佐榜,以《易經》錄取三甲進士第六名。
余童考取進士後,初授華亭尉(江蘇松江縣主管軍事),有功績,升江西吉安吉水縣令。在職期間童整頓吏治,改良賦稅,贏得廣大百姓的擁戴,不久,搉升為信陽守軍。後鎮守信陽,改良民風有功,皇上賜與“紫金魚袋”獎,綴與袍上,以示功勞。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朝廷命他為蘄州知州(今湖北蘄春地區),在那裡救災有功於淳熙十年搉升江西提舉(分管鹽茶),尋即晉升為朝請大夫。朝請大夫是個京內的散官,有實職無實權,但享受爵祿的官,不過每天五更朝皇與天子見面,與京內大員們打交道,後因與秦檜政見不合,被秦檜排擠,並決意告老還鄉,告老還鄉時皇上賜與里名“耆德”,於是余童便帶著這塊御賜里名回歸鄉里頤養天年,專心著述,他著有《蒙齋進士集》《易解尚書說》《太極圖說》《性理二雅》等共有一百二十卷,但這些著作均已失散,不傳於世。自歿於淳熙十二年(1186年)享年六十七歲,葬使郎山。後三十五年,其次子余鏞(洪适女婿)求執宰馬延鸞為其父書寫墓志銘,馬公點頭答應了,端明殿大學士洪邁也為余童立言。(《醜筆效顰》胡琴西著)
2、宋南淳熙年間進士余杞
余杞,字仲山,號恕齋,生於南宋紹興丁巳年(1137年)五月二十八日,歿於嘉定壬申年(1212年),六月十八,享年七十六歲。
余杞生性嗜學,勵志獨苦,篤太極先天之學,窮理盡性,師友不能傳者,杞自得之,學優嘉績,登紹興二十六年丙子科舉人,又登淳熙十一年甲辰特科進士。初授太平州文學(官名,掌管校典教育),衡州(湖南省轄)耒陽縣主簿,房州(湖北省轄)司理參軍,都昌縣丞(副縣令),歷從政郎轉通直郎(正七品)致仕還鄉。
余杞生性篤志學習,滿腹經綸,考起一個進士,而出仕一系列小官,不能展示其才華,在外奔波數十年,名曰做官,實而餬口而已。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帶著妻小回到家中連一住房也沒有。只好在其兄余仲祥家一個筠窗軒室落腳。他說人各有所好,如白居易所居環水為池,疊石為山,見水動而山靜,山碧而草木長,豈不美哉!林和靖好梅有瀟灑出塵之想,“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得何等幽馨動人,入神入畫,成為千古絕唱。蘇文忠公之好竹,而有勁直不撓之節。吾兄仲祥,窗下隙地不數丈,挖一方池積水之深,堆一小山植梅影橫,瘦竹影飄,表里隱映,宛然有山澤之氣。兄游於斯,誦於斯,酬酢宴客於斯,高談危坐終日不倦。兄讓此筠窗軒與我豈不樂哉,說此筠窗軒,得於東坡先生題錄筠軒之句云:“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也。”於是作歌曰:筠竹窗兮,兄之居。有匪君子兮,對此坐隅。若折節以下士兮,又虛心而有於親。陋室之文史兮,遠高堂之笙竽。平分秋月兮,寒不逾視南牆……後又吟詩曰:“學道由湯下,其間久寂然。隆興開聖統,師友得真傳。莘野懷先覺,春芳侍講筵。從容談至理,慷慨進新編。大學齊家語,中庸謹獨篇。發揮窮閫奧,佩服極天淵。運啟三千載,心同四十年。耆龐居國老,勳業上凌煙。東閣俱雲貴,南宮再論賢。姓名連累榜,青紫異常員。袞袞侯偏盛,岩岩相復延。望之試馮翊,長孺萱淮壖。刺史三公地,郎官列宿躔。湍歸榮袞舄,餘事耀貂蟬。門抎登龍譽,人爭睹風先。余今諧願識,天實假夤緣。
