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檔案)

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檔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以下簡稱:記錄),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研究中心2014年5月26日公開發表的一份檔案,紀錄全文約1萬字。

該紀錄指出:美國前中央情報局雇員斯諾登曝光的材料證明:美國竊聽範圍涵蓋國家領導人、科研機構、大學、企業等。報告還稱,美國利用霸權肆無忌憚地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其他國家進行監聽,涉及全球民眾,這種行為早已超出“反恐”需要,悍然違反國際法,嚴重威脅世界各國的網路安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
  • 發布時間:2014年5月26日
  • 發表單位:中國網際網路新聞研究中心
  • 全文字數:約1萬字
  • 檔案來源:愛德華·斯諾登提供的檔案
記錄內容,稜鏡計畫,監聽中國,攻擊目標,相關評論,

記錄內容

紀錄分為導言、美國在全球範圍廣泛從事秘密監聽、美國把中國當成秘密監聽的主要目標、美國秘密監聽不擇手段、美國全球監聽受到廣泛批評等部分。
監聽行動紀錄
2013年6月,英國、美國和中國香港媒體相繼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提供的檔案,報導了美國國家安全局代號為“稜鏡”的秘密項目,內容觸目驚心。
作為超級大國,美國利用自己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技術等領域的霸權,肆無忌憚地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其他國家進行監聽,這種行為的實質早已超出了“反恐”的需要,顯示出其為了利益完全不講道義的醜陋一面。這種行為悍然違反國際法,嚴重侵犯人權,危害全球網路安全,應當受到全世界的共同抵制和譴責。
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
監聽方式
紀錄從不同方面列舉了美國對全球進行秘密監聽的行徑,其中包括:
——每天收集全球各地近50億條行動電話紀錄。
——窺探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手機長達十多年。
——秘密侵入雅虎、谷歌在各國數據中心之間的主要通信網路,竊取了數以億計的用戶信息。
——多年來一直監控手機應用程式,抓取個人數據。
監聽範圍
美國的監聽行動,涉及政府和領導人、中資企業、科研機構、普通網民、廣大手機用戶等等。美國必須就其監聽行動作出解釋,必須停止這種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停止在全球網路空間製造緊張和敵意。

