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線

老三線是指中國腹地以及西部崇山峻岭的廣大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陝西、青海、甘肅的全部,加上京廣線以西、長城以南的粵北、桂西北、湘西、鄂西、山西、豫西和冀西等廣大地區。這些地區,距西面國土邊界上千公里,離東南海岸線七百公里以上,加之四面分別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太行山、大別山賀蘭山、呂梁山等連綿起伏的山脈作天然屏障,在準備打仗的特定形勢下,成為理想的戰略後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三線
  • 來由: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
  • 十分嚴峻:中蘇兩國的關係急劇惡
  • 神秘輝煌:老三線
三線建設來由,神秘輝煌,三線建設意義,

三線建設來由

需要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當時,中國周邊形勢十分嚴峻:中:中蘇兩國的關係急劇惡化,蘇聯在我國北部邊境陳兵百萬,對我虎視眈眈:盤踞在台灣的蔣介石咄咄逼人,妄圖反攻大陸;中印邊境發生爭端以至中方被迫自衛還擊;美國在蘇兩國的關係急劇惡化,蘇聯在我國北部邊境陳兵百萬,對我虎視眈眈:盤踞在台灣的蔣介石咄咄逼人,妄圖反攻大陸;中印邊境發生爭端以至中方被迫自衛還擊;美國在台灣海峽舉行了核戰爭演習,瘋狂擴大侵越戰爭,直接威脅中國安全。
如此嚴峻的國內外形勢讓中國人喘不過氣來,毛澤東向全國人民發出了“打一場惡仗”的號召,於是“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響徹天南海北,婦孺皆知。每一位中國人都感到大敵當前,同仇敵愾。在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前夕,全民備戰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為了抗禦外敵,毛澤東提出三線建設的戰略構想:他把全國劃分為前線、中間地帶和戰略後方,分別簡稱為一線、二線和大三線。
所謂“三線”,一般是指當時經濟相對發達且處於國防前線的沿邊沿海地區向內地收縮劃分的三道線。一線地區指位於沿邊沿海的前線地區;二線地區指一線地區與京廣鐵路之間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東半部;三線地區指長城以南 、廣東韶關以北、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包括四川(含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廣東等省區的部分地區,其中西南的川、貴、雲和西北的陝、甘、寧、青俗稱為“大三線”,一、二線地區的腹地俗稱為“小三線”。
文化大革命前一年,“集中力量,建設大三線”這一偉大工程正式啟動,其建設規模之大、時間之長、投入之多、行動之快,在我國建設史上是空前的。
於是,一大批重要的工業項目動遷到崇山峻岭中。彭德懷將軍被毛主席請出來,擔任西南地區大三線建設指揮部的第三指揮長。 大批英雄的建設者們,積極回響黨中央和毛澤東的號召,滿懷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熱情,迅速奔赴艱苦的大三線。
上海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擔負了支持大三線建設的重任,國家先後向上海下達了三百多個搬遷項目,其中大部分是國防軍工、基礎工業和短線產品,遷移方式主要是遷廠、調人、建新廠。
基於“立即要打大仗”的假設,最高當局的決策者,對軍工廠的規劃布局,實施了“靠山、分散、隱蔽、鑽洞”的方針,即把每個工廠、甚至每個車間都規劃建設得極為分散,有的竟沿著大山溝布置成“村落式”、“瓜蔓式”、“羊拉屎”、“圍山轉”等令常人看來近乎荒謬的做法。
文化大革命的動亂,給大三線的建設增加了很多困難,有些項目的建設工期被拖得很長,有些項目造成了很大的浪費。但是,當年的三線建設者,紮根山溝,艱苦創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為三線建設“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他們經歷了長達十幾年的艱苦建設,經歷了物質條件匱乏的漫長歲月,一個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包括一大批國家重要的鋼鐵、常規兵器、航空、航天、能源、電子、重型機械、發電設備製造工業基地終於在大三線建成,三線建設給內地的一些城市帶來了發展機遇,促進了內地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
攀枝花、六盤水、十堰、金昌等,過去是荒山野嶺,現在成了著名的以鋼鐵、煤炭、汽車和有色金屬為主導產業的新興工業城市。 三線工程從一九六五年開始,並持續到七十年代末期,歷時三個五年計畫,投資高達二千億元。