此首長詩用一先一十六韻三十二言句,詠學習及其內容發揮,科甲及第,封官列位,餘事游郊,評古攬勝等,寫得妙趣橫生,耐人尋味。詩中用典,含意奧深,可見余杞之才華。最後寫上,孔子曰:“知者樂,仁者壽。”余杞活到七十六歲,越杖國之年,近杖朝之歲,壽終正寢。他是一位知者,仁者。生前著有:《語類附說》二十卷;《進德養心圖》一卷;《古律賦》十卷藏於兄仲祥家。(摘自《一村五進士,耆德溢書香)胡琴西作)
3、南宋嘉定年間進士余天錫
天錫,字純,萬全鄉耆德里人。生於南宋寧宗慶元庚申年(公元1200年)月日不詳。他是神童,生而穎異,淹貰經史,下筆成文,不用草稿。年八歲登開禧(南宋寧宋年號)三年丁卯科鄉舉,凡三年大比人才群至於京師數千,童子來試,通天下一、二耳,經審矣人皆為異,誦六經諸子之書,講周公、孔、孟之意如高屋建瓴之水於堂之上,似馳駿馬於康莊之途。數千萬言瀾翻口舌,不見艱苦澀縮之態,年幼業肆,雖老師宿儒皓首窮經,殫精竭慮亦未至此。他睥睨是科,時人稱頌,此子天生神童,聰敏過人。師授經、史、子、集,如龍飲澤,似鯨吞水,不懼其多。著文作賦,師觀無隙,不用再改。赴京秋試,必騰驤於天朝也。果於嘉定元年戊辰,登鄭自成榜進士。兼習韜略,經樞密院授紹州平樂縣令,後入京為官。據史記載,南宋理宗趙昀之立皆有天錫之力。天錫從不居功好寵,大有漢賢相丙吉之風者。可惜天不假年,余天錫歿於淳祐元年五月八日,享年四十二歲……(摘自《一村五進士,耆德溢書香)胡琴西作)
4、南宋淳熙年間進士余養正
余養正,字聖功,耆德村人。生卒年月不詳,余氏宗譜未載。但按其十二歲以童子登淳熙十年癸卯科舉人的推算,他該是南宋孝宗趙乾道八年壬辰(1172年)生。余養正穎姿天授。五歲能文,年十二中舉人。甲辰上選京師,天子面試,以諗書講周易敷詞明敏,應對如流,甚感嘉異。遂登特科衛經榜進士。可惜甚年夭亡,嘉懿不悉,無傳於譜。(摘自《一村五進士,耆德溢書香)胡琴西作)
5、宋上捨生(非進士)余寬
余寬,字堯叟,號來薰,生卒年月不詳。他作八戒遺兒:
一戒吾兒契我心,施為須要合天真;但觀百計千萬者,立業成家有幾人。二戒吾兒契我心,交關天地莫欺鄰;但觀虛假瞞人者,死後兒孫與別人。三戒吾兒契我心,交通錢穀莫虧人;但觀倍索多需者,不在其人在子孫。四戒吾兒契我心,終生不要教唆人;但觀作浪興波者,骨肉分離孽鏡存。五戒吾兒契我心,待人輕約莫生嗔;一時發怒難收拾,鬥毆爭論敗此身。六戒吾兒契我心,幸哉有子可潛修;但觀田叟栽培厚,及至秋來倍有收。七戒吾兒契我心,使令奴婢要生歡;須當固守存仁義,把與兒孫一樣看。八戒吾兒種福田,但行好事福無邊;今生田是前生種,更好今生結後緣。
余寬這八戒是儒釋兩家產生的作品,它不同於完全佛家八戒。佛家八戒為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塗飾香鬢歌舞;七不臥高廣大床;八不食非時之食(非時食指吃齋不吃葷),是清規戒律,不可違犯的。余寬的“戒”是授教的意思,“契”是符合的意思。就是授教我兒要符我的心意去做,否則就違犯父意,違父意是忤逆不孝之兒。余寬八戒是八個方面授教兒子做事要實求是(天真),做人要懷仁義道德,莫欺鄰、莫虧人、莫唆人、莫發怒鬥毆、莫虐奴婢;要修心,要種福田善根。世世代代榮榮耀耀就是有賴福田(做好事)。
