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亨村鎮

翠亨村鎮,中山市轄鎮。在市境東南部,東瀕珠江口伶仃洋,南界珠海市下柵鎮。面積40平方公里,人口1.07萬。轄4個村民委員會;28個自然村。鎮政府駐翠亨村,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翠亨村鎮
沿革,街道,各村,翠亨村民委員會,石門村民委員會,崖口村民委員會,下沙村民委員會,

沿革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縣前後屬大字都。清光緒初年屬東鎮,宣統二年(1910年)屬四區(1930年四區改稱東鄉區,次年復稱四區)。1949年分屬四、六區。1953年屬五區。1955年8月屬翠亨區,為區公所駐地。1957年撤區改稱翠亨鄉(含今珠海市下柵的部分地區)。1958年稱翠亨公社;同年冬併入張家邊公社。1959年屬南蓢公社。1961年屬張家邊區,劃出下柵等地區歸珠海縣,復稱翠亨公社。1963年併入南蓢公社;1986年復分稱今名。翠亨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全鎮山地面積27平方公里,宜林面積3.75萬畝,已綠化2.7萬畝;主種松樹,少量種荔枝等。耕地116萬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沿海多魚、蝦等水產品。特產有桂味荔枝及鮮蚝、肉蟹、沙蝦、龍利等。有工商企業189家。近幾年來,旅遊業的發展很快,有廣東旅遊熱線上的明珠之稱,1984年接待中外遊客就達80多萬人次。1985年翠亨旅遊發展公司與香港聚利發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的現代化大型賓館——翠亨賓館與遊樂場地,設施俱全。有國小5所(其中附設國中6個班),省重點中學——中山紀念中學設於此。是孫中山及其生前戰友孫昌、陸皓東、楊鶴齡、楊深儀烈士和中共中央第六屆政治局候補委員楊殷的故鄉。
鎮區翠亨村,在石岐東南17.7公里處。面積10平方公里,人口8823(其中非農業人口6225)。據傳,清康熙年間(1662~1722)為蔡姓人建村,村近山坑,稱蔡坑村。後人見山林翠綠,坑水潺潺,且在方言中“翠”與“蔡”、“亨”與“坑”諧音,又寓意萬事亨通,故於清道光初年改稱翠亨。是孫中山的故鄉。三面環山,東臨大海,環境優美。1985年10月經省政府批准,定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首批重點工業衛星鎮。有工商企業67家,其中集體工業17家。主要有電子、家具、塑膠、縫紉、五金、建材等行業。主要產品有電子元件、毛線衫、塑膠製品、電器零件、紅磚等。其中中外合營的有毛、線衫廠。駐有銀行、工商、郵電、派出所等機構。聚落在公路東、西兩側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孫中山故居196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中山紀念中學;北部犁頭山上有孫中山家族的孫氏祖墳,還有陸皓東和孫昌烈士墓,墓碑上有孫中山親筆題詞——為國捐軀;南部有中山革命烈士陵園。岐灣公路縱貫鎮內,長7公里;北距中山港15公里,南距澳門27公里。

街道

紀中校道(Jìzhōng Xiàodào)鎮政府駐地。2000人。起於紀中校門口,止於翠亨道。長150米,寬8米。
翠石路(CuìshíLù)1500人。起於翠亨道,止於石門村。長3700米,寬8米。
翠亨道(Cuìhēng Dào)1500人。起於竹頭園村,止於三門坳。長1300米,寬15米。