神秘輝煌

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周邊局勢緊張,形勢嚴峻,在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均遭到來自世界各種勢力的包圍與封鎖。在這種嚴峻緊張的形勢下,毛澤東同志提出了“要準備打仗!要準備早打、大打”,“不要怕打碎了罈罈罐罐,打完仗後再重建家園”。隨即,中央制定了以國防建設第一,加速“三線”建設,逐步改變工業布局為主要任務的“三五”計畫。由此,拉開了我國“三線”建設的序幕,沿海各大中城市的主要工業、國防工業及大量的工廠、科研單位紛紛內遷,在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區建立起了大、小三線。 1964年,美國專門出台了《針對共產黨中國核設施進行直接行動的基礎》絕密報告,準備聯合蘇聯試圖打擊我國即將進行第一顆核子彈實驗的核基地。美國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就此進行了專門討論,並與台灣方面進行了商議。面對如此威脅與挑釁,中共中央毅然決定中止了“抓吃穿用”的“三五”計畫構想,轉而加緊進行戰備準備,在“三線”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工業、交通、國防基礎設施建設。1969年,珍寶島發生了中蘇邊境大規模武裝衝突,蘇共準備聯合美國用核打擊毀滅我國內地核基地。由此,掀起了我國“三線”建設的第二次高潮。 當我們的目光回眸到上個世紀60年代,我國近現代史的慘痛記憶及當時的國際國內環境,戰爭陰雲陣陣密布,毛澤東敏銳地提出“三線”建設的戰略思想,並列入了“三五”計畫的盤子。祖國廣袤的西部地區,通過“三線”建設的特殊方式,第一次在國家計畫中占有空前重要的位置。“三線”建設成為了當時使用最為頻繁的一個新名詞之一。“東汽”、081總廠等就是當年這個宏偉戰略上布下的一枚枚棋子之一,作為“三線”建設中的一個又一個產物,其輝煌的業績數不勝數。 長達16年,跨越三個五年計畫的“三線”建設,國家累計投入資金2052.68億元。幾百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和民工建設者,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召喚下,爬山涉水,來到祖國西部的深山峽谷、大漠荒野,按照"靠山、分散、隱蔽"的方針,用青春、心血和艱辛建立起了1100餘個星羅棋布的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據統計,至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在“三線”地區,我國先後建起了常規兵器、戰略核武器、電子、航空航天和船舶等30多個工業及科研基地,形成了一個個完整的工業系統。同時,著重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建成了川黔、貴昆、成昆、襄黔、襄渝等10條鐵路幹線,相繼建成四川攀枝花鋼鐵廠、甘肅酒泉鋼鐵廠、成都無縫鋼管廠、貴州鋁廠等鋼鐵工業企業984家及有色金屬企業945家。僅1965年到1975年期間,在“三線”地區建成機械工業大中型項目124個,逐步形成了重慶、成都、貴陽、漢中、西寧等新興的機械工業基地,出現了攀枝花、十堰、六盤水和金昌等新興工業城市,重慶、成都、德陽、綿陽等成為了我國重要的機械、鋼鐵、電子、航空、輕紡、電力動力設備城市,形成了以蘭州、西安、成都、重慶、貴陽和昆明等為中心的經濟成長中心。

三線建設意義

70年代末,“三線”建設地區的固定資產原值達1400億元,占全國的1/3。有社會學家稱,“‘三線’建設使西南荒塞地區整整進步了50年”,“三線”建設無疑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西部大開發”。
新世紀的現在,領土的兩極分化還是尤為顯著。在大力發展沿海城市的同時,現在國家的重點逐漸轉向二三線城市的發展,不僅僅可以縮小兩極差距,三線城市的開發也具有一種戰略上的意義,作為天然屏障的守護,三線城市的開發無疑也是一種自我防禦戰略的形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