余寬八戒問世傳抄很多很廣。德慶知府蔡勝提跋曰:……其教子不同,激人趨善,忠厚公正。我雖未與其識面,但知其是詩禮之家,清白之傳,義文方之愛,八戒遺兒是見耳。八戒故示其網賢,子孫演而競之,履洪纖而無往(即二代傳下去)。宋尚書許應龍(中央部長二品官)跋曰:“八戒者一以貫之是仁,先聖曰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今觀斯言,如合天真教子弟,寬奴婢,行好事,皆仁也。余君知欺鄰虧人教訟輕怒,皆不仁也。余君以仁存心,斯人流慶其可量也……。”樂平縣丞(副縣令)盧會龍跋曰:嘗過耆德見其山川勃鬱,桑梓連陰,仰人物之風流,里有仁久矣。一日余寬孫以公之家范八戒出示,始於修身,次而理家,又次而待奴婢,又次而待鄰里鄉黨,言近而旨遠,節疏而義密。大抵忠以處已,恕以及人,知道者當與溫公家訓,呂氏世范並行,豈但貽厥子孫而已哉。(摘自《一村五進士,耆德溢書香)胡琴西作)
6、明進士余爌
余爌,字德明,號柏坡,耆德人,聲譽明弘治乙丑年(公元1488年)七月二十七日,歿於嘉靖已未年(1542年)七月二十九日,享年五十五歲。
余幼時在家攻讀詩書經史,天資聰慧,師授即知,過目成誦。嘉靖辛卯科中鄉舉,乙未年中進士,初授行人司,後搉吏科右給事中,因諫觸時宰相被謫。他為官清正,為人溫厚和平,善於士民相交有凜然正氣,敢劾邊將之濫,糾宰相之瑕,嘉靖癸卯被謫任福建建陽縣令,因治縣有功升福建延平府同知,旋升福建按察司簽事,嘉靖己酉年服闕浙江按察司簽事,甲寅升貴州布政司參議,丙辰升湖廣按察司副史。屢政績卓著,深得民心,他是一位文能諫武能戰建設也能幹的功臣。

余童與牡丹花

余童為南宋紹興十八年進士,曾任江蘇華亭縣尉,江西吉水縣縣令,河南信陽守軍,湖北蘄州府知州,江西鹽茶提舉和朝請大夫等職。致仕歸梓時帶回一棵洛陽牡丹。
牡丹是我國特產名花,它不僅具有花大,色艷、韻馨和富麗堂皇的容貌,更具有人們賦予她國色天香和花中之王的美名。幾千年來,人們都把它看做是吉祥如意,幸福美好和繁榮昌盛的象徵。當時余童還鄉村民們都有議論,說他是既沒有帶金銀珠寶也沒有帶車與駿馬,而獨帶一棵洛陽牡丹不知何意?後來看到他對牡丹非常珍愛,每年花開之時,站在花前面向北方久久凝視,並寫下詩句:“遙望洛陽其地華,牡丹花放不完家。山河破碎臣民恨,何日中原一統嘉。”才知道他帶一洛陽是懷念洛陽汴京之失地。年年花開看不到完整的山河,看不到大宋一統江山,也未聽到朝政收復失地的音信,心地惆悵,鬱郁難安,致仕休閒僅三載抱恨離開人世,別卻他的洛陽牡丹。
