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2009年衛生工作要點

2009年,全縣衛生工作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建“平安醫院”為主題,緊緊圍繞“形象、人才、質量、價格”四大工程,深化衛生體制改革和發展,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夯實基層衛生服務基礎,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加大衛生監督力度,深入推進行風建設,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為民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推進全縣衛生事業全面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2009年全縣衛生工作要點。

一、認真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和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
(一)以績效考核機制的建立和實施為契機,嚴格執行“四定”工作責任制和談話誡勉、黃牌警告、一票否決等責任追究制。
(二)強化隊伍建設,加大應急處置物資儲備,加強實戰演練,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治能力。
(三)做好重點傳染病防治工作,加強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狂犬病、乙腦、流腦等重點傳染病的監測和防控,規範流行季節發熱呼吸道門診和腸道門診的管理,控制甲乙類傳染病總發病率低於前三年平均水平。
(四)充分發揮部門協調作用,加大愛滋病防治宣傳力度,積極推行“四免一關懷”政策,做好美沙酮門診維持治療工作。
(五)實施好結核病DOTS策略管理,結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著力解決結核病患者經濟負擔。
(六)繼續推行定點接種與冷鏈相結合的免疫接種模式,強化城鎮流動人口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的免疫接種工作,完善入托入學查驗接種證制度,確保適齡兒童建卡率、建證率達98%以上,卡證符合率達90%以上,單苗接種率以鄉鎮為單位達90%。
(七)開展麻疹疫苗脊灰疫苗的強化免疫,加強麻疹和AFP監測,麻疹發病率控制在0.5/十萬,繼續保持無脊灰狀態。
(八)加強地方病防治,完成碘鹽瘧疾麻風病監測和地氟病防氟改灶工作任務。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著力提高農村衛生服務能力
(一)進一步實施“鄉鎮衛生院基礎實施建設項目”,加快建設步伐,確保項目按期完成,項目工程進度和質量管理納入年終目標考核。
(二)積極爭取項目,加快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東皇鎮衛生院新改擴建工作。
(三)全面推進村衛生室建設,加快甲級村衛生室建設步伐,多渠道實施好村衛生人員報酬,鞏固三級衛生保健網。
(四)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突出抓好衛生城市創建和健康教育,繼續推進除害、防病、改水改廁工作,加強愛國衛生組織管理。
三、繼續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一)進一步加大“新農合”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特別是外出務工農民參合意識,新農合參合率達95%以上。研究制定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的銜接措施。
(二)進一步完善補助模式,探索門診統籌試點工作,規範審核、審批兌付程式,縮短基金的撥付周期。
(三)加大資金使用公示制,強化三級五層次監督機制和建立合醫義務員監督制度。
(四)建立定點醫療機構的準入和退出制度,實行住院醫療費用警示、告誡、通報制度,加大違規違紀報銷的查處力度。
(五)建立大病醫療貧困救助制度。
四、依法開展婦幼衛生,實施好“降消”項目工作
(一)加強婦幼衛生工作,確保縣、鄉住院分娩率達75%以上,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60/10萬以下;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75%以上;高危孕產婦管理率達90%以上;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5%以上;非住院分娩消毒接生率達95%以上;嬰兒死亡率控制在20‰以下;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控制在1‰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75%以上;新生兒疾病篩查率按活產數計達到40%以上。
(二)加強縣、鄉醫療機構產科質量建設,強化愛嬰醫院的鞏固和創建活動。暢通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進一步落實“降消項目”與新農合捆綁、婦幼工作綜合服務和住院分娩補助政策。
(三)依法實施母嬰保健技術服務管理,完善母嬰保健技術服務人員崗位培訓和考試制度,嚴格出生醫學證明發放,深入開展愛滋病母嬰傳播預防工作,做好新生兒疾病篩查,提高“血片”採集質量和採血合格率。
(四)鞏固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第二輪達標成果,將衛生室管理納入年度目標考核。
(五)繼續實施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對口幫扶鄉鎮衛生院,縣人民醫院幫扶醒民、回龍、三岔河,縣中醫院幫扶二里、坭壩、官店,完成鄉村醫師中專學歷教育第三學期教學任務。
