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讓球風波

羽毛球讓球風波

由於在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賽場上消極比賽,包括排名世界第一、被視為奪冠最大熱門的中國選手于洋和王曉理以及其他三對選手都被取消了奧運會參賽資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羽毛球讓球風波
  • 對應倫敦奧運會
  • 時間:2012年
  • 對象:羽毛球
事件回放,事件結果,中國體壇,爭議讓球風波,

事件回放

與以往奧運會只有淘汰賽不同,倫敦奧運會採用了先小組賽、後淘汰賽的新賽制。在本場比賽之前,于洋/王曉理和鄭景銀/金荷娜均已經取得了兩連勝,他們之間的勝者將獲得小組第一。由於早些時候中國隊的另外一對女雙組合田卿/趙芸蕾在D組比賽中被丹麥組合萊特/彼德森擊敗,最終只以小組第二名的身份出線。
因此如果此前小組賽取得兩連勝的于洋/王曉理擊敗鄭景銀/金荷娜,那么她們將獲得A組頭名。根據淘汰賽對陣規則,A組第一和D組第二將在淘汰賽中同處上半區,如果兩對組合順利闖過四分之一決賽,將在半決賽中相遇。
與此同時,鄭景銀/金荷娜也有可能和C組的韓國隊友在四分之一決賽中相遇。為了避免同國選手提前火拚的情況發生,兩場比賽的四隊選手都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準。在台北時間2012年8月2日凌晨的比賽中,憤怒的現場觀眾用噓聲和嘲笑發泄著自己的不滿,喝倒彩的聲音響徹了整個溫布利體育館。

事件結果

羽毛球讓球風波
台北時間2012年8月1日,倫敦奧運會進入了第五個比賽日的爭奪,而在昨天的比賽中,中國組合于洋/王曉理、韓國組合鄭景銀/金荷娜、河貞恩/金旼貞與印度尼西亞選手波莉/喬哈里被倫敦奧組委指控為“消極比賽”,並於倫敦時間8月1日召開了聽證會。經過反覆商討和確認,最終倫敦奧組委做出了取消這四組、八名運動員參賽資格的決定。
“經過反覆的商討與認定,我們做出了取消這八名選手繼續比賽資格的決定。”國際羽毛球聯合會發言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八名選手被指控“不以最佳競技狀態參與奧林匹克比賽”,儘管當事人都表示比賽已經拼盡全力,但是通過反覆研究參賽錄像,國際羽聯和倫敦奧組委還是做出了這一處罰。印尼和韓國運動員對此立即提出申訴。之後,印尼撤回了申訴,世界羽聯駁回了韓國的申訴。中國沒有提出申訴。

