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卷戲

羅卷戲

羅卷戲俗稱喇叭戲,是流傳於河南省汝南縣及河南省鄧州市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羅卷戲是由“羅戲”和“卷戲”這兩個中州大地的古老劇種融合而成的,羅戲和卷戲能融為一體的原因之一,是其唱調多同是宮調式,間或有徵調式,音域在中音3到高音1之間。其唱腔粗獷豪爽、奔放高昂,具有典型的北方戲曲音樂風格。同時,卷戲善演文場戲,羅戲善演武場戲,為了相得益彰,達到文武兼而有之的演出效果,兩個劇種經常同台演出,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後來民眾便直接稱為羅卷戲。

2008年,汝南羅卷戲,鄧州市羅卷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羅卷戲
  • 地理標誌:鄧州市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Ⅳ-123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河南省汝南縣、范縣
歷史淵源,歷史起源,發展過程,文化特徵,唱腔,伴奏樂器,行當,表演,代表劇目,分布地區,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歷史起源

羅卷戲,戲曲劇種之一,俗稱喇叭戲,是由“羅戲”和“卷戲”這兩個中州大地的古老劇種融合而成的。
羅卷戲是由舊時迎神賽會驅逐疫鬼或舉行酬神還願儀式演變而來的古老戲曲劇種;據《中國戲曲曲藝辭典》載,“羅戲流行於河南,歷史悠久”;據傳,羅戲創始於1300多年前的唐太宗時期,是皇帝和文武百官為了取樂而模仿天宮的仙樂編出來的宮廷戲,因此,羅戲也叫“樂戲”。
羅卷戲中的“羅戲”:
羅戲源於儺或儺戲,是由舊時迎神賽會驅逐疫鬼或舉行酬神還願儀式演變而來的古老戲曲劇種。傳說唐太宗時期,皇帝和文武百官為了取樂而模仿天宮的仙樂編出宮廷戲,因此羅戲也叫“樂戲”。“羅戲”的主奏樂器是大嗩吶(俗稱大笛子)所以民間亦稱“羅戲”為“大笛子戲”。
羅卷戲中的“卷戲”:
卷戲是源於廟中老道士所演唱的經文,因為經文是一卷一卷的,所以叫“卷戲”,其主奏樂器是小嗩吶,所以民間亦稱“卷戲”為“小笛子戲”。因卷戲善演文場戲,羅戲善演武場戲,為達到兩個劇種相互補益文武兼而有之的演出效果,兩個劇種經常同台演出,往往在一個劇目中上部唱卷戲、下部唱羅戲或甲角唱卷戲、乙角唱羅戲。因此,民國以後,民眾就習慣直呼“羅卷戲”或“卷羅戲”而不加區分了。

發展過程

羅戲清朝初年流入汝南,戲以唱俗曲曲牌為主,其中尤以“耍孩兒”使用率最高。演唱上是男女同腔同調,只用真聲,不用假聲。羅戲行腔粗獷豪放,激越高亢,適合出演神話戲宮廷戲和征戰之類的武打戲。
卷戲起源於明末時期汝南縣的燕亭店楚鋪和戴堂村,它是僧人們在做道場和佛事時吹奏敲打哼唱著的一種音樂,僧人們稱之為“卷調”,後來又和當地的一些民間小調與傳說故事融合在一起,使“卷調”逐步演變成了帶有故事情節的“卷戲”。卷戲多演出民間傳說鄉土風情和男女愛情題材的劇目。
羅戲善演武場戲,卷戲善演文場戲,後來藝人們摸索總結,終於把兩者合二為一。老百姓統一稱其為“羅卷戲”。

文化特徵

唱腔

羅卷戲唱腔一般比較深奧,講究音韻,詞格為七十字句,以婉轉清新優雅抒情見長。羅卷戲的唱詞有個很獨特的地方,即每一大段唱詞由一迭一迭的三長一短句組成,類似於我國古典詩詞的詞牌,一直沿傳至今毫不改變,並且其傳統劇目中的唱詞都很文雅,專家稱這很可能是該劇種鼎盛時文人墨客加盟形成的,絕不類同於其它傳統地方戲的順口溜唱詞,很有古老劇種崑劇京戲的味道,卻又固守著詞牌似的唱法。

