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胃

翻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翻胃
  • 屬性:病名
  • 讀音:fān wèi
  • 相關文獻:《肘後方》《醫宗己任篇·膈症》
翻胃,翻胃實例,呃,癃,水腫,消,蟲痛,怔忡,亢陽,相關藥方,安胃湯,順氣和中湯,太倉丸,王道無憂散,當歸養血湯,生津補血湯,四子調中湯,五子散,奪命丹,神灸翻胃法,灸法,養血助胃丸,補遺秘方,七傷通氣散,劉海田治翻胃方,治噎食效方,治噎食秘方,治噎食方,治噎膈方,八仙膏,有關翻胃的笑話,

翻胃

嘉興朱亭立,曾任廣信太守,向病嘔吐,時發時愈,是時吐不止,粒米不下者三日,醫以膈證回絕,其友人來邀診。余曰:此翻胃證,非膈證也。膈乃胃腑乾枯,翻胃乃痰火上逆,輕重懸殊,以半夏瀉心湯加減治之,漸能進食,尋復舊,從此遂成知己。每因飲食無節,時時小發,且不善飯,如是數年,非余方不服,甚相安也。後余便道過其家,謂余曰:我遇武林名醫,謂我體虛,非參附不可。今服其方,覺強旺加餐。余謂此乃助火以腐食,元氣必耗,將有熱毒之害。亭立笑而腹非之,似有恨不早遇此醫之意。不兩月遣人連夜來迎,即登舟,抵暮人其寢室。見床前血汗滿地,駭問故,亭立已不能言,惟垂淚引過,作泣別之態而已。蓋血涌斗余,無藥可施矣,天明而逝。十年幸活,殞於一朝,天下之服熱劑而隱受其害者,何可勝數也。
翻胃 人體說明圖翻胃 人體說明圖
雄按:服溫補藥而強旺加餐,病家必以為對證矣,而孰知隱受其害哉。更有至死而猶不悟者,目擊甚多,可為嘆息。
婁門范昭,素患翻胃,粒米不能入咽者月余,胸中如有物蠢動。余曰:此蟲膈也,積血所成。舉家未信,余處以開膈末藥,佐以硫黃,三劑後,吐出痰血半甌,隨吐蟲二十餘枚,長者徑尺,短者二寸,色微紫。其腸俱空,乃藥入而蟲積食之,皆洞腸而死者,舉家驚喜,以為病癒。余曰:未也。姑以粥與之,連進二碗,全然不嘔,更覺寬適,頃之粥停不下,不能再食。余曰:胃腑已為蟲蝕,無藏食之地,無救也。辭不復用藥,不旬日而卒。

翻胃實例

又稱“反胃”,“胃反”。一般症狀表現為食後脘腹悶脹、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多由飲食不節、酒色所傷,或長期憂思郁怒,使脾胃功能受損,以致氣滯、血瘀、痰凝而成。

郡中陸某,患呃逆,不過偶爾胃中不和,挾痰挾氣,世俗所謂冷呃也,不治自愈。非若病後呃逆,有虛實寒熱之殊,關於生死也。陸乃青粱之人,從未患此,遂大懼,延醫調治。
白朮草白朮草
醫者亦大駭云:此必大虛之體,所以無病見此。即用人參白朮等藥,痰火凝結而胃絡塞,呃遂不止,病者自問必死,舉家驚惶。余診視之,不覺狂笑,其昆仲在旁,怪而問故。
余曰:不意近日諸名醫冒昧至此,此非病也,一劑即愈矣。以瀉心湯加旋覆花、枇杷葉,果一劑而呃止。越一月,呃又發,仍用前日諸醫治之,數日而死。其老僕素相熟,偶遇於他所,問其主人安否?因述其故。豈非命耶!
雄按:吳雨峰大令,年七十一歲,今秋患感發熱,而兼左脅偏痛,舌色乾紫無苔,稍呷湯飲,小溲即行,不食不便,脈洪且數。余知其平素津虛脾約,氣滯痰凝,連予輕肅宣濡之劑,熱漸緩,脅漸舒,而舌色不潤,仍不喜飲,溲赤便閉,呃忒頻來,舉家皇皇。余曰:無恐也,便行即止矣。逾二日,連得暢解,脈靜身涼,舌色有津,呃仍不減,人皆謂高年病後之虛呃,議用鎮補。余曰:此氣為痰阻,升降失調,得食不舒,平時無嚏,是其征也。授以枳桔湯加蔞、薤、菖、茹、橘、半、柴胡,果一劑知,二劑已。

