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科

罌粟科

罌粟科植物廣泛分布在全世界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大部分種類是草本,也有少數是灌木或小喬木,整個植株都有導管系統,分泌白色、黃色或紅色的汁液。單葉互生或對生,無托葉,常分裂。

花兩性,蟲媒,有少數種是風媒花,單生,有萼片和花冠分離,只有其中的博落回屬沒有花瓣,花多大而鮮艷,無香味。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單獨設立罌粟目,2003年的APG II 分類法將罌粟科分入毛茛目,並建議可以和荷包牡丹科以及蕨葉草科合併,如果不包括上述兩科,罌粟科有26屬大約250種。中國有11屬55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罌粟科
  • 拼音:yīng sù kē
  • 學名:Papaveraceae Juss. (1789)
  • :植物界
  • 亞界:綠色植物亞界
  • 總門:輪藻總門
  •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 亞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 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超目:毛茛超目
  • 毛茛目
  • :罌粟科
  • 分布區域:溫帶和亞熱帶地區,主產北溫帶
形態特徵,花序,果實,品種分類,亞科種類,主要價值,藥用價值,園林價值,中毒症狀,

形態特徵

罌粟(yīngsù)科草本或稀為亞灌木、小灌木或灌木,極稀喬木狀(但木材軟),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無毛或被長柔毛,有時具刺毛,常有乳汁或有色液汁。主根明顯,稀纖維狀或形成塊根,稀有塊莖。基生葉通常蓮座狀,莖生葉互生,稀上部對生或近輪生狀,全緣或分裂,有時具卷鬚,無托葉。
罌粟科-華菱草(圖1)罌粟科-華菱草(圖1)

花序

罌粟科-虞美人(圖2)罌粟科-虞美人(圖2)
單生或排列成總狀花序、聚傘花序或圓錐花序。花兩性,規則的輻射對稱至極不規則的兩側對稱;萼片2或不常為3-4,通常分離,覆瓦狀排列,早脫;花瓣通常二倍於花萼,4-8枚(有時近12-16枚)排列成2輪,稀無,覆瓦狀排列,芽時皺褶,有時花瓣外面的2或1枚呈囊狀或成距,分離或頂端粘合,大多具鮮艷的顏色,稀無色;雄蕊多數,分離,排列成數輪,源於向心繫列,或4枚分離,或6枚合成2束,花絲通常絲狀,或稀翅狀或披針形或3深裂,花葯直立,2室,藥隔薄,縱裂,花粉粒2或3核,3至多孔,少為2孔,極稀具內孔;子房上位,2至多數合生心皮組成,標準的為1室,側膜胎座,心皮於果時分離,或胎座的隔膜延伸到軸而成數室,或假隔膜的連合而成2室,胚珠多數,稀少數或1,倒生至有時橫生或彎生,直立或平伸,具二層珠被,厚珠心,珠孔向內,珠脊向上或側向,花柱單生,或短或長,有時近無,柱頭通常與胎座同數,當柱頭分離時,則與胎座互生,當柱頭合生時,則貼生於花往上面或子房先端成具輻射狀裂片的盤,裂片與胎座對生。

果實

為蒴果,瓣裂或頂孔開裂,稀成熟心皮分離開裂或不裂或橫裂為單種子的小節,稀有蓇葖果或堅果。種子細小,球形、卵圓形或近腎形;種皮平滑、蜂窩狀或具網紋;種脊有時具雞冠狀種阜;胚小,胚乳油質,子葉不分裂或分裂。染色體基數x=6,7,8,稀5, 8-11,16,19。

