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中

義中

義中,[遼]們僧。衙紹王(一二o九至一二一三)時人。工書,大安十年(一o九四,按大安僅三年)檢校太師行鴻臚卿總辦大師沙門善所制,憫忠寺舍張函記為其所書。《帝京景物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義中
  • 別名:“三平祖師公
  • 出生日期:781
  • 逝世日期:872
  • 職業:禪師
義中禪師,身世,傳說,後人景仰,

義中禪師

身世

,俗姓楊,祖籍陝西高陵,俗稱”。唐建中二年正月初六日,出生在福唐(今福建福清)一小吏家中。楊義中出生時,白光滿室,祥雲繚繞,眾人十分詫異。 義中從小不食葷腥,聰慧好學,凡事喜歡刨根問底。他小小年紀不懂得體貼父親廉潔奉公之不易,體察官場上迎來送往的苦衷。
貞元十年(公元794年),義中十四歲,隋父親仕官至宋州(今河南商丘),因平時目睹耳聞民間紛擾疾苦,他毅然投宋州玄用禪師門下為僧。 中唐以後,由於統治階級崇佛成風,寺院備受關照,僧人與為官一樣可享有各種封賜,禮遇殊榮。佛教發展迅速,流派紛呈。 南宗惠能創“頓悟”法門,北宗神秀立“漸悟”法門而各自為派。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德宗皇帝賜禪宗第二祖慧可益為大祖禪師。  義中出家後,學習十分勤奮,與當時的許多僧人一樣亦儒亦佛。他不僅努力提高佛學修養,而且窮讀經史,長於《周易》,十分注意吸收儒家學問豐富自己。
義中二十七歲時受具足戒,成為比丘。為求證佛法,他不辭勞苦,雲遊名山大川,參訪古剎高僧。
他拜謁百岩懷暉禪師,次依西堂智藏禪師,後到百丈山謁見懷海禪師。在這些高僧門下,參禪十年,禪學造詣日漸精進。
義中前往江西撫州,拜見石鞏禪師。石鞏禪師收徒獨特,見義中來到門前,立刻張弓搭箭對準義中。義中見狀毫不驚慌,還用雙手剝開衣襟,以胸迎箭。石鞏禪師收起弓箭,嘆道:“我三十年來至今只射得半個聖人,”義中自此成為石鞏禪師的弟子,隋侍禪師左右。
原來,禪學講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石鞏禪師見人開弓搭箭,就是暗示學禪必須直指本原。許多禪子不明此理,難怪石鞏禪師嘆息。
幾年後,義中肩錫南遊廣東潮州靈山,拜見大顛禪師,成為大顛禪師的法嗣弟子。隋著歲月的流逝,義中修證了禪學義理,還練就了一身武藝,並精通醫道。有一天,被貶潮州的原刑部侍郎韓愈來訪,向大顛請教為政之道。大顛禪師沉吟不語。侍立在旁的義中回答道“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韓愈(公元768--824年)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哲學家、思想家,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崇儒反佛,卻與不少僧侶來往。貶謫潮州後慕名拜訪大顛。當下,韓愈聽了義中的回答,不由地讚嘆道:“和尚門風高峻,弟子於侍者旁得個入處。”韓愈因勸阻唐太宗皇帝迎佛骨而貶謫潮州為刺史。當時,潮州颶風、鱷魚,患禍不測,毒霧暗氛,日夕發作,自然環境十分惡劣。
韓愈雖遭貶謫,但他仍時時關心民間疾苦,為當地人民辦了許多好事。

