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長

美國國防部長

美國國防部長是美國國防部長官。1947年美國設立“國家軍事機構”和國防部長一職,以此來“統一”武裝力量。國防部長級別與三軍部長平等,同屬內閣部成員,各軍種之間的關係仍由設有主席的參聯會進行協商,各軍種部擁有獨立指揮權。

1949年國會頒布《國家安全法》,創立單一的國防部。陸、海、空軍三軍種部劃歸其下;參聯會設主席一職,各軍種還保留“作戰指揮權”和“行政獨立”。

1958年《國防改組法》使國防部長掌握了作戰指揮權,在財會、科研、後勤等方面均有更大實權。

1986年《國防法》擴大了參聯會主席許可權,分享國防部長部分職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國防部長
  • 外文名: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Defense
  • 職位:美國國防部、軍隊最高長官
  • 建制時間:1947年
  • 首任防長詹姆斯·福萊斯特
  • 現任代理防長派屈克·沙納漢 
簡介,特徵,現任代理國防部長,歷任國防部長,

簡介

二戰接近尾聲前後,陸軍部向國會建議,建立一個只受一名軍官領導和受一名文職國防部長監督的國防參謀機構,以此來“統一”武裝力量。1947年設立“國家軍事機構”和國防部長一職,國防部長只有少量的工作人員,級別與三軍部長平等,同屬內閣部成員,是“各有一套人馬的三個軍種部的人質”;各軍種之間的關係仍由沒有主席的參聯會進行協商,各軍種部擁有獨立的指揮權。
美國國防部長胸章美國國防部長胸章
1949年國會又頒布了《國家安全法》,加強國防部長的權力,創立單一的國防部。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部劃歸其下,不再是內閣部,國防部長通過編制預算來解決軍種的紛爭;參聯會設立主席一職,主席是國防部長和總統的首席軍事顧問,但各軍種還保留“作戰指揮權”和“行政獨立”。1958年《國防改組法》使國防部長掌握了作戰指揮權,在財會、科研、後勤等方面均有更大的實權,建立了以國防部長為首的作戰指揮和行政管理兩大系統。1986年《國防法》擴大了參聯會主席的許可權,包括制定軍事戰略、指導國防預算、作戰及聯合演習計畫等,分享國防部長部分職權,但它仍然是總統和國防部長的軍事顧問,參聯會無權指揮軍隊。由此,美軍的指揮體系最終得以確立。 美軍的最高指揮官是總統。由總統領導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決策機構。
國防部是美軍的最高行政機構。下轄武裝部隊政策委員會、國防部長辦公廳、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陸、海、空三軍種總部。
三軍種總部是本軍種最高行政領導機關,負責本軍種的行政管理、部隊建設、戰略訓練、兵役動員、武器裝備研製與採購以及後勤保障。三軍種部長為文職官員,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後任命。
參謀長聯席會議是總統、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長的軍事諮詢和作戰指揮機構,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空軍參謀長和海軍陸戰隊司令組成。參謀長聯席會議的軍事執行機構是聯合參謀部,其編制人員陸、海、空三軍各占約1/3,編有人力與人事部、作戰部、後勤部、計畫與政策部、指揮與通信等機構。

特徵

美軍統帥機構有如下特點:
1.文官控制軍權,國防部統管三軍。
美國《國家安全法》規定,國防部長、國防部副部長和三軍軍種部部長必須由文官擔任,因此,領導美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以及所屬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陸海軍空三軍種總部的主要成員均為文官。實行文官制度主要是為了加強國防部集中統一領導三軍的權力。國防部不僅負責三軍的作戰指揮,制訂三軍的統一政策,而且負責制訂三軍的軍事預算,確定為軍兵力,統一領導三軍的國防科學技術和後勤供應等工作。
2.指揮和管理分離。
美軍統帥機構在作戰和平時管理上實行雙軌制工作,即一為作戰指揮系統,一為軍事管理系統。作戰系統通過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各聯合軍種司令部-作戰部隊指揮機關進行。而軍事管理系統則通過國防部-各軍種部-作戰部隊管理機關來進行。作戰指揮系統平時負責為作戰部隊制訂作戰計畫,實施作戰指導,統一軍兵種作戰訓練原則,不過問軍事管理事務。軍事管理事務完全由陸、海、空軍軍種部及其有關業務部門負責實施,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隊組建、裝備、軍事訓練和後勤供應等方面的工作。美軍認為這種作戰、行政管理分立的指揮機制有利於發揮與管理效能,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如上所述,在美國,國防部長是軍隊的最高行政長官,所以各軍兵種的首長,如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空軍參謀長,海軍陸戰隊司令都要受他管理。雖然沒有軍銜,但是所有的現役軍人都要叫他長官。
而決策權是在總統手裡的,指揮權則是在參謀長聯席會議手裡。

