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旗山

翠旗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它與烏龍江平行,離岸上3至6公里。翠旗山即為與福州名勝鼓山對峙且齊名。著名景點有:錦溪、梧溪、蓬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翠旗山
  • 外文名稱:Green Flag Mountain
  • 地理位置:與烏龍江平行,離岸上3至6公里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錦溪、梧溪、蓬萊
  • 別稱:旗山
地理位置,歷史溯源,景致,人文故事,

地理位置

千里閩江流入福州後,分成南北港兩支幹流直奔東海。南港亦稱烏龍江,從西北緩緩走向東南,北岸隔福州南台島,南岸靠上街、南嶼、南通等鄉鎮直至長樂地界。與烏龍江平行,離岸上3至6公里,一帶狀蒼峰雄峙於上街與南嶼境內,北高南略低,綿亘16.4公里,即為與福州名勝鼓山對峙且齊名的翠旗山。

歷史溯源

翠旗山俗名旗山,山顛欹側,形如旌旗,迤邐數里,高數百仞。旗山旗首起於上街,旗尾落在水西。說細些,旗山起於上街溪源里,止於南嶼水西林。九條旗帶飄落於上街、南嶼境內。晉朝郭璞在福州《遷城記》中曰:“右旗左鼓,全閩二絕”。明太守、人瑞翁林春澤在《旗山記》中云:“上於霄漢,周回磅礴五十餘里,有後王峰、黃藍峰、留仙峰、勾漏峰、仙石峰,團結如磐,如江流襟帶障南服,興雲物,以沾西土,亦一方之勝也。”明詩人陳鳴鶴在《登旗山絕頂》詩曰:“憑空引眺客魂驚,紫蓼丹楓接海城。煙樹萬株青斷續,沙田千頃白縱橫。雲迷樵徑猿先到,路絕人寰鳥不鳴。更上孤峰最高頂,九閽開處是瑤京。”

景致

旗山重巒疊嶂,奇峰崢嶸,怪石嶙峋,岩穴鱗次,有36洞天、108岩景。有臥龍潛藏的龍潭(在上街鎮境內);有仙家周拱夫婦煉丹的勾漏洞;有仙家呂洞賓與李鐵拐對弈的棋盤石和遊逛的遊仙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因之此山靈氣十足,聲名遠播。
旗山氣脈豐滿,水土厚盈,靈氣激活氣脈,氣脈調和水土,水土得益邑人,得益五穀果蔬。故其周邊出了不少的舉子仕宦,賢人志士,能工巧匠;蘊藏著溫泉、礦泉,夏不憂渴,冬不畏寒;產出了飲譽京都的貢糕,名播江南的筍絲,揚名八閩的福橘、雪柑、茉莉花。
旗山南麓之境,今謂南嶼鎮,民國初曰南嶼區,昔為福州府侯官縣水西。宋朝屬侯官縣的修仁鄉、五芝鄉、西孝悌鄉。修仁鄉轄海平里、靈鳳里、綏平里、遷蝗里;五芝鄉轄閩光里、三秀里、清政里、吉壤里;西孝悌鄉轄揚名里。元明屬三、四、五、六、七、九、十二都。清屬三、四、五、六、七、九、十一都。該境始於東漢,興於明清,盛於民國與今朝共和國。方圓百里,戶居萬灶。東北臨烏龍江,南傍大樟溪;背枕旗山、筆架、飯甑三山;中貫錦溪、蜆江、浯江三河;腹崛彩鳳、白鶴、紅蟳三丘。聚山河之靈氣,河山妖嬈,江水嫵媚,地沃物博,風光旖旎。古往今來,地利人和,百世不衰。趙宋朝代,夜列罏峰、峴山兩山靈氣,蓮花磹動,龜蛇交鎖,煙縈霧繞,變幻萬千,曰“合山天下奇觀”;朱明朝代晝羅錦溪、梧溪、蓬萊三溪之水,白練飄逸,銀光泛彩,潮汐迂洄,壯觀無比,謂“環江第一名勝”。此乃本境之奇觀異景,稱絕於世,里人稱“兩嶼二絕”也。
旗山迤邐數里,高數百仞,山谷溪澗繁多。其在境內的五都村的山後至中溪村的山後,從石壁、堂阮、虎嘯、留前、勾漏、仙石、溪山、諸聖、石松,九條溪澗匯成一條溪流,美如銀色的錦綢飄逸在大地上。此溪乃本篇所書的錦溪也。明禮部尚書曹學佺在《錦溪泛舟》詩中歌錦溪曰:“溪水明於錦,層波映不窮。山光籠竹滿,樹勢俯泉空。少怯陰無日,虛疑響雜風。歸舟如可問,猶待暮潮通。”
錦溪繞山蛇行,涓涓細流,流到昔呼馬崎山(亦曰峴山,今謂太平山)與罏峰山相峙地段,由於上游地勢高,水流湍急,流至此處,因地勢平坦,泥沙淤積溪床,天長日久,積澱成了兩個小島嶼。兩小島隔溪對峙,溪左之島方位居北,里人俗呼北嶼;溪右之島居南,因此呼南嶼。北嶼、南嶼簡稱兩嶼。兩個小島小巧玲瓏,生機無限,靈氣十足。

