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東昌

東昌”一詞起於封號。《東昌府志》中載,西漢宣帝劉洵封清河王“剛”之子“成”於聊城,為東昌者見侯,簡稱東昌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東昌
  • 外文名:The old Dongchang
  • 出處:《東昌府志
  • 起源:封號
東昌一詞的來歷,東昌府,東昌府概況,

東昌一詞的來歷

之所以名東昌,據傳,一曰因徒駭河東北過茌平縣遙昌鄉;二曰聊城自秦以來屬東郡,因“東”又加含吉祥之意的“昌”字而取名。 以東昌為地名,始於元代,元之前,聊城系博州州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5月,元世祖忽必烈改革全國行政設定,改州為路,原博州遂易名東昌路,自此,聊城始稱東昌。至明、清,以前歷史上稱東昌為老東昌。到明、清,路改府,聊城易稱東昌府至到現在。

東昌府

東昌府原來叫聊城縣,漢置聊城縣,據《水經注》:“聊城縣東北有攝城,《左傳》所謂聊攝以東是也。”據《史記正義》:“聊城,春秋時齊高西界。聊,攝也。戰國時,亦為齊地。”以古地名名縣。1958年設市。
1997年8月29日,國務院國函[1997]82號文批覆,撤銷聊城地區和縣級聊城市,設立地級聊城市,以原縣級聊城市的行政區域設立東昌府區。
1995年11月13日,撤銷聊城市西王鄉,設立湖西街道辦事處。1995年12月18日,撤銷聊城市鄭家鄉,設立鄭家鎮。
1999年7月23日,撤銷東昌府區張爐集鄉,設立張爐集鎮(魯政函民字[1999]18號)。1999年12月6日,撤銷東昌府區於集鄉,設立於集鎮(魯政函民字[1999]35號)。
2000年,東昌府區轄4個街道、11個鎮、7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950319人,各鄉鎮人口: 古樓街道 76275 柳園街道 105109 新區街道 111655 湖西街道 33399 蔣官屯鎮 30052 李海務鎮 34463 侯營鎮 40938 沙鎮鎮 46892 堂邑鎮 32960 閻寺鎮 43100 梁水鎮 36317 斗虎屯鎮 18364 鄭家鎮 39961 張爐集鎮 30575 於集鎮 37399 許營鄉 33593 朱老莊鄉 33867 大張鄉 36205 道口鋪鄉 32648 八甲劉鄉 25526 堠堌鄉 19289 北楊集鄉 32666 東城虛擬街道 19066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東昌府區轄5個街道、11個鎮、4個鄉。
2003年8月23日,東昌府區撤銷蔣官屯鎮,以原蔣官屯鎮的行政區域設立蔣官屯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蔣官屯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道口鋪鄉,以原道口鋪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道口鋪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道口鋪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李海務鎮,以原李海務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鳳凰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李海務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北楊集鄉,以原北楊集鄉的行政區域設立北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北楊集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閆覺寺鎮,以原閆覺寺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閆寺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閆覺寺鎮人民政府駐地。

東昌府概況

東昌府區是聊城市唯一的市轄區,居魯西、臨黃河,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聞名遐邇的江北水城,全國著名的新興旅遊城市。全區轄8鎮2鄉7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1245平方公里,人口101萬。東昌府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齊國西部的重要城邑,明清兩代,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漕運的興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達400年之久,被譽為“江北一都會”,成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水滸傳》、《聊齋志異》、《金瓶梅》等眾多古典名著中描述的場景都發生在這裡。新中國成立後,東昌府區稱謂雖幾經更改,但一直是魯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境內名勝古蹟眾多,雄偉挺拔的光岳樓、金碧輝煌的山陝會館、“摩天迥雁”的宋代鐵塔、“富甲天下”的清代四大私人藏書樓之一海源閣傅斯年陳列館、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名的民族英雄范築先紀念館、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名的孔繁森紀念館等人文景觀星羅棋布,不勝枚舉。面積達5平方公里的東昌湖,環抱古城,風景如畫,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體,構成了獨特的城市格局,東昌府區已成為中原一帶、京九沿線獨具特色的旅遊觀光勝地。
東昌府區是晉冀魯豫周邊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區域性中心,代表中國古代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線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 東昌府區既可利用東部沿海的先進技術,還可利用西部省份的豐富資源,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地區的中心城市。被省委省政府列為重點發展規劃的“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中。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誠邀國內外有識之士來這裡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