中國體壇

最早讓球源自桌球 羽球女雙角逐賽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國際羽聯最終宣布取消兩名中國選手資格。不過,其實對中國運動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明白這已不是中國隊第一次讓球了,在桌球、女子排球等傳統強勢項目中,中國隊都出現過讓球現象。
最早讓球源自桌球
最早的讓球事件出現在什麼時候呢?這還要追溯到50多年前。著名作家葉永烈曾透露,中國桌球比賽史上的第一次讓球發生在1961年二十六屆世乒賽。由於北京選手莊則棟在團體賽當中立了功,同時代表首都,上級指示讓其成為男單冠軍。於是,決賽中,莊則棟“順利地”地戰勝了上海選手李富榮,成為當屆的世界冠軍。
此後,桌球隊將讓球繼續“發揚”,從1961年的中國桌球隊隊員內部互讓開始,讓球逐漸發展到中國隊向“友好國家”讓球。在1975年的第三十三屆世乒賽和1977年的第三十四屆世乒賽的決賽中,中國選手張立兩度奉命讓球,將世界冠軍拱手讓給朝鮮選手朴英順。
當然,中國乒壇最受關注的一次讓球發生在1987年三十九屆世乒賽上。後來,這場風波被稱作“何智麗事件”。
女排讓球引軒然大波 除了“何智麗事件”,本屆倫敦奧運之前中國體壇因讓球引發的最強烈地震發生在2002年。原中國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在《袁偉民與體壇風雲》一書中揭露了2002年的世錦賽上中國女排讓球的內幕。
女排讓球引軒然大波
2002年9月德國世錦賽上,中國女排一度被視為奪標大熱門,為了在16進8和8進4的比賽中避開義大利和俄羅斯,不惜兩次讓球於實力明顯不如自己的球隊。她們先是0∶3不敵“魚腩”希臘隊,後又以0∶3故意輸給韓國隊,尤其是故意輸給韓國隊的這場,令國內一片譁然,不管是媒體還是球迷紛紛譴責女排“缺乏體育道德”。儘管在1/4決賽中,中國女排以3∶2艱難戰勝了巴西,但最終未能進決賽,並在第三名的爭奪中輸給俄羅斯,獲得第四名。對於這段往事,袁偉民在書中感慨道:“在世界錦標賽上開先例,不是一般的讓啊,讓了一場又一場!”
羽毛球是如今重災區。倫敦奧運賽場,伴隨中國和韓國羽毛球選手退場的,不是本來應該聽到的鼓掌,而是6000餘名觀眾陣陣刺耳的噓聲。原因?因為觀眾們知道又在讓球了……
羽毛球是如今重災區
其實,撇去桌球和女排那些老黃曆,中國體育引發爭議的幾次讓球都發生的羽毛球賽場。2007年,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在一個關於自己教練生涯的紀錄片中承認曾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出現“讓球事件”。當時為了確保中國隊能在決賽中順利戰勝丹麥隊奪得奧運冠軍,李永波授意葉釗穎故意在半決賽中輸給隊友龔智超。最終龔智超“順利”地進入了決賽,並擊敗對手為中國代表團再添一枚金牌。
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女雙小組賽A組最後一場比賽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組合于洋/王曉理為了避免提前與本方隊友在淘汰賽中相遇,向對手韓國隊頻頻“放水”讓球。最終,中國隊以14∶21和11∶21“爆冷”不敵韓國組合鄭景銀/金荷娜。賽後,國際羽聯經過調查取消了于洋/王曉理的比賽資格。賽後,于洋這樣解釋:“不是不想拼,確實比賽幾天太累了。”

爭議讓球風波

規則缺陷。好的制度讓壞人變成好人,壞的制度讓好人變成壞人。世界羽聯在倫敦奧運會採用的“小組出線、交叉淘汰”賽制,存在著運動員可以挑選淘汰賽對手的漏洞。
規則缺陷
中國羽毛球的領軍人物林丹在接受採訪時認為,世界羽聯的賽制滋生了“讓球”的現象。“為什麼他們制定出來的是這樣的賽程?”林丹反問記者,“如果是淘汰賽制,那么一切就會非常正常。問題就是這么簡單!”不過林丹承認,這種故意讓球的行為違背了奧林匹克精神,是無法接受的。
丹麥羽毛球男單選手約根森也表示:“不要恨球員,要恨就恨規則。這是國際羽聯的錯,是規則的錯。”
事實上,世界羽聯完全可以避免“爭輸”的出現。即使採用“小組出線、交叉淘汰”的賽制,也可以通過抽籤避免“挑選對手”。2010年湯尤杯,世界羽聯就出台過這樣的規則。
轉危為機 “讓球”,這箇中國體育的敏感詞,其實並非新鮮事物。為了“國家利益”,為了“一致對外”,為了奪得更多的金牌,本隊球員之間“讓球”的做法早就存在。
轉危為機
2000年悉尼奧運會,葉釗穎在羽毛球女單半決賽中故意輸給了龔智超,但這樣“有違體育道德”的行為沒有受到任何制裁。
2003年羽毛球世錦賽,女單選手周蜜第一局輸給龔睿那後,第二局主動擊球下網,早早結束了比賽。記者當時了解到,教練組要求運動員第一局真打,輸掉第一局的運動員隨後放掉第二局,絕不允許打第三局,目的是為接下來迎戰外國選手保留體力。這種辦法,中國羽毛球隊在其他賽事中也使用過。
那次在境外媒體的窮追猛打之下,中國隊“讓球”戰術的負面效應十倍、百倍地放大。整起事件中,我們的運動員也是受害者,于洋/王曉理只是在執行教練組的戰術。需要反思的,是我們的個別教練,是他們把比賽的輸贏看得重於一切,為了金牌做出違反體育精神的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