人文故事

北嶼背枕旗山旗帶飄落點馬崎山,其山狀若蛇行,蛇行活脫輕捷,又似形如鋒柔的一管文筆,筆暢文通,筆能生花,筆能超生,故北嶼人氏執筆管,出文人官宦。南嶼傍平地起凸的罏峰山,此山狀似龜游,龜游四肢划動,兩目四下顧盼,又似一個沉甸的大秤砣,故南嶼人氏善划算,四肢勤,頭腦靈,掌秤桿做生意,出商人巨賈。因之本境昔有“北嶼筆桿,南嶼秤桿,有官有商,富甲一方”之謂也。
北嶼主姓林陳兩氏,占地各半,北為林居,西為陳住。林氏所出子弟皆是文質彬彬,知書達理,仕宦文人。其獅岩房與旗峰房為最佳。獅岩房的林士衡,官居七省經略使,為南宋抗金主戰派,名振朝野,其退老歸林後,在峴山卜築“使亭草堂”,與名臣唱和,後峴山以使亭草堂易名為“使亭山”,遂訛傳為太平山;旗峰房的林春澤登進士後肇建了明朝古街,與城門濂浦林氏鬥富比貴,告老返鄉後,也在峴山卜築“錦溪草堂”與名宦唱和,邁百齡時,朝廷為其在鄉間賜建“人瑞坊”,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奉旨敕建鄉賢祠——旗峰林公祠,留下了美談佳話。
翠旗山
南嶼主姓陳、林、劉、葉、張諸氏,多為商賈之士。元初南嶼富沙葉氏永濟公,獻資並募緣籌建了永濟橋,里人俗呼“新橋頭”,解了里人舟涉之苦,方便了民眾行旅;明末蘭堂陳氏惟傳公勇當募緣首,主持全面重修合山橋,遂使橋才穩固至今。清初淮海劉氏端英公、鳳池張氏爾修公將財神資助的金銀建了南北兩嶼民眾祈安求福的殿堂福罏寺,里人俗呼“泰山堂”;民國期間蘭堂陳氏岱琨公在南嶼街創辦了大華電光廠、碾米廠、黃花崗中學等公益事業,給兩嶼民眾夜間帶來光明,使婦女永遠免受礱穀舂米的勞累,使學子能得到就近升學。
南嶼由於地域比北嶼寬闊,人口居多,商賈雲集,形成街市,地理形勝優越,向外輻射力強,因之清末民初,官府里人便以南嶼作為鄉名,把南北兩嶼統為一鄉,先曰南嶼鄉,再謂南嶼區,後定南嶼鎮。從鄉至鎮,由清末至今,行政地名與時俱進。而曾經名噪一時的北嶼隨著歲月時光的流逝,被人們漸漸淡忘,如今再也沒有人去問津它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