各村

翠亨村民委員會

(Cuìhēng Cūnmín Wěiyuánhuì)
在石岐東偏南17.6公里、翠亨村鎮區中部。轄4個自然村,1317人。駐地翠亨村,故名。1949年前後稱鄉(含翠亨、北山、永豐、外沙、九堡、河頭埔)。1958年分為翠亨、竹頭園、平頂、長沙埔4個大隊。1963年合併為翠亨大隊。1983年與下沙合併,復稱鄉。1986年12月分出下沙,改稱今名。耕地2074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甘蔗和薯類。市水產局在平頂、長沙埔兩村之間設中泰海水養殖場,有國小和衛生站。
翠亨村(Cuìhēngcūn)在石岐東偏南17.6公里處,東瀕珠江口,南連珠海市下柵,翠亨村鎮政府及翠亨村委會駐地。1955年8月曾為翠亨區公所駐地。168人。相傳,清康熙年間(1662~1722),蔡姓人在此建村。地處山坑旁,名蔡坑。後人見該村山林蒼翠,坑水潺潺,風景優美,且方言“蔡”與“翠”、“坑”與“亨”諧音,又寓意萬事亨通,道光初年改稱翠亨;沿用至今。聚落在岐灣公路西側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耕地200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和甘蔗。村委會辦翠亨國小和衛生站設於此。主要建築物還有:村南的孫中山故居、孫中山故居陳列館、紀念亭等;村西的中山紀念中學;1983年以來,村東建有新穎的三層翠亨酒樓和幽雅豪華的四層翠亨賓館。在岐灣公路東、西兩側建有銀行。郵電以及集體和私營工商企業49家,成為翠亨村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背山面海,山青水秀,為旅遊、避暑勝地。是孫中山及其生前戰友楊鶴齡、陸皓東和楊殷(中共中央第六屆政治局候補委員)的故鄉。中山市開放以來,國際友人、旅外華僑、港澳同胞、國內遊客到此旅遊、參觀者絡繹不絕。岐灣公路經此並設站。
竹頭園(Zhútóuyuán)在翠亨村鎮政府東北0.5公里處。屬翠亨村委會。265人。約於元(後)至元元年(1335年),何姓人從五華縣遷此。於竹林深處建村,故名;沿用至今。聚落在岐灣公路東側呈長方形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470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岐灣公路經村西。
長沙埔(Chángshāpǔ)在翠亨村鎮政府南偏東1.7公里處。屬翠亨村委會。344人。約於明建文二年(1400年),廖、溫、甘等姓人從紫金遷此建村。因地處沙岡旁荒草地,故名;沿用至今。聚落在黃牛洞山北麓、岐灣公路東側呈長方形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671畝;主產稻穀,次為甘蔗。村委會辦國小設於此。村西黃草岡上建有中山革命烈士陵園;陵園背山面海,環境幽雅,是中山市重要革命紀念地與旅遊地之一。1949年11月至1951年4月曾為五桂山區人民政府駐地,岐灣公路經此並設站。
平頂(Píngdǐng)在翠亨村鎮政府南偏東2.2公里處。屬翠亨村委會。63人。約於明萬曆八年(1580年),古姓人從五華縣遷此,在平坦山丘頂上建村,稱老古村。1950年以村所處地形改稱今名。聚落在岐灣公路東側呈長方形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733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和甘蔗。岐灣公路經村西。