學宮後金汝玉,忽患小便不通,醫以通利導之,水愈聚而溺管益塞,腹脹欲裂,水氣衝心即死,再飲湯藥,必不能下,而反增其水。余曰:此因溺管閉極,不能稍通也。以發腫藥塗之,使溺器大腫,隨以消腫之藥解之,一腫一消,溺管稍寬,再以藥湯洗少腹而擠之,蓄溺湧出而全通矣。此無法中之法也。
木瀆某,小便閉七日,腹脹如鼓,傴僂不能立,衝心在頃刻矣。就余山中求治,余以鮮車前根搗爛敷其腹,用諸利水藥內服,又煎利水通氣藥,使坐湯中,令人揉擠之,未幾溺迸出,灑及揉者之面,溺出斗余,其所坐木桶幾滿,腹寬身直。雄按:兩外治法皆妙。

水腫

洞庭席君際飛,形體壯實,喜飲善啖,患水腫病,先從足起,遂及遍身,腰滿腹脹,服利水之藥,稍快,旋即復腫,用針針之,水從針孔出,則稍寬,針眼閉則復腫。《內經》有刺水病之法,其穴有五十七,又須調養百日,且服閉藥,而此法失傳,所以十難療一。余所治皆愈而復發,遂至不救。雖因病者不能守法,亦由醫治法不全耳。惟皮水風水,則一時之驟病,驅風利水,無不立愈,病固各不同也。

常熟汪東山夫人,患消證,夜尤甚,每夜必以米二升,煮薄粥二十碗,而溲便不異常人,此乃為火所爍也。先延郡中葉天士,治以烏梅、木瓜等藥,斂其胃氣,消證少痊。而煩悶羸瘦,飲食無味,余謂此熱痰凝結,未有出路耳。以清火消痰,兼和中開胃調之,病情屢易,隨證易方,半年而愈。

蟲痛

蘇州黃四房女,年十二,患腹痛,愈醫愈甚。余偶至其家,昏厥一夕方蘇,舌俱咬破,流血盈口,唇白而目猶直視,脈參錯無常。余曰:此蟲痛也。貫心則死,非煎藥所能愈,合化蟲丸與之,痛稍緩,忽復更痛,吐出蟲二十餘條,長者徑尺,紫色,余長短不齊,淡紅色,亦有白者,自此而大痛不復作,小痛未除,蓋其窠未去也。復以殺蟲之藥,兼安胃補脾之方調之,而蟲根遂絕。蓋此證甚多,醫者既不能知,惟認為寒與食,即以為蟲,又無殺蟲之方,在精力強旺者,久能自化;其不足者,變為丁奚、勞怯、痞臌等證,至死而人不能知,亦可哀也。余治此證不一,姑舉其最劇者以明治法。
常州蔣公諱斌之孫,患心腹痛,上及於頭,時作時止,醫藥罔效,向余求治。余曰此蟲病也。以殺蟲之藥,蟲即遠避,或在周身皮膚之中,或在頭中,按之如有蠕動往來之象。余用殺蟲之藥為末,調如糊,到處敷上,而以熱物熨之,蟲又逃之他處,隨逃隨敷,漸次平安,而根終不除,遂授方令歸。越二年書來,雲蟲根終未盡,但不甚為害耳,此真奇疾也。

怔忡

淮安巨商程某,母患怔忡,日服參術峻補,病益甚,聞聲即暈,持厚聘邀余。余以老母有恙,堅持不往,不得已,來就醫,診視見二女僕從背後抱持,二女僕遍體敲摩,呼太太無恐,吾儕俱在也,猶驚惕不已。余以消痰之藥去其涎,以安神之藥養其血,以重墜補精之藥納其氣,稍得寢。半月余,驚恐全失,開船放炮,亦不為動,船擠喧嚷,歡然不厭。蓋心為火髒,腎為水髒,腎氣挾痰以衝心,水能克火,則心振盪不能自主,使各安其位,則不但不相剋,而且相濟,自然之理也。
長興趙某,以經營過勞其心,患怔忡證,醫者議論不一,遠來就余。余以消痰補心之品治其上,滋腎納氣之藥治其下,數日而安。此與程母病同,而法稍異。一則氣體多痰,誤服補劑,水溢而火受克之證;一則心血虛耗,相火不寧,侵犯天君之證,不得混淆也。