洛陽牡丹來到耆德來之不易。那是淳熙元年,上司命余童守信陽,余童領旨,帶著調給他的部隊去信陽平亂。憑著他的謀勇和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滑民,使兵不交鋒劍不血刃,就綏靖了信陽,安撫了百姓,士農工商各事其業,社會穩定。此時余童懷著恢復大宋統一江山之志。他和部下史忠常扮作村夫出現觀察信陽山川形勢,作畫入圖,甚至去淪陷地區。史忠是洛陽人,他對鄭州、汴、洛一帶都很熟悉,本地話也說的流利,他倆處避險就安調查得順利,到洛陽是最後一站,自然抽空到史忠家。第二天清晨,余童梳洗後至庭院見牡丹盛開,非常高興,欣賞良久,遂吟詩一首:“初到洛陽一睹嘉,但看春色若斯花。瓊葩照水渾無影,玉蕊凌煙不點瑕。自托嬌顏承主愛,羞妝艷態向人夸。今將種類來評品,吾愛姚黃魏紫華。”史忠見余童愛牡丹,就問挖幾顆帶走,余童說:“帶一顆回去栽栽看”。史忠想挖姚黃,余童不許,又挖魏紫華,也連連阻止:“不可奪您所好,隨便挖一棵就行了”。結果挖了一棵“洛陽紅”,連花帶土兜上。吃過早飯,二人動身出城,剛到城關,被守吏攔下,史忠連忙上前對門吏說:“這是我家哥,家住郊外的張家村,他見我家牡丹花開了,想挖一棵去觀賞,俺幫他送去,順便去看看俺姑母。門吏見他是本地口音,又沒有帶什麼重要的東西,就放了他們出關。兩人出關後,日夜兼程趕回信陽,將牡丹花栽於園中。
余童從洛陽回來後,趕繪信陽山川圖畫和收復汴京——洛陽路線,並附文字說明,呈報皇上。孝宗一覽無餘,龍顏大悅。淳熙四年(1177年)欽賜“紫金魚袋”袍服獎。次從余童的名字在孝宗的頭腦里留下較深的印象。淳熙六年(1179年)余童調蘄州府任知州,把牡丹花也移到蘄州,往後他調到哪裡,他就把牡丹花移到哪裡,至最後致仕歸鄉,將牡丹花帶回故里。從這裡可以看出童對牡丹的珍愛之深了。牡丹花在耆德落土至今已經有八百二十年歷史。這八百年是怎么管理他有交代,他說他有三個兒子都在外面做官,不會來爭這點小家當。我的祖業十二畝田,和一幢房屋。(從這裡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清官),全部付予牡丹花管理者的酬資,臨終前囑咐就是把牡丹花一代一代管下去,具體來說有一下幾條:
第一、成立一個牡丹花會,這十二畝水田,就是會裡的資金來源,本房股的種此田四六分租,如股外人種就對半分租,看、租谷可貸款,收本收息。租谷息穀作牡丹花會使用和每年祭祖的經費支出,但要有積累不可超支。
第二、這幢房屋,做牡丹花堂。凡住這屋者輪流管理牡丹花的除草施肥和澆水滅蟲等具體勞作。住房不收租金,房屋破、漏修理費用,由會裡收入支付(該村牡丹花堂在明朝曾失火一次,後因本房股籌資重建,即今牡丹花堂)。
第三、牡丹花要施葷肥。住戶輪到管花年殺羊宰豬時,要埋副豬腸於花的根部,如不殺豬,把煮肉或者煮豬頭湯冷卻後澆於根部,倘若二者都沒有施枯餅也行。
第四、牡丹花會,必須選本房股人當會長,管理花會的水田及租谷借貸回收和每年祭祖,清明掛紙。冬至澆墳結合起來,一代一代傳下去,牡丹花一定管的很好。
上述幾點是童公交代的意思。解放前七百餘年對花的管理不錯,花的延續是嫩芽抽,老蔸死,一茬一茬接下來。。。。。。解放後五十年來,沒有會田沒有會谷。而是牡丹花堂住戶輪流管理,有葷肥施葷肥,無葷肥施素肥。余宜壽同志下放在家時也管理過一年花,他施麻枯餅肥,後開花八十朵,花大艷麗,花顏油滴,花韻清馨,景色迷人。每年清明前後花開時全村人都先後前來觀賞。(摘自《耆德歷史名人—移來洛陽牡丹》余祥焱,余宜壽,胡琴西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