石門村民委員會

(Shímén Cūnmín Wěiyuánhuì)
在石岐東南16.6公里、翠亨村鎮政府西偏南2.8公里處。駐地楊賀村。轄20個自然村,1677人。因石門歷來為鄉、大隊名,故今村委會亦稱石門,1952年稱鄉。1958年分為楊賀、蘭溪、攸福隆、峨眉等4個大隊;1963年合併,稱石門大隊。1983年復稱鄉。1986年12月改稱今名。耕地2420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和薯類。有塑膠廠、磚廠等。還有國小和衛生站。所轄各村多處於山丘綿延地區,多為中山抗日根據地。1962年鎮在龍舟地山麓(在大、小山豬竇山以西,今白石崗以東)建成逸仙水庫。旅美華僑謝月瑛(已故)捐資興辦了塑膠廠、大會堂、村委會辦公樓、僑聯會址、信用社址、國小校舍及翠(亨)石(門)公路等公益事業。
楊賀(Yánghè)在石岐東南16.6公里、翠亨村鎮政府西偏南2.8公里處。石門村委會駐地。129人。據傳,明嘉靖元年(1522年)有人遷此建村。因村頭有巨石,旁有大榕樹,樹的鬚根懸空下垂,狀似門,故名石門。後建村人他遷。清康熙年間(1662~1722),楊姓人從紫金永安遷此;雍正年間(1723~1736),賀姓人從下柵永豐(今珠海市)遷來,沿用原村名。1958年以姓氏改稱楊賀。聚落在翠石公路西線北側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98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和薯類。村委會辦塑膠廠、國小和衛生站設於此。翠石公路西線經此東接岐灣公路。
蘭溪(Lánxī)在翠亨村鎮政府西2.3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295人。約於明崇禎三年(1630年),甘姓人從紫金縣大坪遷此。因村處山溪邊,地勢較低,有沼澤地,名爛泥村。因方言“蘭”與“爛”諧音,故1954年美稱蘭溪;沿用至今。聚落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442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和薯類。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有小路接翠石公路。
三家村(Sānjiācūn)在翠亨村鎮政府西1.8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10人。約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3戶甘姓人從蘭溪遷定居,故名。聚落在翠石公路西線北側;建築均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3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有小路接岐灣公路。
攸福隆(Yóufúlóng)在翠亨村鎮政府西1.4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203人。約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甘姓人從石門龍舟地(今逸仙水庫區)遷此建村。為念舊地,且寓意長久幸福,故名悠福龍、永福龍、有福龍;慣稱攸福隆,聚落沿翠石公路北側呈“L”形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242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有小路接岐灣公路。
新村(Xīncūn)在翠亨村鎮政府西1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111人,1956年龍舟地、葫蘆門、田寮村人民因建逸仙水庫遷至今址建新村,故名。聚落在翠石公路北側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32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翠石公路經此東行1公里接岐灣公路。
金竹山(Jīnzhúshān)在翠亨村鎮政府西3.8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9人。約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甘姓人從鄰村劍首遷此建村。村旁山岡竹子叢生,竹枝金黃而葉翠綠,稱金竹山;村因而得名。聚落在金竹山東麓呈點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7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有小路接翠石公路。
後門坑(Hòuménkēng)在翠亨村鎮政府西3.4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56人。明嘉靖元年(1522年)已建村。因村處石門(今楊賀)後山山坑側,稱石門坑。約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甘姓人從蘭溪遷來,沿用原村名。乾隆初年改為山門坑。道光初年簡稱山門,1958年改稱今名。聚落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69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有小路接岐灣公路。
書房坳(Shūfáng’áo)在翠亨村鎮政府西3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141人。約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甘姓人從鄰村蘭溪遷此,在山坳處建村辦學堂,當地稱學堂為書房,故名。聚落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74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現學堂尚存,稱書房學校。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有小路接翠石公路。
練屋(Liànwū)在翠亨村鎮政府西2.4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92人。約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練姓人從紫金縣遷此。以姓氏命村名,稱練屋。又因村地處松林土墩,亦稱松墩。慣稱練屋。聚落在翠石公路西北側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12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翠石公路經村東南側。
張琶企(Zhāngpáqǐ)在翠亨村鎮政府西偏南3.5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40人。約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何姓人從翠亨竹頭園遷此,稱張琶企村。聚落在公路末段呈三角形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75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翠石公路西線的終點。
田心(Tiánxīn)在翠亨村鎮政府西偏南3.2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120人。約於明崇禎八年(1635年),甘姓人從紫金縣大坪遷此。建村于田地中心,故名。聚落在翠石公路西線北側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226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翠石公路經村南側。
龍田(Lóngtián)在翠亨村鎮政府西偏南1.7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30人。清雍正年間(1723~1735),譚姓人遷此,以種植鳳梨為業,稱鳳梨村。1925年始,鄰村劍首甘姓人分居於此。後譚姓人他遷。該村耕地少,1950年後從鄰村攸福隆撥田耕種,因地來自攸福隆,且寓意好兆頭,故改稱今名。聚落在公路主線南側、支線匯合點西面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50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翠石公路經此東行1.7公里接岐灣公路。是翠石公路西線和南線的匯合處。
大象埔(Dàxiàngpǔ)在翠亨村鎮政府南偏西1.2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61人。約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甘姓人從鄰村白石崗遷此,在丘陵的坡地上建村。村背有山形似象,故名。聚落在翠石公路南側、岐灣公路西側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01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翠石公路、岐灣公路均經此。
峨眉(éměi)在翠亨村鎮政府西南1.8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120人。約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徐姓人從紫金縣九曲樹遷此。村處山間,常有野豬出沒,初名山豬竇。後逐步擴展,1954年改稱今名。聚落呈峨眉塊狀;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98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翠石公路南線經此。
白石崗(Báishígǎng)在翠亨村鎮政府西南3.5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47人。約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甘姓人從梅縣遷此建村。村旁有山,多白石,稱白石崗;村因而得名。聚落在逸仙水庫東側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62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有小路接翠石公路。
黃猄頭(Huángjīngtóu)在翠亨村鎮政府西南3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9人。約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謝姓人從紫金縣麻竹坑遷此。因建村於形似黃猄頭的山岡上,故名。聚落在山坡上;建築均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2畝;主產稻穀。有小路東往木子埔接翠石公路。
張落坑(Zhāngluòkēng)在翠亨村鎮政府西南2.7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87人。約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謝姓人從紫金縣麻竹坑遷此。村附近有山坑,古時常有獐、鹿出沒,稱獐鹿坑。因“張”與“獐”、“落”與“鹿”諧音,後改稱今名。聚落在翠石公路南線末端西側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34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翠石公路在村東。
木子埔(Mùzǐpǔ)在翠亨村鎮政府西南2.5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40人。約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謝姓人從鄰村張落坑遷此,在山丘坡地上建村。初稱母子埔,意為張落坑是母村,此為子村。方言“母”與“木”近音,後改稱今名。聚落在公路末段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62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是翠石公路南線的終點站。
劍首(Jiànshǒu)在翠亨村鎮政府西南3.5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69人。約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甘姓人從紫金縣遷此定居。建村於地形似劍柄的坡地上,如鑲嵌在劍柄頂端的劍首,故名。聚落在逸仙水庫東側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90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有小路接翠石公路。
劉屋排(Liúwūpái)在翠亨村鎮政府西南3.2公里處。屬石門村委會。7人。始居者姓劉,且房舍似隊形排列,故名劉屋排。清道光十年(1830年),甘姓人從鄰村蘭溪遷此,仍沿用原名至今。聚落在山坡上;建築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1畝;主產稻穀。是中山抗日根據地之一。有小路接翠石公路。