傳說

據傳潮州有一條惡溪,溪中有一對大鱷魚精,它們養下許多鱷魚,在惡溪兩岸捕食人畜,糟蹋莊稼。歷任官員束手無策,百姓叫苦連天。韓愈見鱷害日甚,欲想為民除害,又苦無良策。這日,他到寺院請教大顛禪師。大顛禪師以慈悲為懷,不忍殺生,他囑咐義中,若見韓愈到來,就說師父雲遊未歸。韓愈先後三次來訪,都見不到大顛禪師,十分苦惱,他憂心忡忡,愁眉不展。義中被韓愈的誠意所感動。他獻上一計道:“官家的大印和砂筆,為什麼不用來對付鱷魚呢?”義中又說:“如果鱷魚冥頑不靈,不聽勸告,我可以幫你……”  韓愈大喜。回衙揮舞硃砂筆,寫下膾炙人口的《鱷魚文》,並蓋上官府大印。第二天,韓愈來到惡溪邊,宣讀《鱷魚文》,命人把豬、牛、羊三牲投入溪中。限鱷魚七日內遷移,否則斬盡殺絕,絕不留情。  鱷魚們心驚膽戰。而這對老鱷魚精卻不以為然,還為其他鱷魚壯膽,煽動它們留下來繼續作惡。七日後,韓愈帶領五百名弓箭手,依溪列陣,對準鱷魚猛射…… 突然,只見惡溪掀起驚濤駭浪,兩隻舟船般大小的巨鱷魚精張著血盆大口,惡狠狠地向人們撲來。義中和尚見狀踏步向前。兩隻巨鱷魚精一前一後把他夾在中間。義中揮舞錫杖,愈戰愈勇。直殺得天昏地暗。義中與巨鱷從水中戰到地上,又從地上廝殺到水中。苦戰了三天三夜,終於將兩隻鱷魚精打死了。  當天夜裡,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大雨滂沱。殘餘的鱷魚見勢不妙,趁著退潮時機,全部逃離惡溪。義中和尚協助韓愈除了鱷害後回到廟中,大顛禪師怒責義中不遵師命,大開殺戒。大顛禪師奪過義中手中禪杖用力擲去:“你去吧,它到哪裡,你就在哪裡拄錫。”禪杖往東疾飛,義中和尚在後面緊跟著。 禪杖飛到福建的漳州開元寺後的半雲峰下(今紫芝山),直挺挺地插在地上。義中和尚見這裡四季如春,花果繁茂,便擇日建起“三平真院”,開始聚徒講經,宣揚佛法。時為唐寶曆元年(公元825年)。
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皇帝廢佛汰僧;燒毀寺院,強令僧尼還俗。其時,年逾六旬的義中禪師,為了弘揚佛法,毅然避入深山。烈日當空,義中禪師與眾僧艱難中跋涉。
一日,他們在溪澗中沐浴淨身,忽見水面樟花浮動。“樟花獻瑞,上頭定是好去處!”僧徒們歡呼雀躍。 機不可失,大師含首微笑,立即帶領眾僧們繼續前行。 他們溯溪澗而上,進入三平山。放眼三平,山水靈秀,風光不凡,果然是一處聚徒傳教的好去處。 大師來到九層岩“山鬼洞”(即毛氏洞)前,將禪杖插入地里。禪杖化作一棵樟樹,大師打坐樹下,閉目參禪 。義中大師的舉動,驚動了眾“山鬼”。“山鬼”見和尚闖入領地,一齊起鬨圍攻,要將大師扦走。義中大師穩坐不動。“山鬼”們便動手將他抬到百丈潭(即今之龍瑞瀑布),奮力拋下深潭。第二天,“山鬼”們又見大師仍坐在樟樹下誦經,渾身滴水不沾,他們唧唧喳喳,茫然不解,十分詫異。“山鬼”們找來大竹籠,將義中大師放入籠內,又在籠內裝上石頭,再一次將他拋下百丈潭百丈潭高十幾丈,急流跌入深潭,吼聲如雷,“山鬼”們認定這次和尚必死無疑。“山鬼”們回到洞前,見義中大師仍舊端坐樹下,毫髮未損。“山鬼”們大驚失色,方知和尚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不可冒犯。他們一齊拜伏大師周圍,請求寬恕。“山鬼”們懇求義中大師閉目七天七夜,他們願意出力建造寺院,將功補過。義中大師通曉天文地理,陰陽變化。他選定三平大柏山與九層岩峽谷中的蛇穴寶地為址,讓“山鬼”們依山而築,自己閉目端坐以待。到了第五天,“山鬼”們搬石牽枋,勞作之聲盈耳不絕。義中大師不忍,睜眼看個究竟,大師目光炯炯,“山鬼”驚慌失措,放下活計,四下逃竄。只見寺已建成,惟山門(天王殿)未就(只造了一半)。後人所謂“三平寺免看,三落半”,即指天王殿及大雄寶殿,中殿(祖殿),和祖師公葬骨之處的塔殿。 義中大師將健壯的“山鬼”留在身邊差使,稱之為“毛侍者”。“山鬼”們茹毛飲血,刀耕火種,日子過得十分艱難。義中在師讓“毛侍者”帶領他們學會開山墾荒,引水灌溉,還學會種桑養蠶、紡紗織布。 義中大師接納南北逃難而來的僧眾,在建好的三平寺中開堂講經,並教育弟子與“山鬼”們和睦相處。 但是,有些“山鬼”生性頑劣,經常闖禍。
