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鷗(期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群鷗》1936年12月9日創刊於北平,月刊,由群鷗月刊社編輯出版。該刊屬於文學刊物,該刊後因經費困難,在出版三期後於1937年3月15日停刊。現館藏1936年第1卷第1期及1937年第1卷第1期和1937年第1 卷第2至3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群鷗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6年12月
  • 出版周期:月刊
人員編制,辦刊宗旨,欄目方向,

人員編制

《群鷗》的代表人是沈藕舍和李靜,發行人為王雨萍,由姚雪垠和梁雷擔任主編。該刊的主要撰稿人有姚雪垠、趙伊坪、魏伯、穆肅等。

辦刊宗旨

《群鷗》旨在作青年朋友集體討論集體研究的園地,充實生活,滋養精神,迸發青年的熱與力。

欄目方向

該刊內容以短論、小說、戲劇、詩歌、雜文、生活紀錄、報告文學、書報評分、青年通信等文學作品為主。該刊所開設的欄目有群鷗之聲、小說、集體創作、詩歌隨筆、批評、通訊等。《群鷗》由進步師生撰稿,第一期上印有魯迅木刻像。因《群鷗》創刊時正值魯迅先生逝世,所以創刊號中刊載有多篇悼念魯迅先生的文章如趙伊坪的《這死亡緊貼在我們心上(附木刻)》,魏伯的詩歌《悼魯迅先生》、邱野的《悼:紀念魯迅先生》等,表達了當時民眾對於魯迅先生的敬意和懷念。“群鷗之聲”所刊載的文章內容多與當時文壇動態相關,主要是對於文壇相關現象的看法,如《我們對於文學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對於當前文學運動的意見》等。“詩歌隨筆”一欄所占比重較大,主要刊載的是詩歌等文學作品,如《作家,批評家,偉人魯迅(附木刻)》、《九月的晴空》等。除此之外,還刊有小說、散文、書評等相關內容。
《群鷗》作為文學刊物,內容上體現了抗日救亡的情感。它的創刊對於研究抗戰前後中國文學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