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書館

美華書館

美華書館(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60年美國傳教士創辦。前身是1844年美國基督教(新教)長老會在澳門開設的花(指花旗)華聖經書房(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Holy Classic Book Establishment),1845年遷往寧波,1860年遷至上海,改名美華書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華書館
  • 外文名: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 創辦時間:1860年
  • 創辦者:美國傳教士
書館介紹,主要出版,印刷貢獻,

書館介紹

館址先設在東門外,後遷北京路18號(江西路口)、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135號。早期經營人是理察·科爾(Richard Cole)。1858年由威廉·姜別利(William Gamble)主管。1869年姜別利離華後,先後由J.韋利(J.Wherry)、J.L.馬提爾、W.S.霍爾特(W.S.Holt)、J.M.W.法納姆(J.M.W.Farnham)、G.F.費啟鴻(G.F.Fitch)等主持。
美華書館堪稱當時上海設備最新、最全的印刷廠,分設中、英文排字部、鑄版部、印刷部、裝訂部、倉庫等。印刷部備有多座大型滾筒印刷機,以及其他各類印刷機,工人絕大多數是基督徒。
19世紀末美華書館職工鮑鹹恩、鮑鹹昌、夏瑞芳等離職,自辦商務印書館,美華書館業務漸衰。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書館被毀,邢志香等集資接辦,仍名美華書館。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邢與開明書店協商合作,將印刷機運往武漢,裝船後機器被日軍劫走,美華書館宣告解散。

主要出版

書館主要出版《聖經》和宗教書刊及供教會學校用的教科書,還印刷出版了幾十種自然科學書籍。1879年(光緒五年)出版的《英字指南》是中國近代最早的英語讀本,1886年出版的《萬國藥方》是中國最早介紹西洋醫藥的譯本,1898年出版的《格物質學》([美]史砥爾原著,潘慎文、謝洪賚合譯)是自然科學常識教科書,《代形合參》、《八線備旨》([美]羅密士著,潘慎文、謝洪賚合譯)則是數學教科書。還有《心算啟蒙》、《五大洲圖說》、《地理略說》等被作為教會學校教科書。

印刷貢獻

美華書館在印刷技術上套用了姜別利的兩項傑出發明。其一是用電鍍法製造漢字字模,比傳統的手工雕刻字模省時省力,又提高質量,制出的字模形象完美、清晰。姜別利的電鍍法是中國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書館以電鍍法製成大小7種宋體鉛字(即1~7號字),大量生產和銷售,成為流行幾十年的“美華字”。姜別利的另一項發明是設計了元寶式排字架,將漢字鉛字按使用頻率分為常用、備用和罕用三大類,在木架的正面安置常用、備用鉛字,兩旁安置罕用鉛字,每類字依據部首檢字法排列,加快了排版取字的速度。以後各印刷廠多採用這種排字架。
由於書館運用了以上兩項發明, 大大提高了印刷質量和效率, 迅速發展成為當時上海規模最大、 最先進的活字排版、 機械化印刷的印刷機構, 並取代了墨海書館的地位, 承印廣學會的書刊,成為基督教在中國的最主要出版印刷機構。書館從寧波遷到上海時有5台印刷機,到1895年已有滾筒印刷機4台和平台印刷機1台、大型手動印刷機4台、汽輪機1台。1902~1903年間,在北四川路又擴建了一所印刷廠,設有排字、印刷、裝訂、澆鑄和照相製版等車間。工作人員從創立時2名印刷工人和1名排字工發展到1917年的200名工人。1923年出盤給商務印書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