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州

羌州

羌州,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四年辛亥(1371)春正月,派遣傅友德,顧時二人分別擔任正副征虜將軍。由陝西甘肅出軍去平定四川,揚言由金牛道進軍,卻暗地派兵直取階(今甘肅武都)文(今甘肅文縣)。四川各地守軍聽到風聲後就潰散了,於是在這年夏天五月進兵到這裡(今寧強縣治)並屯兵駐紮。到秋季八月征西將軍湯和等,完全平定川境各縣,這裡(羊鹿坪,即今寧羌治城所在地),於是就作為長期駐紮兵馬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羌州
  • 外文名:jiangzhou
概況,起源,設立,近代發展,

概況

起源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1] 原名重八,[2] 後取名興宗,濠州鐘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
洪武八年乙卯(1375)夏季四月,誠意伯劉伯溫去世的時候,命令他的兒子劉璟秘密向皇帝上奏言道:“凡天下形勢險要之處,都要設定聯絡聲勢的軍事機構”。原來衛所的普遍設立,以鎮守安撫為頭等任務,調動兵馬之權,統由中央,徵調的兵馬,交由諸將統領,戰事平定就散歸各衛所。帶兵打仗的將領不能隨意調用,洪武七年甲寅(1374)秋天八月,明朝廷制定的辦法,就出於誠意伯的建議,劉伯溫臨死時還很注意這點。可見他對於鎮撫羌氏防務設立衛所惟恐朝廷有所不重視,(所以在臨終前,再次叮囑兒子密奏,設立衛所之辦法,才付諸實施)。
洪武二十七年甲戊(1394)秋天八月,階文軍兵叛亂,派寧正為平羌將軍進行討伐,二十八年乙亥(1395)春正月,階文戰亂平息,寧正帶兵跟隨秦王朱樉征伐洮州(今甘肅臨潭)的叛番,叛番恐懼投降,等到遺散出征軍各自回到衛所後,於是就在羊鹿坪屯軍命名“寧羌衛”。

設立

其後,憲宗成化元年乙酉(1465)夏季四月,劉通,石龍荊(今湖北江陵)襄(湖北襄陽)發動叛亂,聲勢極大,叛軍經過的地方都被糟踏成荒丘廢墟了。湖北的老百姓沿漢江江上逃入陝的甚多。明成化六年庚寅(1479)冬季十一月,戶簿尚書楊鼎向皇帝上奏:“陝西外患擔憂西冠(指羌氏)侵擾,內患擔憂流民,漢中居於偏僻的山中,地處險要的川陝咽喉,但四方遊民卻有數萬人之多,事急的時候容易生變,如不重視管理定有後患,請求設立監管機構,專門管理這些附屬的戶籍(指流民),皇帝立即批准這個奏摺,照辦。

近代發展

經過十年來的建設發展,人口不斷增加,於是在成化二十一年乙巳(1485)夏季六月癸未頒布詔令:“在陝西寧強衛這個地方,設定寧強州。”按照這年秋天八月已卯日發生日食現象,用天文曆法推算,陰曆系閏六月初四日,陽曆為七月二十五日,這就是寧強設定州的誕辰紀念日,距今民國三十年辛巳(1941)已滿員56年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