義中大師心想,自己年近古稀,一旦圓寂,這些“山鬼”誰能管住?他心生一計,將毛氏洞變成一座宮殿。義中大師召來了那些頑劣的“山鬼”說:“我替你們建了一座漂亮的宮殿,裡面寬敞舒適,有吃有住,你們去不去?”聞此言,“山鬼”們手舞足蹈,爭先恐後,進入地下“宮殿”。 義中大師見狀悄悄作法,移來一塊巨石,牢牢將地宮出入口堵住,巨石上立一石幢,上刻真言咒語,使“山鬼”無法搬動巨石。山鬼”們玩夠了,都想擠出洞來,義中大師安撫道:“你們在這裡乖乖呆著,等洞口石頭上的石幢開花了,你們就可以出來。今後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九日,我會讓人送好東西給你們吃的。”義中大師以慈悲為懷,山鬼們堅信不疑。至今,每逢農曆六月二十九日,鄉里人都會遵照祖師公生前的囑咐,做赤米粽祭祀“山鬼”們。 武宗皇帝反佛,對佛打擊十分沉重,無數寺院被毀被燒,土地被沒收,僧人衣食無著,被迫還俗,許多僧人淪為盜賊。 義中大師與弟子們在三平亦禪亦農、亦武亦醫,行善積德,在這化外荒蕪之地保存了禪宗一脈。 傳說中的“山鬼、毛人”等其實都是當地的土著氏族,他們愉快地接受了義中大師傳授的農耕技術、天文曆法,三平的農業生產開始日漸發展。 義中大師見這裡山高水冷,瘴霧濃重,野獸毒蛇橫行,便教山民墾山造田,這樣,毒蛇猛獸無藏身之處,瘴病也可消除。義中大師精通醫術,他熱心地為民眾治病,還將醫術無私地傳授給大家。時至今日,還有許多善男信女到三平寺拜求藥籤,以期祛病保健康。
有一天,義中大師在園中摘菜時,草叢中竄出一條三四尺長的大蛇。這條大蛇繞著大師不停地轉,繞了幾圈,沒入了草叢。 第二天,這條蛇又出現了,它繞著義中大師久久不肯離去,大師感到奇怪,掐指一算,心裡有了主意。 第三天,義中大師披上袈裟又到菜園去,那條蛇又來了。大師脫下袈裟,鋪在地上,讓靈蛇鑽進去,然後帶回寺院,讓徒弟馴養。
三平寺地處山區,鼠害猖獗。平時老鼠吵鬧、啃咬雜物之聲不絕於耳,如今靈蛇一到,鼠類絕跡,僧徒們也可安心入睡。 後來,靈蛇日漸增多,它們在田間地頭追逐老鼠,保護莊稼,幫助農民照看小孩。靈蛇成了人類的朋友。偶爾毒蛇猛獸出現,一見靈蛇,竟馬上逃之夭夭。當地民眾喜歡靈蛇,尊其為“侍者公”。後來把它雕成神像,供奉在塔殿祖師公神龕左邊。“侍者公”在三平被奉為吉祥物,備受尊重和愛護。直到現在,外地來的香客偶爾見到靈蛇,也滿心歡喜,認為是好兆頭、有福氣。“老虎又傷人!”
有一天,驚慌的山民找到義中大師想辦法,除掉傷害人畜的老虎。 義中大師滿口答應,帶領徒弟進入虎林。 猛虎一見有人來,大吼一聲,從半空躥下。說時遲,那時快,徒弟一閃身,就勢抓住老虎尾巴,義中大師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揪住老虎的頭頂花皮,用力往地上按壓。義中大師掄起拳頭就要打下去時,老虎突然開口求繞,它說願意隨大師到三平寺聽候傳喚。原來這隻老虎是千年虎怪,因修煉不成,到三平傷害人畜。於是,義中大師把帶回寺里,馴養而成侍衛,保護四方平安。 從此,三平一帶歲歲平安。後來人們感念“虎侍者”的功德,也把它雕成塑像,供奉在塔殿祖師公神龕右邊。義中大師懲惡揚善,為民造福,有口皆碑。至今,三平還傳頌著義中大師假扮新娘制服毛人的故事。
有一天,正值年關歲末,義中大師來到一個叫塔潭的小山村,見村里男女老少個個愁眉苦臉,有幾個婦人悲戚抽泣,好像大禍臨頭。 原來,附近山上住著的一大群毛人,經常下山騷擾搶掠。每年除夕,還要村里送一位年輕姑娘上山給頭領享用,否則小山村必遭其害。聽罷村人哭訴,義中大師怒火中燒。他讓那位將要被送上山的姑娘暫時躲到別處去,自己穿上新娘的衣服,坐在閨房裡靜候毛人的到來。天黑後,果然有一大幫毛人吹吹打打來到村里,把“新娘”扶進花驕就抬走了。一路上,義中大師暗中作法,把抬驕的毛人們跌跌撞撞,直到半夜三更才好不容易把花驕抬到毛氏洞口。正等得焦躁不安的頭領見花驕到來,喜孜孜地伸出大毛手就到花驕里亂摸…… 冷不防,頭領的毛手被人使勁抓住,頓時,頭領全身發麻,痛得“哎喲”一聲倒在花驕前。頭領一看,“新娘”意是一位老和尚,氣得哇哇亂叫。毛人們意然圍了上來。只見義中大師不慌不忙,左避右閃,毛人們東撲西撞,個個弄得精疲力竭,鼻青臉腫,而大師卻安然無恙,毛人們只好跪在地上求繞。毛人們知曉了義中大師非等閒之輩,從此改惡從善,規規矩矩,不再危害村民。

