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琴書

翼城琴書

翼城琴書因說唱時主要伴奏樂器為揚琴,故名 “琴書”。翼城琴書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曲藝。相傳起源於元代末年,流行於以山西翼城為中心的河南、陝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區。唱腔分為以小鈸擊節的“鈸兒腔”和以八角鼓擊節的“鼓兒腔”兩類。

2011年5月23日,山西省翼城縣申報的“翼城琴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翼城琴書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Ⅴ-99
  • 遺產類型:曲藝
  • 申報地區:山西省翼城縣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內容,伴唱樂器,表演形式,唱腔,區域特徵,代表人物,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翼城琴書是在山西翼城這方有著數千年文化底蘊的沃土上,土生土長的民間說唱藝術,俗稱“本地書”。據《翼城縣誌》《梨園百年瑣記》記載:翼城琴書,起源於元代雜戲興盛時期,流行於以翼城為中心的河南、陝西、山西等3省區域。歷史悠久,獨具風韻,堪稱曲藝藝術的奇葩。
翼城琴書
翼城琴書早期是民間演唱的小曲,演唱藝人們,帶著一架小琴、一個木魚和一個八角鼓,自彈自唱,走村串巷。每到一地,就在街頭巷道或百姓庭院裡,擺起一張桌子,一人手持小鈸或打琴,一人手拉四胡,同時,一腳踩著系有繩子的木梆子,擊打著固定在桌子上的小木魚,手腳並用,連打帶唱。演唱動情高潮時,主唱者又手持八角鼓,用手指邊擊鼓點,邊舞動鼓身的絲穗,更顯得格外地優美精彩。
明清時期,琴書班子人員,逐漸增加到三至五人,同時,增加了板胡、笛子等樂器。曲調也有新的發展。清末民初,又逐漸形成以人包本演唱,多人伴奏的“地攤子”演唱藝術。
翼城琴書
從20世紀70年代起,翼城琴書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革。翼城縣文藝工作者嘗試著將翼城琴書分角色的演唱,改為演員扮人物角色演唱,從“地攤子”說唱,搬上舞台表演。同時,在音樂上,增添了鼓板、馬鑼、小鑼及高音板胡的配樂,經數年的磨鍊與改革,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新生的地方劇種,被稱為“翼城琴劇”。1982年,翼城琴劇團正式成立,標誌著翼城琴書由曲藝形態正式向戲曲形態的轉變。
翼城琴劇在不斷發展中吸收了當地蒲劇、眉戶、民間音樂的精華,使得唱腔和音樂更加豐富多彩。在劇目選擇上,對傳統戲 《善士亭》《賢良傳》等進行了認真的加工排練,使這一新生的琴劇藝術,在戲劇舞台上大放異彩。與此同時,琴劇團還不拘一格地編排了現代戲,使琴劇名聲大振。

藝術特色

內容

琴書是通過語言和唱腔結合音樂,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一般以敘事為主,代言為輔,並結合動作表情,進行演唱。

伴唱樂器

翼城琴書的伴唱樂器,主要有揚琴、四胡、三弦、八角鼓、木魚等。演唱時,演員人數通常為三四個人。

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有坐唱、走唱、拆唱(分角色演唱)、彩唱(化裝表演)。

唱腔

唱腔結構,屬於板式變化體,但也有些曲牌成分。有小鈸擊節的“鈸兒腔”和以八角鼓擊節的“鼓兒腔”兩類的曲藝藝術。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飛板和鼓兒腔等。

區域特徵

首先,受地理及社會環境的影響,翼城縣與河南北部的一些市縣有著緊密的聯繫,故在音樂的組成部分中,是缺少不了河南地方戲曲的影響的。其次,翼城本地的“民歌”也是翼城琴書的重要曲調組成部分。即為“書”,必會“說”,琴書的本地方言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方言的“原汁原味”也是深受當地人民喜愛的因素之一。
翼城琴書的表演中,有個琴書最精湛的技藝便是“鼓兒腔”中鼓的打法,每當一個段子或長篇分回中,有表現矛盾激烈和表達人物內心苦衷及敘事、回憶等情節時,說唱者手持八角鼓,抖動靈巧的手指邊耍邊彈擊鼓點,造成熱烈的氣氛,然後變調演唱,將觀眾自然而然的帶入下一個情節中。

代表人物

代表藝人有:張殿君、崔道安、李香玉、王海祥等;代表曲目有:《釵環計》、《殺狗勸夫》、《張古董借妻》、《小寡婦上墳》、《十個小和尚》、《敵後武工隊》、《歐陽海之歌》、《看瓜》、《方向盤》等。

傳承意義

翼城琴書分南路和北路兩大流派。主要區別在於北路心當地音調為主,用徵調式;南路則吸收了河南的民間音調,用宮調式。琴書的價值不可謂不大,值得傳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