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里克

“中國通”約翰·羅德里克,羅德里克在中國,羅德里克與毛澤東,“值得”評人生,

百科名片

羅德里克(1914~2008 )
Roderick,John Prescott
美國記者。生於緬因州的沃特維爾。1936年畢業於科爾比學院。1937年進入美聯社採訪報導國會新聞。1945年任美聯社駐重慶記者。曾多次赴延安,採訪過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1948年後在中東、倫敦、巴黎、越南等地工作。1956年任香港分社社長。1959年起任常駐東京記者。1972年出版《關於中國》一書。1979年3月任美聯社北京分社首任社長。1980年4月11日對鄧小平進行專訪。1971年獲美聯社中國報導總編獎和全國頭條新聞獎。羅德里克長期研究和評論中國問題,是美國新聞界中國問題專家。

“中國通”約翰·羅德里克

美國前輩媒體人中的“中國通”約翰·羅德里克2008年3月14日在夏威夷州火奴魯魯市逝世,享年93歲。
曾經把羅德里克聘任為常駐記者和特約撰稿人的美聯社發布相關訊息,突出了羅德里克在二十世紀40年代中期對中國革命的報導。
美聯社總裁兼執行長湯姆·柯利認為:“約翰(·羅德里克)兼備同等程度的勇敢和高雅,結果成就了一名富有勇氣的記者、優雅的作家和非凡的故事講述者。”
“老眼”看奇蹟
羅德里克辭世之時,是夏威夷時間14日上午(北時間14日凌晨)。
在他位於火奴魯魯的公寓內,羅德里克度過了生命最後幾天,與家人和朋友們道別。
美聯社報導,心臟衰竭和肺炎侵害之下,羅德里克無法開口,惟有以微笑和點頭方式向親友們作出回應。
生命最後幾年間,他與日本裔妻子和養子部分時間居住在日本東南部城市鎌倉所屬地區一座改建農舍內,完成了自己的一部回憶錄。
同事眼中,即使生命將盡,他依然是一名“熱切的新聞工作者”。
羅德里克為美聯社撰寫的最後一篇稿件今年2月18日播發,以中國首都北京今年將主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主題,告誡讀者:欲了解奧運會對於中國的意義,就需了解中國過去許多年間經歷的苦難歷史。
他寫道:“在我這雙老眼看來,中國經歷苦難和流血而得以生存,在如此短時期內從貧困狀態躍升為地球上最富裕國家之一,幾乎就是一個奇蹟。”
這篇文章,也是他從2006年開始每月撰寫一次的北京奧運會系列之最後篇章。

羅德里克在中國

羅德里克與毛澤東

在同一篇文章中,羅德里克述及他與已故兩代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接觸和了解。
他二十世紀40年代在延安結識毛澤東,1979年在北京結識鄧小平。
前往延安之前,他身處昆明,在作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身的戰略情報局供職。1945年11月,他以記者身份抵達延安,時年31歲。
“前往延安,與所有那些(中國共產黨)人見面,是一個轉折點,”他曾回憶道,“那對我而言是一場突變”。
在《報導中國》一書中,他寫道:“我欽佩一個事實,即他們正試圖為貧困的中國人做些事情。”
這名資深媒體人在美聯社斷斷續續累計供職50多年,先後在亞洲國家中國和日本以及一些歐洲和中東國家留下了足跡。1977年,他獲得“美聯社特約撰稿人”頭銜。
1996年,在相距日本首都東京不遠的鎌倉接受採訪,羅德里克告訴記者:“在(新聞)這個行業內,我們無須忍受厭倦……我認為,我們非常幸運,能夠親身接觸歷史,(了解)人們正在做什麼,繼而講述他們的故事。”
美聯社總裁兼執行長柯利評價道:“他激發了比他年輕的幾代美聯社記者。”
“激情”對中國
羅德里克1914年出生於美國緬因州沃特維爾,是家中幼子,16歲時成為孤兒。
他的新聞從業經曆始於15歲,當時在家鄉為《哨兵報》工作。1937年,大學畢業後,他加入美聯社。
不過,對中國感興趣,在他記憶中,是從13歲時在家鄉一座高爾夫球球場上打零工、充任球童開始。“一名(高爾夫球)球手剛從訪問上海的旅途中返回。他給大家看了一些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1942年加入美國陸軍,次年進入耶魯大學學習日語,繼而作為戰略情報局工作人員進入中國。
日軍投降之後,他在中國城市重慶再次加入美聯社。
1948年,以色列建國兩個星期後,他轉赴約旦首都安曼……
1971年,美國桌球隊訪問中國,他以記者身份隨團,見證了中美“桌球外交”。
1979年,他再次重返中國,設立美聯社北京分社。一位美聯社同事回憶道:“他總是告誡我們,‘(大家需要)不斷學習。如果某一天自以為已經完全了解中國,那就是你捲鋪蓋回家的時候了’。”
美聯社報導述及羅德里克之於中國,用了“激情”和“縈繞”等辭彙。

“值得”評人生

羅德里克一生從事文字工作,最終參與草擬了自己的訃告。
美聯社報導,他讀了訃告草稿,提出建議:“訃告中……對我的讚譽可以是,我這一生值得付出。”
羅德里克的追思儀式定於17日在火奴魯魯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