後人景仰

義中大師以救度眾生苦難為己任,引導山民開荒種地,興修水利,建造村舍。往日的荒山野嶺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山民們安居樂業。在義中的苦心經營下,大山深處的三平寺,終於能夠自給自足,僧徒們的生活也有了保障。寺院根基堅固,規模日趨擴大。義中大師禪學造詣日見精深,聲名遠播,慕名前來請教者絡繹不絕。三平寺成了當時名聞遐邇的道場。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宣宗皇帝降旨恢復禪宗。巡禮僧常啟、惟建等二十人向朝廷舉薦義中大師,奏明他行善濟世的事跡。漳州刺史鄭薰欽仰大師功德,恭請大師出山,到漳州主持開元寺,講授佛經。據《三平山廣濟大師行錄》載,鄭薰又奏請宣宗皇帝敇封義中為“廣濟禪師”。大中十年(公元856年),三平修建觀音殿。這時,廣濟禪師義中年逾古稀。這以後陸續修造祖師院,西山草堂等殿堂。吏部侍郎王諷,是鹹通年間朝官,為官清廉,有政聲,後謫守漳浦。上任的第二天,王諷就慕名前往三平寺拜訪義中禪師,兩人“談禪論易,深相印可”。 在三平寺東二、三公里處,有座山房,就是王諷進山拜訪義中禪師的休息之處。後來山房毀壞,人們又在原址上建起一座小亭子,名曰“侍郎亭”。 唐鹹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十一月初六日,義中禪師召集眾弟子,他說,人生如水泡,人死如泡汽,我就要與你們離別了。言罷閉目坐化,享年九十二歲。 廣濟禪師義中圓寂後,人們虔誠地把他奉為神明,尊稱為“祖師公”。而後又在三平寺塔殿建造了神龕,供奉其金身,讓人祭祀和朝拜。
人們還將“祖師公”的香火供奉在家中,將“祖師公”的香火帶到海外。在善男信女的心目中,“三平祖師公”是神聖的,每年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要跋涉千山萬水前來朝拜。三平寺因祖師公而名揚海內外。一千多年來為閩、粵、港、台同胞和東南亞華僑、華人所推崇,香火至今不衰。千年古剎歷盡滄桑,屢毀屢修,全賴祖師公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在政府和海內外鄉親的共同努力下,三平寺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道路四通八達,各種設施日臻完善。她是宗教、旅遊勝地,是祖國母親聯結海內外遊子的感情紐帶,她的明天將更加燦爛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