亢陽

姻戚殷之晉,年近八旬,素有腸紅證,病大發,飲食不進,小腹高起,陰囊腫亮,昏不知人。余因新年賀歲候之,正辦後事。余診其脈,洪大有力,先以灶灰、石灰作布袋,置陰囊於上,袋濕而囊腫消;飲以知母、黃柏瀉腎之品。越三日,余飲於周氏,周與至戚相近半里,忽有叩門聲,啟視之,則其子扶病者至,在座無不驚喜,同問余曰:何以用伐腎之藥而愈?余曰:此所謂欲女子而不得也。眾以為戲言。翁曰:君真神人也。我向者館穀京師,患亦相似,主人以為無生理也,遂送我歸,歸旬日即痊。今妻妾盡亡,獨處十餘年,貧不能蓄妾,又恥為苟且之事,故病至此,既不可以告人,亦無人能知之者。言畢悽然淚下,又閱五年而卒。蓋人之氣稟各殊,亢陽之害,與縱慾同,非通於六經之理,與岐黃之奧者,不足與言也。雄按:縱慾固傷陰,而亢陽亦爍陰,知柏瀉腎者,瀉腎火之有餘,而保其不足之水也。

相關藥方

:反胃噎,寸緊尺澀,緊芤或弦虛寒之厄,關沉有痰,浮澀脾積,浮弱虛氣,澀小血弱,若澀而沉,七情所搏。
夫膈噎翻胃之症,皆由七情太過而動五臟之火,熏蒸津液而痰益盛,脾胃漸衰,飲食不得流行,為膈、為噎、為翻胃也。丹溪云:年高者不治。蓋年少之人,氣血未虛,用藥劫去痰,雖得暫愈,其病立復。所以然者,氣虛則不能運化而生痰,血虛則不能滋潤而生火也。
又云:此症切不可用香燥之藥而濃滋味。蓋症屬熱燥,故不可用香燥之藥。香能散氣,燥能耗血,濃滋味能助火而生痰也。粗工不識病源,但見斯疾,便以峻劑撥之而取刻效,以圖濃賄。不思病危,復而不救,可不嘆哉!
大凡噎翻胃,不可服辛熱香燥,最能耗血。糞如羊屎者不治,大腸無血故也。口吐白沫者不治,氣血俱憊故也。
備註:翻胃者,胃虛吐食而不納也。

安胃湯

人參(五分) 白朮(三分) 茯苓(去皮) 山藥(炒) 當歸陳皮 半夏(薑汁炒) 藿香(各一錢) 砂仁(五分) 黃連(薑汁炒) 蓮肉(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一枚、烏梅一個,水煎溫服。

順氣和中湯

治嘔吐翻胃、嘈雜吞酸、痞悶噫氣、噎膈、心腹刺痛、噁心吐痰水。
陳皮(鹽水浸炒,一錢) 半夏(薑汁炒,七分) 白茯苓(去皮,七分) 白朮(去蘆,土炒,八分)枳實(麩炒,五分) 香附(醋浸炒,一錢) 砂仁(炒,三分) 黃連(薑汁和豬膽汁拌炒,六分) 山梔(薑汁炒黑,一錢) 神曲(炒,六分) 甘草(炙,三分)
山梔山梔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長流水入膠泥攪,澄清水一鐘,煎至七分,入竹瀝、童便、薑汁,不拘時,細細溫服。如氣虛加黃 、人參各八分;如血虛加當歸七分、川芎五分;如氣惱或氣不舒暢加烏藥五分、木香三分;
如胸膈飽悶加蘿蔔子炒六分;如心下嘈雜醋心加吳茱萸四分,倍黃連白朮;如嘔吐不吐加藿香梗七分。

