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青山

翟青山

翟青山(1903––––1952)。民國通州人,家住馬駒橋地區柴家務(俗稱柴府)村。他少年時曾隨父親參加義和團,對欺壓百姓的外國傳教士和侵略中國的八國聯軍甚為仇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翟青山
  • 出生日期:1903年
  • 逝世日期:1952年
  • 籍貫:民國通州
簡介,經歷,榮譽,

簡介

翟青山家庭貧困,青年時寄居在河北安次縣紫窪村的外祖母家,幫助種田。農閒時節,他進入該地老藝人劉玉昆所辦的子弟班,學唱西河大鼓和落腔調。既而邊學邊演,在城鄉名廟會上作藝,還曾和師兄弟一起在北京撂地和串巷子表演,以養家餬口。此間他帶關和同行們在落腔基礎上,創造出“奉調大鼓”。

經歷

民國十九年(1930年),翟青山在天津說書,兼演奉調大鼓。二十一年(1932年),他以三弦奏音響大而影響演唱為由,開始研究改由悠揚動聽的揚琴伴奏,並與師弟魏德祥一起,邊探討,邊排練,邊改進。又在西河大鼓樂亭大鼓基礎上,共同研究將兩種唱腔融合一起,並用一架揚琴予以伴奏,成為另一新種唱腔,定名為“單琴大鼓”。二十三年(1934年)夏,他在天數仁昌電台試驗播唱,一舉成功。從此,他獨樹一幟,唱遍京津地區,受到廣大聽眾歡迎,被譽為“單琴大王”。次年他的《喬太學》、《三世調緣》,《劉二娃拴娃》等6段典目灌有唱片,傳遍全國。
翟青山創造的單琴大鼓善於表演長篇故事,如《前後七國》、《回龍傳》和《黃鳳配》等,更便於表演短篇故事,如《藍橋會》、《賣油郎》、《亂點鴛鴦譜》、《關黃刀》、《華容道》等等,還可以配合時事,及時表演,如《王貴與李香香》、《楊靜宇殉國》、《槍斃原文會》等,達到宣傳鼓舞效果。
翟青山除創造新唱腔外,還與同事共同政革揚琴形制,使更能適合演唱和表演。原來的揚琴是兩排弦,每排8路,每路4根弦,總計64根弦。經他改造後,雖仍兩排弦,但每排9路,每路4根弦,總計72根弦,但每排9路,每路4根弦,總計72根弦。如此則更滿足單琴大鼓唱腔音域的需要,給演唱增加色彩。
翟青山從不保守,樂於助人,他先後共收有17位徒弟,都是華北地區著名的單琴大鼓演員。

榮譽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翟青山不為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演唱,回到家鄉務農。新中國成立後,他被招到天津,在電台播演新書《新兒女英雄傳》。其嗓音不亮,但善於運腔,音調優美悅耳,說書時吐字清楚,交待細緻,刻畫人物生動形象,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傳人較多,有石長嶺、吳長寶、焦長海等。北京馳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關學曾,在《單琴大鼓》唱腔的基礎上,又創造出《北京琴書》唱腔,譽美京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