品種分類

亞科
荷包牡丹亞科
Fumarioideae (DC.) Endlicher
紫堇族
CORYDALEAE Reichenb. Reichenb.
紫堇屬Corydalis DC.
荷包牡丹族
DICENTREAE A. Takhtajan
荷包藤屬Adlumia Rafin.
紫金龍屬Dactylicapnos Wall.
荷包牡丹屬Dicentra Bernh.
煙堇族FUMARIEAE Reichenb.
煙堇屬Fumaria L.
角茴香亞科
Hypecooideae K. Prantl et J. Kundig
角茴香族HYPECOEAE
角茴香屬 Hypecoum L.
嬰粟亞科
Papaveroideae A. Br.
博落回族BOCCONIEAE A. Takhtajan
博落回屬Macleaya R. Br.
白屈菜族CHELIDONIEAE Reichenb.
白屈菜屬Chelidonium L.
血水草屬Eomecon Hance
荷青花屬Hylomecon Maxim.
金罌粟屬Stylophorum Nutt.
罌粟族PAPAVEREAE Reichenb.
禿瘡花屬Dicranostigma Hook. f. et Thoms.
花菱草屬Eschscholtzia Cham.
海罌粟屬Glaucium Mill.
綠絨蒿屬Meconopsis Vig.
罌粟屬Papaver L.
疆罌粟屬Roemeria Medik.
古罌粟族PLATYSTEMONEAE Fedde
薊罌粟屬Argemone L.
檢索表
#
描述
中文名
拉丁名
1
雄蕊多數,分離;雌蕊多心皮至2心皮;花冠輻射對稱,花瓣同形,無距;蒴果瓣裂或稀頂孔開裂;植株具漿汁。
嬰粟亞科
PAPAVEROIDEAE A. Br.
2
花被3基數;雌蕊多至3心皮;花單個頂生,稀聚傘狀排列;蓇葖果或蒴果自先端開裂;種子無雞冠狀種阜,稀有極小 (1.古罌粟族Platystemoneae Fedde)。莖和葉裂片先端具刺;蒴果4-6瓣自先端微裂,疏生硬刺。
薊罌粟屬
Argemone L.
3
花被2基數或無花瓣;雌蕊2心皮,稀較多。
4
花瓣4,稀較多。
5
花單生或組成總狀花序;種子無雞冠狀種阜。
罌粟族
PAPAVEREAE Reichenb.
6
雌蕊3至多心皮;花單生或組成總狀花序,稀圓錐狀花序;蒴果3-12瓣裂或頂孔開裂。
7
花柱通常明顯,柱頭棒狀或頭狀,分離或連合,呈輻射狀下延;蒴果3-12瓣自先端開裂;植珠具黃色液汁。
綠絨蒿屬
Meconopsis Vig.
8
花柱無,柱頭輻射狀連合成平扁或尖塔形的盤狀體;蒴果頂孔開裂;植株具白色液汁。
罌粟屬
Papaver L.
9
雌蕊2心皮(稀4); 花單個頂生; 蒴果2-4瓣裂。
10
花瓣黃色、橙色,稀紅色;蒴果2瓣裂。
11
花葯線形,比花絲長;莖生葉和基生葉同形,均具柄,葉片三出多回羽狀細裂,裂片線形; 花托膨大成杯狀; 萼片段預告前帽狀連合;蒴果自基部向先端開裂。
花菱草屬
Eschscholtzia Cham.
12
花葯不為線形,比花絲短;基生葉多,羽狀淺裂或深裂,裂片具齒,有柄;莖生葉少,明顯小於基生葉,無柄。
13
子房1室;種子卵珠形,具網紋;植株常具黃色液汁。
禿瘡花屬
Dicranostigma Hook. f. et Thoms.
14
子房由於有海綿狀細胞組成的隔膜而成假2室;種子卵狀腎形,蜂窩狀;植株具紅色液汁。
海罌粟屬
Glaucium Mill.
15
花瓣紫色或紅色;蒴果4(2-3)瓣裂。
疆罌粟屬
Roemeria Medik.
16
花通常排列成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種子具雞冠狀種阜。
17
莖不為花葶狀; 葉莖生和基生,葉片不為心形,邊緣具齒至羽狀分裂。
18
葉近對生於莖先端;莖不分枝;果不為念珠狀。
19
花具苞片,數朵排成傘房花序;子房被短柔毛;蒴果自先端向基部2-4瓣裂
金罌粟屬
Stylophorum Nutt.
20
花無苞片,1-3花排列成傘房花序;子房無毛;蒴果自基部向先端2瓣裂。
荷青花屬
Hylomecon Maxim.
21
葉互生於莖上下部;莖聚傘狀分枝;果近念珠狀。
白屈菜屬
Chelidonium L.
22
莖花葶狀;葉全部基生,葉片心形,邊緣淺波狀。
血水草屬
Eomecon Hance
23
花瓣無;花極多,排列成大型圓錐花序;亞灌木(4.博落回族Bocconieae A. Takhtajan)。莖中空;葉寬卵形至近圓形,基部心形;蒴果狹倒卵形或近圓形。
博落回屬
Macleaya R. Br.
24
雄蕊4枚分離或6枚合成2束;雌蕊2心皮;花瓣不同形;蒴果或堅果;植株無漿汁。
25
雄蕊4枚,分離,與花瓣對生;花冠近輻射對稱,花瓣4枚,2輪排列,無距,外輪和內輪異形;蒴果長角狀,節間分離或開裂為2果瓣 (2.角茴香亞科Hypecooideae K. Prantl et J. Kundig。 5.角茴香族Hypecoeae)。
角茴香屬
Hypecoum L.
26
雄蕊6枚,合成2束;花冠兩側對稱,花瓣4枚,2輪排列,外花瓣中的1或2枚基部呈囊狀或距,內輪異形;蒴果2瓣裂或為不開裂的堅果。
荷包牡丹亞科
FUMARIOIDEAE (DC.) Endlicher
27
花縱軸兩側對稱;蒴果2瓣裂。
荷包牡丹族
DICENTREAE A. Takhtajan
28
直立草本;無卷鬚。
荷包牡丹屬
Dicentra Bernh.
29
攀援草本; 具卷鬚。
30
頂生小葉卷鬚狀;總狀花序對葉生; 花黃色。
紫金龍屬
Dactylicapnos Wall.
31
頂生小葉柄卷鬚狀;圓錐花序腋生;花淡紫紅色。
32
花橫軸兩側對稱;蒴果2瓣裂或不開裂的堅果。
33
蒴果,線形至卵形,稀圓形;種子2至多數,具雞冠狀種阜 (7.紫堇族 (Corydaleae Reichenb. )。
紫堇屬
Corydalis DC.
34
堅果,圓球形;種子1枚,無雞冠狀種阜(8.煙堇族Fumarieae Reichenb.)
煙堇屬
Fumaria L.

