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河上公注

《老子河上公注》是現存成書較早的,影響較大的《老子道德經》注本,相傳為河上公或河上丈人新撰,原注不分章。河上公注的特點在於它的注文簡潔清晰,意境空靈。其注《老子》文,重在解釋老子意旨,每每以極簡單的語言闡說《老子》義理,同王弼注一樣,沒有字詞考證。說理透徹,平鋪直了。語言樸實流暢,平易近人。在諸多道典中又是一種風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老子河上公注
  • 創作年代:先秦
  • 作者:河上公
作品簡介,據本,作品目錄,

作品簡介

《老子注》二卷,舊本題河上公撰。晁公武《讀書志》曰:太史公謂河上丈人通《老子》,再傳而至蓋公。蓋公即齊相曹參師也。而葛洪謂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漢孝文時居河之濱。侍郎裴楷言其通《老子》,孝文詣問之,即授《素書道經》。兩說不同,當從太史公云云。案晁氏所引乃《史記·樂毅列傳贊》之文,敘述源流甚悉。然《隋志·道家》載老子《道德經》二卷,漢文帝時河上公注,又載梁有戰國時河上丈人注《老子》經二卷亡。則兩河上公各一人,兩《老子注》各一書。戰國時河上公書在隋已亡,今所傳者實漢河上公書耳。明朱東光刻是書,題曰秦人,蓋未詳考。惟是文帝駕臨河上,親受其書,無不入秘府之理,何以劉向《七略》載注《老子》者三家,獨不列其名?且孔穎達《禮記正義》稱馬融為《周禮注》,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載本文,後漢以來,始就經為注。何以是書作於西漢,注已散入各句下?《唐書·劉子玄傳》,稱《老子》無河上公注,欲廢之而立王弼。前此陸德明作《經典釋文》,雖敘錄之中亦采葛洪《神仙傳》之說,頗失辨正,而所釋之本則不用此注而用王弼注。二人皆一代通儒,必非無據。詳其詞旨,不類漢人,殆道流之所依託歟?相傳已久,所言亦頗有發明,姑存以備一家可耳。
河上公老子道德經,東萊先生呂祖謙重校正
先據四部叢刊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録原文,再據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経河上公章句》(中華書局1993年8月版)録校語,但王氏所校並未全録,僅録有關文義者。王氏所用底本為影宋本。即四部叢刊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剣樓藏宋建安虞氏刊本。此本注中原含有王弼注與唐玄宗注,王氏校理時除去。

據本

廣明本,唐廣明元年刻老子道德経幢,原在江蘇泰州,後移置鎮江焦山定慧寺。
敦煌唐寫本,S477號。
敦煌唐寫本,S4681,P2639號。本為同一卷子撕裂為二。
敦煌唐寫本,S3926號。
敦煌唐寫本,日本四天王寺大學藏本,西域考古図譜收録本。
四部叢刊影印本。
天祿本,天祿琳琅叢書影印宋劉氏刻本。
道藏本,道藏所收。避宋太祖諱。
顧本,道藏顧歡道德真經註疏。
強本,道藏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
集注本,道藏中道德真經集注,題[唐明皇,河上公,王弼,王方(加雨頭)注]。
劉本,道藏劉惟永道德真經集注。
范應元本,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續古逸叢書影宋本。
取善集,道藏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
彭耜本,道藏彭耜道德真經集注釋文。
陳景元本,道藏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
危大有本,道藏危大有道德真經集注。

作品目錄

老子道德經序
提要
體道第一
養身第二
安民第三
無源第四
虛用第五
成象第六
韜光第七
易性第八
運夷第九
能為第十
無用第十一
檢欲第十二
厭恥第十三
贊玄第十四
顯德第十五
歸根第十六
淳風第十七
俗薄第十八
還淳第十九
異俗第二十
虛心第二十一
益謙第二十二
虛無第二十三
苦恩第二十四
象元第二十五
重德第二十六
巧用第二十七
反樸第二十八
無為第二十九
儉武第三十
偃武第三十一
聖德第三十二
辯德第三十三
任成第三十四
仁德第三十五
微明第三十六
為政第三十七
論德第三十八
法本第三十九
去用第四十
同異第四十一
道化第四十二
偏用第四十三
立戒第四十四
洪德第四十五
儉欲第四十六
鑒遠第四十七
忘知第四十八
任德四十九
貴生第五十
養德第五十一
歸元第五十二
益證第五十三
修觀第五十四
玄符第五十五
玄德第五十六
淳風第五十七
順化第五十八
守道第五十九
居位第六十
謙德第六十一
為道第六十二
恩始第六十三
守微第六十四
淳德第六十五
後己第六十六
三寶第六十七
配天第六十八
玄用第六十九
知難第七十章
知病第七十一
愛己第七十二
任為第七十三
制惑第七十四
貪損第七十五
戒強第七十六
天道第七十七
任信第七十八
任契第七十九
獨立第八十
顯質第八十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