現任代理國防部長

代理國防部長:派屈克·沙納罕。

歷任國防部長

1、詹姆斯·福萊斯特(James Vincent Forrestal)1947年9月17日—1949年3月28日 民主黨 哈里·S·杜魯門
美國現任現任代理防長派屈克·沙納漢美國現任現任代理防長派屈克·沙納漢
2、路易斯·阿瑟·詹森(Louis Arthur Johnson)1949年3月28日—1950年9月19日 民主黨 哈里·S·杜魯門
3、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1950年9月21日—1951年9月12日 民主黨 哈里·S·杜魯門
4、羅伯特·洛維特(Robert Abercrombie Lovett)1951年9月17日—1953年1月20日 共和黨 哈里·S·杜魯門
5、查爾斯·歐文·威爾遜(Charles Erwin Wilson)1953年1月28日—1957年10月8日 共和黨德懷特·戴維·艾森豪
6、尼爾·麥可羅伊(Neil Hosler McElroy)1957年10月9日—1959年12月1日 共和黨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
7、小托馬斯·S·蓋茨(Thomas Sovereign Gates)1959年12月2日—1961年1月20日 共和黨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
8、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Strange McNamara)1961年1月21日—1968年2月29日 共和黨 約翰·甘迺迪/林登·貝恩斯·詹森
9、克拉克·克利福德(Clark McAdams Clifford)1968年3月1日—1969年1月20日 民主黨 林登·貝恩斯·詹森
10、梅爾文·萊爾德(Melvin RobertLaird)1969年1月22日—1973年1月29日 共和黨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
11、埃利奧特·理查森(Elliot Lee Richardson)1973年1月30日—1973年5月24日 共和黨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
代理防長 比爾·克萊門茨(William Perry Clements)1973年5月24日—1973年7月2日 共和黨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
12、詹姆斯·羅德尼·施萊辛格(James Rodney Schlesinger)1973年7月2日—1975年11月19日 共和黨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
13、唐納德·亨利·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Henry Rumsfeld)1975年11月20日—1977年1月20日 共和黨 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
14、哈羅德·布朗(Harold Brown)1977年1月21日—1981年1月20日 民主黨 吉米·卡特
15、卡斯珀·威拉德·溫伯格(Caspar Willard Weinberger)1981年1月21日—1987年11月23日 共和黨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16、弗蘭克·查爾斯·卡盧奇(Frank Charles Carlucci)1987年11月23日—1989年1月20日 共和黨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代理防長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1989年1月20日—1989年3月20日 共和黨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17、理察·布魯斯·切尼(Richard Bruce Cheney)1989年3月21日—1993年1月20日 共和黨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
18、萊斯·阿斯平(Leslie Aspin)1993年1月21日—1994年2月3日 民主黨 威廉·傑斐遜·柯林頓
19、威廉·佩里(William James Perry)1994年2月3日—1997年1月23日 民主黨 威廉·傑斐遜·柯林頓
20、威廉·科恩(William Sebastian Cohen)1997年1月24日—2001年1月20日 共和黨威廉·傑斐遜·柯林頓
21、唐納德·亨利·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Henry Rumsfeld)2001年1月20日—2006年12月18日 共和黨 喬治·沃克·布希
22、羅伯特·蓋茨(Robert Michael Gates)2006年12月18日—2011年7月1日 共和黨 喬治·沃克·布希/貝拉克·海珊·歐巴馬
23、萊昂·帕內塔(Leon Edward Panetta)2011年7月1日—2013年2月27日 民主黨 貝拉克·海珊·歐巴馬
24、查克·哈格爾(Charles Timothy Hagel)2013年2月27日—2015年2月17日 共和黨 貝拉克·海珊·歐巴馬
25、阿什頓·卡特(Ashton Baldwin Carter)2015年2月17日—2017年1月19日 民主黨 貝拉克·海珊·歐巴馬
26、詹姆斯·馬蒂斯(James Norman Mattis)2017年1月20日—2018年12月31日 共和黨 唐納德·特朗普
代理防部長派屈克·沙納漢(Patrick Michael Shanahan)2019年1月1日—今 共和黨 唐納德·特朗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