伴奏樂器

羅卷戲的音樂自成風格,主要伴奏樂器有篳篥、大笛、嗩吶、笙、悶子等。演武打戲時,還加有3尺多長的喇叭羊角號。羅卷戲的打擊樂器有鼓板、大鑼、大鑔、小鑔、小鑼、堂鼓、大鼓、梆子等,隨著音樂的發展,不斷加進了弓弦樂器,如二胡、板胡、曲胡及大、小提琴等,為其它劇種所少見。凡兩軍廝殺等場面,所有吹奏樂器、打擊樂器一齊奏鳴,大有雷電交加,金戈鐵馬的壯觀氣勢。

行當

羅卷戲的行當很有特色,生、旦、淨、醜樣樣俱全,可以表演多種性格的人物。各表演行當從不同角度把武術、雜技、舞蹈、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吸收進來,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表演

卷戲擅演文場戲,羅戲擅演武場戲,為吸引觀眾,達到文武兼備相互補益的目的,兩個劇種經常同台演出,逐漸融合為一。民國以後,汝南一帶民眾按習慣直稱之為“羅卷戲”或“卷羅戲”。羅卷戲道白多使用當地方言土語和中州韻,唱腔旋律亦與當地民間語音節奏相接近,具有十分鮮明的地方特色。

代表劇目

截至2008年,羅卷戲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鍘美案》《南陽關》《李子精臨凡》《朱洪武弔孝》《龍抓熊氏女》《劉金定下南唐》《花打朝》《四聖歸天》為代表的劇目。

分布地區

羅卷戲是流傳於河南省汝南縣及河南省鄧州市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初河南河南外,羅卷戲還流傳於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境內。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1.羅卷戲不僅是藝人們謀生的手段和抒情言志的方式,更是承載民族精神與情感的重要載體。
2.羅卷戲道白多使用當地方言土語和中州韻,唱腔旋律亦與當地民間語音節奏相接近,具有十分鮮明的地方特色。

傳承現狀

如今的年輕人不願學演羅卷戲,傳承斷代,後繼乏人,這門戲劇面臨劇目失傳的困境。

傳承人物

劉長科,男,漢族,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孫三民,男,漢族,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988年5月,汝南縣政府組織有關人員整理出版了《汝南羅卷戲音樂資料集》,對老藝人言傳口授的詞、曲進行了錄音保存。
2005年7月,范縣政府組織成立了“范縣大笛子戲保護工作領導小組”。

社會影響

2005年汝南代表隊演出的羅卷戲《打金蛤蟆》和《海瑞搜宮》獲河南省第二屆民間文藝匯演金獎。
2010年3月18日至4月3日,羅卷戲參加了河南(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

文化軼事

唐初天下並沒有“戲”這種藝術形式。有一天,李世民夢中在天界看了天戲,被迷住了,醒來後,他把夢中的情景講給左丞相唐之遠,唐之遠據此編了戲本。李世民傳旨選天下聰明伶俐的子弟照戲文排練,在皇宮內演出後,看得內眷們眉開眼笑,於是李世民就叫這戲為“樂眷戲“,後來傳訛了,傳成“羅卷”戲。
在春意融融、波光瀲灩的宿鴨湖畔,放眼望去,但見水天一色,綠樹拂堤,岸柳盈綠,野鳥群起來。汝南縣是曾在方圓數百里繁盛了數百年的羅卷戲故里。滄海桑田,百年猶如一瞬。面對這絕美的天人合一般的美景,思緒久久地沉浸在羅卷戲那400年起落沉浮的歷史。果真是這方如今已成一派銀光浩淼的水域,曾孕育和成全了一個稀有劇種數百年的輝煌,在洪汝河流域一代又一代修悠然如水漫過年輪的日光下,見證了人們在喜怒哀樂的平凡日子裡演繹大地一樣樸實而善良的生命。正是草根民眾那銘刻在骨骼深處、奔跑在血脈之中對生活的熱愛,催生了戲劇這棵姿態曼妙的花之樹。在這棵花樹最為高邁輕盈的兩個枝頭,生長著兩朵耀人眼目的奇葩。這就是汝南縣的羅卷戲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