太倉丸

治噎膈翻胃,脾胃虛弱,不思飲食。
豆蔻(二兩) 砂仁(二兩) 陳倉米(一升,黃土炒熟)
上為細末,薑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淡薑湯送下。
備註:氣血虛而翻胃者,宜攻補兼濟也。

王道無憂散

治翻胃膈噎。
當歸白芍(炒) 川芎 生地黃(各八分) 赤芍(五分) 白朮(土炒) 白茯苓(去皮。各一錢二分)赤茯苓砂仁枳實(麩炒) 香附 烏藥 陳皮 半夏(薑汁炒) 藿香 檳榔 豬苓 木通 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 黃柏(人乳炒) 知母(人乳炒) 黃芩(炒,各八分) 粉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備註:年老之人,陰血枯槁,痰火氣結,升而不降,飲食不下者,乃成膈噎之病也。

當歸養血湯

當歸白芍(炒) 熟地黃茯苓(去皮。各一錢) 貝母(去心) 栝蔞(去殼) 枳實(麩炒)陳皮 濃朴(薑汁炒) 香附 撫芎 蘇子(炒、各七分) 沉香(五分) 黃連(用吳茱萸同炒,去茱萸,用連八分。)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棗一枚,水煎,竹瀝磨沉香調服。
備註:年少之人,有患膈噎者,胃脘血燥不潤,便閉塞而食不下也。

生津補血湯

治年少胃脘血燥,故塞。
當歸白芍(炒) 熟地黃地黃茯苓(去皮,各一錢) 枳實(麩炒) 陳皮黃連(炒) 蘇子貝母(去心。各七分) 砂仁 沉香(各五分)
上銼一劑,姜一片、棗一枚,水煎,竹瀝、沉香同服。
備註:翻胃因氣惱者,宜順氣化痰清火也。

四子調中湯

治翻胃,或小便赤、大便閉及痰氣壅盛者。
青皮(五分,去穣,麩炒) 陳皮(五分) 枳實(麩炒,一錢) 香附(炒一錢) 黃連(薑汁炒,七分)半夏(薑汁炒,二錢) 栝蔞仁(炒,一錢) 蘇子(炒) 白芥子(炒) 桃仁(去皮尖。各一錢五分)茯苓(去皮) 木通(各一錢) 沉香 芒硝(各五分)
上銼一劑,生薑五片,水煎,稍熱服。

五子散

治氣膈鼓脹噎食。
白蘿蔔子 紫蘇子 白芥子(各五錢) 山楂子(去核) 香附子(去毛。各一錢。)
上各為末,合一處,作芥末用。
備註:秘方神妙不測者,有起死回生之功也。

奪命丹

裘(一個) 麝香(一分) 孩兒茶(二分) 金絲黃礬(三分) 硃砂(春二分、夏四分、秋六分、冬八分)
上裘乃土糖裘,即蜣螂所滾之彈丸,糞土之下皆有。用彈中有白蟲者如指大與大蠐螬一樣,將彈少破一點,蓋住火 過大黃色存性,不要燒焦了。入前藥內,並彈共為末,燒酒調,空心服。如覺飢,用大小米煮粥,漸漸少進,一日二三次,不可多吃,一日徐徐進一碗半足矣。慎不可多服,多則病復不可治矣。忌生冷醬炒、濃味蔥蒜、酒面炙爆等物,及氣惱五十以後,一二服即效。
二豆回生丹 治翻胃噎食。
硼砂(二錢) 雄黃(二錢) 乳香(一錢) 硃砂(二錢) 黑豆(四十九粒) 綠豆(四十丸粒) 百草霜(五錢,微火炒過用)
上共為細末,用烏梅三十個,取肉和丸,如指頂大,硃砂為衣。每噙化一丸良久,將麵餅一個茶泡爛與食之。
不吐乃藥之效。若吐,再噙化一丸。忌油膩、鹽醋、怒氣、房勞。

神灸翻胃法

以男左女右手拿棍一條,伸手拄棍在地與肩一般高,肩上有窩名肩井穴,灸三炷即效。

灸法

治翻胃神效。
膏盲(二穴,令病患兩手交在兩膊上,則脾骨開,以手揣摩第四椎骨下,兩旁各開二寸,四肋三間之中,按之酸痛是穴,灸時手搭兩膊上不可放下,灸至百壯為佳) 膻中(一穴,在膺部中,行兩乳中同陷中,仰臥取之,灸七壯,禁針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 外 兩筋間,灸七壯。)
收功保後者,宜調養血氣也。

