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遺址

義和遺址

義和遺址在威海城區西南11公里,環翠區羊亭鎮義和村南高地上。遺址現有範圍3萬平方米,保護基本完好。因地屬義和村得名。俗稱“蛤碴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義和遺址
  • 外文名稱:Yihe Yizhi
  • 地理位置威海城區西南11公里
  • 著名景點:義和遺址
文物保護單位,地理位置,調查試掘,

文物保護單位

1976年發現,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從遺址北部斷崖上觀察,文化層清晰可見:上層30厘米為灰黃土質,內含少量陶器殘片;下層7-9米為灰土,內雜有紅燒土、蛤皮、獸骨和石器、骨器、陶器殘片等。出土器物有石斧、石磨棒、石錛、石球、礪石、骨針、陶鼎腿、陶紡輪和其他陶器殘片等。距今六千年左右。石斧多為琢制,只有刃部磨光,呈弧形。石磨棒長達一尺左右,兩端直徑一寸多,中間直徑二寸,其橫截面為半橢圓形,底部較平直。陶器均為手工捏制,造型簡單。有的陶器底部飾有各種樹葉狀花紋,燒制火候比較低。經省、市有關部門會同調查,認為該遺址包括兩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堆積。上層屬戰國時期(1979年曾發現戰國時的墓坑),下層屬新石器時代。1992年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所在地

地理位置

義和遺址位於市區羊亭鎮義和村南的台地上,西距海岸約2公里,東、北是高山,南望開闊。遺址東西長200餘米,南北寬160餘米,面積約3.2萬多平方米。該遺址於1974年發現。1979年,當地進行農田改造,將遺址南段的東部土層移至西部,深約50~80厘米,對遺址造成破壞;整地時曾發現戰國墓坑和陪葬陶器。1980年,威海市文物工作者對整個遺址被破壞情況做了調查,並採集了若干標本。1982年,山東省和煙臺市文物部門對遺址進行複查。歷次調查先後採集標本百餘件,完整的不多,陶器皆殘碎,不能復原。採集的石器有石磨棒、礪石、石斧、石球、石拍等,陶器有鼎足、紡輪、罐殘耳、把手等;另有骨針和獸骨。石器比較粗糙,多琢制,僅刃部磨光;陶器為手工製作,燒制的火候也較低。石器、陶器特徵屬大汶口文化時期,是新石器時代邱家莊類型沿海貝丘遺址。
遺址北臨小河,河南岸自然形成文化堆積的斷層,厚度約2~3米,層次清晰。上層為耕土層,內有少量戰國時期的陶器殘片;下層灰土雜紅燒土,內涵豐富,有蛤皮、蠣殼、殘碎陶片,間或發現完整石斧等石器。

調查試掘

199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膠東半島貝丘遺址課題組對義和遺址進行了調查和試掘,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的《膠東半島貝丘遺址環境考古》對該遺址有所論述。
義和遺址於1977年公布為威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