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坑省級瑤山鱷蜥保護區

羅坑省級瑤山鱷蜥保護區

廣東曲江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1998年1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位於韶關市曲江區西南部的羅坑鎮,東經113º11′18″–113º25′55″,北緯24º29′24″–24º32′40″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羅坑國家級瑤山鱷蜥保護區
  • 地理位置:韶關市曲江區西南部的羅坑鎮
  • 占地面積:2000多公頃
  • 建立時間:1998年12月
地理位置,資源,地理環境,主要工作,

地理位置

南面與英德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連線,西面與乳源大峽谷省級自然保護區毗鄰,總面積為2000多公頃。地勢呈現為四周高、中間低、略向東傾斜的盆地地形特徵。最高峰船底頂海拔1587m,最低點羅坑水庫海拔約為200m。年平均氣溫18.4℃,年平均降水量1640mm,水資源十分豐富。區內自然資源豐富,種類繁多,主要保護對象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珍稀動植物及其棲息地。是綜合型自然保護區。

資源

保護區物種資源豐富:在保護區內,有國家和我省重點保護的珍稀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動物有水生、兩棲、爬行、鳥類和哺乳動物。脊椎動物與昆蟲綱動物共有1529種,其中獸類67種,鳥類164種,爬行類55種,兩棲類32種,魚類23種,昆蟲1188種。有39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南虎、鱷蜥(廣東首次報導)、蟒蛇、黃腹角雉、雲豹等,二級保護的有虎紋蛙、白鷳、小鴉鵑、隼形目幾種、鴞形目幾種、短尾猴、穿山甲、水獺、黑熊、大靈貓、小靈貓、水鹿、林麝、蘇門羚等,常見的有野豬、果子狸、芒鼠、毫豬、樹蛙、龜、壁虎、金環蛇、五步蛇及各種鳥類。野生維管植物205科698屬1464種,其中藥用植物有568種,果類植物有88種,觀賞植物有192種,纖維植物141種,澱粉植物有38種,芳香植物27種,油脂植物有102種,飼料植物有44種,鞣類植物有65種,用材樹種共有21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植物有四川蘇鐵(廣東首次發現野生)、伯樂樹,二級保護的有華南五針松、福建柏、桫欏、黑桫欏、蘇鐵蕨、樟樹、金毛狗、傘花木等。省級保護植物有南方鐵杉、粘木、穗花杉、三尖杉、銀鐘花、白桂木、吊皮錐等。近幾年來有香港等地的保護自然愛好者組織有關人員,每年都到羅坑自然保護區進行考察、研究,羅坑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將成為開展國際交流和科學研究的基地。

地理環境

保護區內山清水秀,樹茂林密,旅遊資源數量眾多,以生物景觀和水域風光最為豐富,如猴寨瀑布、象形石“將軍背子”、 “活化石”瑤山鱷蜥、珍稀植物四川蘇鐵等。其中水域風光種類齊全,不僅有風景河段、水庫、水塘,亦有瀑布、跌水、高山濕地,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使整個保護區充滿了靈動之氣。
保護區內氣候宜人,四季交替明顯。春可觀杜鵑采新茶,夏可避酷熱游水庫,秋可賞彩葉品野果,冬可泡溫泉踏新雪,一年四季均適宜旅遊觀光。此外,保護區盛產的蜂蜜、靈芝、冬菇是粵北山區的傳統三寶,出產的蔣公茶曾經是貢品,在港澳台地區均頗有盛名。
羅坑省級自然保護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水資優厚,保護區內有大小溪流18條,匯入面積260公頃,庫容為6973萬立方米的羅坑水庫。保護區地形地貌複雜,山巒重疊,最高峰船底頂海拔1587米,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餘座,起伏連綿,溝壑縱橫,山陡險峻,坡度多在25度以上,局部達60度以上。在海拔800米左右高山有一塊較為少見的中山濕地。保護區森林茂密,各種生物及其構成的亞熱帶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為動植物提供了優良的生存環境,是人類的寶貴生物遺產。

主要工作

保護區自成立以來,在上級機關的正確指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保護區示範省建設”的工作主題,始終把保護好區內生物資源,特別是把保護鱷蜥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及其棲息環境作為保護區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通過立法和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與落實,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5年,保護區被廣東省林業局評為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工作先進集體;2006年,實現了“一區一法”的建設目標;2007年保護區又從森林生態系統綜合性自然保護區改制為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並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更好的保護瑤山鱷蜥等瀕危野生動物物種。保護區的管理和管護工作基本實現了規範化管理。
保護區十分重視科研工作,先後與廣西師範大學、四川大學、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廣州大學、台灣屏東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研究,在對保護區內珍稀動植物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2007年,保護區成立了鱷蜥研究中心,積極開展鱷蜥的人工繁育與放歸的科學研究,並希望擴大與各科研院校的合作,共同做好珍稀動植物的保護工作。
保護區非常重視社區共建工作。一方面積極支持、參與社區的修路、築橋、救災等公益事業,先後投入資金近20萬元;另一方面積極探索發展綠色經濟的新路子,增加社區的經濟收入,讓社區居民切實感受到共建保護區的實惠,自覺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破壞性利用,並承擔起保護自然資源的義務。目前保護區已完成生態旅遊規劃,成功的開展了“公司+農戶”的茶葉基地建設。然而保護區自身的力量是微薄的,真誠希望社會各界參與到保護區的共建工作中來,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示範性保護區盡一份力。
歡迎大家到保護區參觀、旅遊、觀光,共享這裡純淨幽美的綠色世界,同時也希望每一個遊人熱愛這裡的一草一木和所有的野生動植物,積極參與我們的保護行動,支持自然保護區事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