養血助胃丸

治嘔吐翻胃愈後,用此養元氣,健脾胃、生血脈、調榮衛、清鬱氣,收功保後。
當歸(酒洗,一兩) 川芎(一兩) 白芍(鹽酒炒,一兩) 人參(去蘆,五錢) 扁豆(薑汁炒,六錢)白朮山藥(炒,一兩) 蓬肉(去心皮,一兩) 甘草(炙,三錢。)
上為細末,薑汁打神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白滾水送下。

補遺秘方

七傷通氣散

治十膈五噎、腹內久積、氣塊傷力、嘔吐膨脹,此散諸病皆治。
牙皂(二兩,火 ) 大黃(二兩,麵包燒熟) 砂(二錢) 巴豆(六錢,去油,二錢) 當歸(二錢半)
上為末,每眼一分或二分,量人大小虛實加減用之。引用好酒一口調服,不飲酒者,滾白水亦可。引不許多,引多動一二行。此藥服之,不吐則瀉,不瀉則吐。兼治小兒驚風痰響、上竄天吊,吐痰即愈。(又治中風不語。)

劉海田治翻胃方

用馬蛇兒(即野地蝎虎),用公雞一隻,籠住餓一日,只與水吃,換淨肚腸,把蛇兒切爛,與雞食之,取糞焙乾為末。每服一錢,燒酒送下。

治噎食效方

用醋蛾曬乾為末,每服一錢,用酒空心下即愈,永不再發。
醋蛾幼蟲醋蛾幼蟲

治噎食秘方

用活蝎虎一個入燒酒內,浸七日,將酒頓熟,去蝎虎,只飲酒即愈。治蟲亦同。
治噎食病並回食病(回食者,食下即吐也)
用初出窯鍛石礦投入鍋中滾水內化開去渣,止用清水煮乾,炒黃色為度,黃色難得,牙色即可。用罐收貯,黃蠟封口,勿令泄氣,過一二年的無用。凡人四十內外,身體壯健者用四分;如年老體弱者,止用二分或二分半、三分為止。以好燒酒一二鐘,能飲者三四鐘調服。此方專治回食病,哽咽年深,或吐出蟲,或下蟲,其疾即愈,如不吐不下,遇發再服一次,不發不必服,自然痊好。

治噎食方

皮硝(二錢,飛過) 孩兒茶(一錢) 麝香(半分)
上為細末,作三服,黃酒送下,永除根不發。

治噎膈方

新鍛石(三錢) 大黃(一錢)
上用黃酒一鐘煎,去渣服酒。

八仙膏

專治噎食。
生藕汁、生薑汁、梨汁、蘿蔔汁、甘蔗汁、白果汁、竹瀝、蜂蜜上各汁一盞加一處,盛飯甑蒸熟,任意食之。

有關翻胃的笑話

有人很喜歡“麻辣冬粉煲”這道菜。
有一次,他上飯館,又點了這道菜。但侍者告訴他,這道菜已經賣完了。
“真的賣完了嗎?”他很失望地問。
“先生,真的賣完了。你瞧,最後一份賣給那桌的先生了。”侍者回答道。
那人順著侍者的指點,看見有個很體面的紳士坐在鄰座。紳士的飯菜已經吃得差不多了,但那份“麻辣冬粉煲”居然還是滿滿的。
那人覺得紳士很浪費美味,所以他走到紳士旁邊,指著那份“麻辣冬粉煲”,很有禮貌地問:“先生,您這還要嗎?”
紳士很有風度地搖搖頭。
於是那人立刻坐下,拿起調羹狼吞虎咽起來。
風捲殘雲,一會兒一半下肚了,突然間他發現在砂鍋底躺著一隻很小很小但皮毛已長全的小老鼠。一陣噁心,那人把吃下去的所有冬粉通通吐回了砂鍋里。
當他在那兒翻胃不已的時候,那紳士用很同情的眼光看著他,說:“很噁心是嗎?剛才我也是這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