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花樹皮

老白花樹皮

老白花樹皮,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L.的樹皮。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具有收澀健胃之功效。常用於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老白花樹皮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羊蹄甲屬
  • :羊蹄甲
  • 分布區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
  • 採收時間:全年可采
  • 用量:內服:15-30g,煎湯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樹皮。

性味

味苦、澀,性平。

歸經

歸胃、腸經。

功效

收澀健胃。

主治

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

用法用量

內服:15-30g,煎湯。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樹皮暗褐色,近光滑;幼嫩部分常被灰色短柔毛;枝廣展,硬而稍呈之字曲折,無毛。葉近革質,廣卵形至近圓形,寬度常超過於長度,長5-9厘米,寬7-11厘米,基部淺至深心形,有時近截形,先端2裂達葉長的1/3,裂片闊,鈍頭或圓,兩面無毛或下面略被灰色短柔毛;基出脈(9-)13條;葉柄長2.5-3.5厘米,被毛或近無毛。總狀花序側生或頂生,極短縮,多少呈傘房花序式,少花,被灰色短柔毛;總花梗短而粗;苞片和小苞片卵形,極早落;花大,近無梗;花蕾紡錘形;萼佛焰苞狀,被短柔毛,一側開裂為一廣卵形、長2-3厘米的裂片;花托長12毫米;花瓣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4-5厘米,具瓣柄,紫紅色或淡紅色,雜以黃綠色及暗紫色的斑紋,近軸一片較闊;能育雄蕊5,花絲纖細,無毛,長約4厘米;退化雄蕊1-5,絲狀,較短;子房具柄,被柔毛,尤以縫線上被毛較密,柱頭小。莢果帶狀,扁平,長15-25厘米,寬1.5-2厘米,具長柄及喙;種子10-15顆,近圓形,扁平,直徑約1厘米。花期全年,3月最盛。

生長環境

生於叢林中;熱帶地區有栽培,為行道樹或庭園樹種。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

藥理作用

樹皮及根有驅蟲作用,並可用於腸黏膜炎症。新鮮樹汁可作祛痰劑。

相關論述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收斂健胃,消炎解毒。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