稜鏡計畫

PRISM
稜鏡計畫是一項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起開始實施的絕密電子監聽計畫。該計畫的正式名號為“US-984XN”。
泄露的檔案中描述PRISM計畫能夠對即時通信和既存資料進行深度的監聽。許可的監聽對象包括任何在美國以外地區使用參與計畫公司服務的客戶,或是任何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國家安全局在PRISM計畫中可以獲得的數據電子郵件、視頻和語音交談、影片、照片、VoIP交談內容、檔案傳輸、登入通知,以及社交網路細節。綜合情報檔案“總統每日簡報”中在2012年內在1,477個計畫使用了來自PRISM計畫的資料。
美國全球監聽行動記錄美國全球監聽行動記錄
關於PRISM的報導是在美國政府持續秘密地要求威訊(Verizon)向國家安全局提供所有客戶電每日話記錄的訊息曝光後不久出現的。洩露這些絕密檔案的是國家安全局契約外判商的員工愛德華·斯諾登。他原本在夏威夷的國家安全局辦公室工作,在2013年5月將檔案複製後前往香港將檔案公開。
監控10類信息
受到美國國安局信息監視項目-"稜鏡"監控的主要有10類信息:電郵、即時訊息、視頻、照片、存儲數據、語音聊天、檔案傳輸、視頻會議、登錄時間和社交網路資料的細節都被政府監控。通過稜鏡項目,國安局甚至可以實時監控一個人正在進行的網路搜尋內容。
Dropbox
Facebook谷歌微軟蘋果雅虎已通過媒體斷然否認為政府提供秘密服務。Twitter令人矚目地沒有出現在被監控的公司列表中。Twitter曾表示要特別重視保護用戶個人數據。報導稱,Dropbox下一步也將可能被納入"稜鏡"監視範圍中。
監視谷歌蘋果
美國政府對公眾隱私的監控可能比媒體報導的更深入。"稜鏡"項目監視範圍很廣,包括美國人每天都在使用的網路服務。FBI和NSA正在挖掘各大技術公司的數據。微軟、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YouTube、Skype、AOL、蘋果都在其中。
監視信息
美國國家安全局可以接觸到大量個人聊天日誌、存儲的數據、語音通信、檔案傳輸、個人社交網路數據。美國政府證實,它確實要求美國公司威瑞森(Verizon)提供數百萬私人電話記錄,其中包括個人電話的時長、通話地點、通話雙方的電話號碼。
這個名為“稜鏡”的項目還可以使情報人員通過“後門”進入9家主要科技公司的伺服器,包括微軟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美國線上SkypeYouTube蘋果
監視對象
官員們通常會辯稱,阻止恐怖主義高於保護隱私權。歐巴馬9日在對美國的監視方法進行辯護時稱:“你不能在擁有100%安全的情況下同時擁有100%隱私、100%便利。”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稱,英國的守法公民永遠不會知道政府部門為了阻止你的身份被盜或者挫敗恐怖攻擊所作的一切事情。
國家區別
用戶數據(例如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活動)並不總是存儲在用戶自身所在的國家裡。例如,Facebook在其隱私條款中稱,所有用戶必須同意他們的數據“被轉送和存儲在美國”。美國2001年的愛國者法案給予美國政府在使用按這種方式存儲的歐洲數據新的權力。
網際網路安全
“隱私國際”認為:“由於世界主要技術公司的總部都在美國,那些參與我們互聯世界、使用谷歌或者SKYPE的人士的隱私都可能被稜鏡項目所侵犯。美國政府可能接觸到世界的大部分數據。”斯諾登稱,他是出於對隱私權的擔心才採取報料行為的。他對英國衛報稱:“我不想生活在一個做那些事情的社會裡,我不想生活在一言一行都被記錄的世界裡。”
法律盲區
各國就數據保護制訂有不同法律,但這些法律傾向於規範公司可以保存何種客戶數據、拿這些數據做什麼、能保存多長時間,而不是管理政府活動。大多數公司的隱私政策包括一個條款,該條款稱在收到合法請求的情況下,它們將會共享信息,以及有關其它監控的細心措詞。
監控耗資
"稜鏡"項目2007年啟動。參議員范士丹證實,國安局的電話記錄資料庫至少已有7年。項目年度成本2000萬美元,自歐巴馬上任後日益受重視。2012年,作為總統每日簡報的一部分,項目數據被引用1477次,國安局至少有1/7的報告使用項目數據。
在大規模監控項目曝光後,儘管遭到廣泛批評,但美國情治單位一直堅稱,這些項目是抵禦恐怖攻擊的“關鍵堡壘”。

監聽中國

中國有關部門證實,長期以來美國對中國政府部門、機構、企業、大學、電信主幹網路進行大規模監控、攻擊以及入侵活動,其監聽行動涉及中國領導人、普通網民、廣大手機用戶等。
中國被當成主要監聽目標
美國針對中國進行大規模網路進攻,並把中國領導人和華為公司列為目標。攻擊的目標包括商務部、外交部、銀行和電信公司等。美國的監控目標還包括數位中國前
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
任國家領導人和多個政府部門及銀行。
已被曝光的一份美國2010年的“監聽世界地圖”包含了世界90個國家的監控點,中國作為美國在東亞的首要監聽對象,北京、上海、成都、香港及台北等城市,均在美國國家安全局重點監控目錄之下。從2009年開始,美國國家安全局就開始入侵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電腦和網路系統,中國大陸和香港已有數百個目標受到監視。
美國國家安全局還對中國頂尖高等學府清華大學的主幹網路發起大規模的黑客攻擊。中國六大骨幹網之一的“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就設在清華大學,“清華的主幹網路被黑,意味著數百萬中國公民的網路數據可能失竊”。
大規模入侵中國主要電信公司
美國國家安全局無所不用其極,利用非法侵入中國主要電信公司等手段,竊取用戶的手機數據。
在2012年5月之前的一年間,美國國安局未經授權收集、存儲、獲取或分發受法律保護的通信信息多達2776次。其中2012年第一季度的非法操作次數增加尤其明顯。報告說,原因可能在於2012年農曆春節期間美國國安局非法監聽訪美的中國公民大量通話信息。
美國國家安全局曾與加密技術公司美國安全服務商RSA達成了1000萬美元的協定,聯合在加密算法中加入漏洞後門,旨在削弱軟體加密標準,輔助相關機構RSA開展大規模監控程式。RSA的中國客戶包括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以及電信設備商華為和家電製造商海爾等。