崖口村民委員會

(Yákǒu Cūnmín Wěiyuánhuì)
在石岐東偏南18.6公里、翠亨村鎮政府東北2.9公里處。駐地崖口,故名。轄3個自然村,3240人。1952年稱鄉。1958年分為楊家、陸家、西堡、向西(今隔田)、中堡、平化(平山、化美)、東堡等7個大隊;1963年合併,稱崖口大隊。1983年復稱鄉。1986年12月改稱今名。耕地5142畝;主產稻穀,次為甘蔗和水果。有針織廠、縫盤廠、燈頭廠、食品廠、發電廠、汽車與拖拉機修配廠等。1986年的工業產值為233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0%。還有海水養殖場及國小、衛生站。
崖口(Yákǒu)含東堡、中堡、西堡、向西(即隔田)、平山和化美。在石岐東偏南18.6公里、翠亨村鎮政府東北2.9公里處。崖口村委會駐地。2457人。元至順元年(1330年),譚溪山等從東莞縣大寧鄉遷此建村。因地處崖門山西北側,原為五桂山東支之水的出海口,故名。聚落在岐灣公路東、西兩側呈長方形塊狀分布;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與磚木結構平房各半。耕地3832畝;主產稻穀,次為甘蔗和水果。村委會辦針織廠、縫盤廠、燈頭廠、食品廠、發電廠、運輸隊、汽車及拖拉機修配廠、沙場、海水養殖場等企業及商場和國小、衛生站設於此。有馳名的桂味荔枝及優質沙蝦、鯛魚。村中有小圩場。是前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譚桂明的故鄉。岐灣公路經此。
楊家(Yángjiā)在翠亨村鎮政府東北3.1公里處。屬崖口村委會。436人。明天順年間(1457~1464),楊姓人從邑城徙崖口隔田轉遷此建村。以姓氏命村名,稱楊家。聚落在岐灣公路東側呈長方形塊狀分布;建築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耕地595畝;主產稻穀,次為甘蔗。岐灣公路經村西。
陸家(Lùjiā)在翠亨村鎮政府東北2.9公里處。屬崖口村委會,347人。清初(1644~1700),陸姓人到此建村。以姓氏命村名,稱陸家;沿用至今。聚落在岐灣公路東側呈長方形塊狀分布;建築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耕地715畝;主產稻穀,次為甘蔗。岐灣公路經村西。

下沙村民委員會

(XiàshāCūnmín Wěiyuánhuì)
轄1個自然村(詳見“下沙”釋文)。
下沙(Xiàshā)含下沙一、下沙二和下沙三。在石岐東南18.8公里、翠亨村鎮政府東1.7公里處。下沙村委會駐地。853人。東瀕珠江口,清末淤淺成陸。光緒年間(1875~1908),順德、番禺等縣人到此墾耕,1920年前後在此聚居。1949年以後才繁衍成村。因地勢較低;屬沙質土,故名下沙。聚落在崖(口)長(長埔)公路東、西兩側呈三點一線分布;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與磚木結構平房各半。耕地1950畝;主產稻穀,次為甘蔗。有國小和衛生站。崖長公路接岐灣公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