(六)加強縣城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管理。明確職責,強化公共衛生職能,實行量化記分考核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退出制度,堅決取締不達標和不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五、加強衛生監督工作,提高監督執法水平
(一)健全衛生監督網路,加大基層衛生監督人員培訓力度,嚴格執法,依法行政。
(二)開展“食品衛生安全年”活動,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加大節假日、重大活動食品的監督和安全檢查工作,重點加強對飲用水、食堂和學生集體用餐的監督檢查。
(三)部門協調配合,做好放射診療機構的許可和放射人員的健康監護工作,並以煤礦、水泥、石粉等職業危害嚴重的行業為重點,實施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四)完善公共場所經營單位的建檔和監督檢查,對假冒偽劣化妝品及時調查處理。
(五)進一步加大對《傳染病防治法》、《母嬰保健法》等衛生法律、法規綜合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行醫,深入開展“兩非”的綜合治理。
六、提高醫療質量管理水平,保障醫療安全
(一)堅持依法行政。嚴格醫療機構設定審批和校驗程式,推行民營醫療機構退出制度。嚴格執業準入,推行手術分級制度。實施醫師定期考核管理工作,加強醫師執業行為監管。
(二)實施形象工程。加強重點科室建設,美化環境,強化人員管理,嚴格醫務人員行為規範。
(三)實施質量工程。通過開展新一輪醫院等級評審、“平安醫院”創建活動、醫院管理年活動,建立起促進醫院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和提高醫療安全的長效機制,不斷增強縣、鄉醫療機構的綜合服務能力。
(四)實施人才工程。制定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多渠道引進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暢通用人渠道,採取多種方式強化培訓,提高水平,加快人才培養。建立引進、留用、辭退長效機制。
(五)加大無償獻血宣傳,進一步加強采供血工作的監管,加強質量控制,嚴格臨床用血機構準入,規範臨床用血程式,推行成份輸血,確保臨床用血安全。
(六)強化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堅持“一定五專”,履行告知義務,確保使用安全。
(七)加強院感控制,落實控制措施,堅持雙重監測,杜絕醫院感染事件發生。
(八)努力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加強中醫機構中醫藥工作內涵建設,加大縣中醫院改革力度,突出中醫特色專科,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加強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科、中藥房建設,努力實施中醫藥“三名”(名院、名科、名醫)工程,實現“三進”(進農村、社區、家庭)工作目標。
(九)不斷擴大基層紅會的覆蓋面,加強備災救災。
七、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
(一)認真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著力抓好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強化黨風廉政教育和黨紀黨風教育,加強行風建設,認真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目標任務,全面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深入開展。
(二)加大對藥品採購的監管,嚴格執行藥品集中招標供應企業競價採購、採購季度信息通報制、採購單審查制、責任追究制。加大新農合資金運行監督檢查,堅決查處違規違紀行為。
(三)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繼續抓好治理商業賄賂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檢查貫徹執行中央精神情況,保證政令暢通,著力整頓機關作風。
八、嚴肅財務內控內審及項目工作
(一)嚴格財經紀律,繼續推行財務內審制度,加強財務監督,嚴禁虧損發放和資金體外循環,規範工資福利待遇(留足10%的發展基金)。嚴格執行藥品報損責任追究制,嚴格項目資金的專款專用。
(二)繼續抓好“中央轉移支付資金”項目管理工作和國外貸款項目管理工作,完成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實施工作,積極多渠道爭取衛生項目投入。
(三)加強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強化衛生信息統計工作,做到數據真實、準確,及時報送。
九、著力抓好事業單位改革工作
積極穩妥推進衛生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工作,制定《習水縣衛生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實施方案》,組織引導衛生事業單位因事設崗、按崗聘用、以崗定薪、合理管理,全力推進人事改革和工資改革。
十、其他工作
抓好目標考核,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畫生育、依法行政、普法學習、機關效能、精神文明、信訪、安全生產、統戰、機關黨建、衛生村寨、黨建幫扶、“三關”工程,工會、婦女、宣傳、退休人員管理等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