攻擊目標

制定網路攻擊目標名單
2012年10月,歐巴馬簽署一項名為《美國網路作戰政策》的總統指令,要求美國國家安全和情報官員制定一份美國可以進行網路攻擊的目標名單。指令規定,為實現美國在全世界的國家安全目標,美國可以動用獨特的和非常規的武力,在事先不進行任何警告的情況下發動攻擊。
美國國家安全局從30多個國家的合作夥伴處獲取數據;另外,由美國國家安全局和中央情報局在黑色預算支持下開展了以80多個區域為基礎的專門收集服務行動;不僅如此,美國國家安全局下屬的獲取特定情報行動辦公室已在全球超過5萬台計算機中植入了竊取敏感信息的惡意軟體,美國還通過攔截英國、挪威、日本等國的衛星數據,進行外國衛星情報收集。

相關評論

美國的監聽行為已經超出了正常的範圍,削弱了國與國之間的戰略互信,也嚴重侵犯了個人隱私。在網際網路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迫切需要建立網際網路領域的規則和國際秩序。
儘管國際法對於竊聽這種間諜行為仍然有爭議,但美國如此大規模的竊聽是不被國際社會接受的。美國這么大規模的監聽行為,特別是對一國領導人和民眾大範圍監聽遠遠超出人們意料之外,對國家領導人的監聽削弱了國與國之間的戰略互信,對民眾的監聽是對人們隱私的破壞。
美國的監聽行為自第一次和第二世界大戰以來從未中斷,當前更是充分利用了網路技術帶來的便利,把監聽發揮到極致。美國的監聽已經超出了國家安全範圍,在很多方面存在問題:一國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去做一些竊聽或者防禦措施,雖然大家覺的不好,但是可以理解,但這取決於你監聽的規則是什麼,監聽的對象是什麼,監聽之後數據怎么去使用。單純從斯諾披露的情況來看,美國監聽範圍過大,利用了美國在網際網路的技術優勢。
美國的監聽行為在所有國家中最嚴重的,涉及各種政治情報、經濟信息和軍事情報,所以在監聽的力度、範圍和深度都是其他國家達不到的。美國用“你也一樣主義來”為自己辯護,這是蒼白無力的,因為他的程度、範圍和廣度其他國家遠遠比不了。
美國的監聽行為自從被曝光以來一直備受國際社會批評。這反映了當前國際社會網路規則和秩序的欠缺,這也正是一系列問題的根源所在。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為此付出了諸多努力,中國與美國等國家多次舉行網路安全戰略磋商和對話,2013年6月,第三個聯合國信息安全政府專家組在很多方面達成了共識和協定,包括承認國際法適用於網路空間,國際社會要加強信任建立措施,並幫助開發中國家提升網路能力等。
網際網路強國和大國首先應該有自我約束性,對比較弱的國家由於技術實力和經濟實力不強,在發展中處於劣勢,已開發國家應該去幫助他們,網際網路秩序是共同構建的,就像傳統經濟秩序一樣,需要取得平衡,在利益和安全等方面平衡,讓整個秩序可持續發展朝前走。這種新秩序的構建應該體現每個國家的訴求:在規則談判過程中,需要國家和地區的雙邊、多邊磋商、參與,應該每個國家考慮、關切應該有充分反映。
美國利用其信息技術的先發優勢和信息產業的壟斷優勢,一直牢牢掌控著網路空間這一全球公域的話語權、控制權和主導權。
人心向背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和平時期網路鬥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美國搞網路霸權主義不得國內國外的人心。德國總理默克爾力推歐洲通信網,顯然是抗衡美國網路霸權的一個重大舉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