亞科種類

罌粟科 Papaveraceae sp.全世界約38屬700多種,主產北溫帶,尤以地中海區、西亞、中亞至東亞及北美洲西南部為多。
罌粟科-罌粟(圖3)罌粟科-罌粟(圖3)
中國有18屬362種,南北均產,但以西南部最為集中。其中血水草屬Eomecon Hance為中國特有的單種屬;種類較多的紫堇屬Coydalis DC. 和綠絨蒿屬Meconopsis Vig.分布中心在中國西南部,而另一些多種屬如罌粟屬花菱草屬Eschscholtzia Cham.中國只有少數種或引種栽培;有些單種屬或寡種屬如荷青花屬Hylomecon Maxim.、白屈菜屬Chelidonium L.、博落回屬Macleaya R. Br.和角茴香屬Hypecoum L.在中國則較廣泛分布。
該科多種植物有重要毒性,主要存在於罌粟屬(PapaverL.)、博落回屬(MacleayaR.Dr.)、紫堇屬(CorydalisDC.)、白屈菜屬(CtlelidoniumL.),如罌粟(P.SomniferumL.)、博落回(M.cordata)、白屈菜(C.Majus)等;中毒症狀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循環障礙和胃腸道刺激。
罌粟科-綠絨篙(圖4)罌粟科-綠絨篙(圖4)
註:對本科的範圍有不同的見解,採納了Airy-Shaw(1973)的主張,包括3個亞科:罌粟亞科Papaveroideae A. Br.、角茴香亞科Hypecooideae K. Prantl et J. Kundig、荷包牡丹亞科Fumarioideae (DC.) Endlicher。大體上該科相當於Cronquist (1981) 、Takhtadjan (1987) 的罌粟目Papaverales,其中包括3個科 (Papaveraceae sensu strcto、Hypecoaceae和Fumariaceae) 或4個科 (Pteridophyllaceae、Papaveraceae、Hypecoaceae、Fumariaceae)。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該科植物有些種類入藥,如血水草荷青花白屈菜博落回、多種綠絨蒿角茴香紫金龍荷包牡丹、多種紫堇,尤其紫堇屬中的延胡索類,為著名的中藥材,罌粟為鴉片的原植物,富含嗎啡、可待因等,中藥名為罌粟殼。
罌粟科-荷包牡丹(圖5)罌粟科-荷包牡丹(圖5)
化學成分
該科植物富含異哇啉類生物鹼 (isoquinolinetype alkaloids) ,如前鴉片鹼 (protopine) 、異紫堇鹼 (isocorydine) 、罌粟鹼 (papaverine) 、嗎啡 (morphine) 、可待因 (codeine) , 還有血根鹼 (sangulnarine) 、白屈菜鹼 (chelerythrine) 、博落回鹼 (bocconine) 、痕跡那可汀 (narcotine) 、蒂巴因 (thebaine) 等。按化學結構又可分為苯菲里啶(bcnzo[C]Phenantridine)型、原小檗鹼(berberine)型、原阿片鹼(protopine)型、苯甲基異喹啉(benzylisoquinoline)型、嗎啡(morphinane)型、麗春花鹼(rhoeadane)型、酞基四氫異喹啉(phthalidetetrahyroisoqmnoline)型等。

園林價值

該科植物有較大的觀賞價值,花菱草虞美人罌粟的重瓣品種常見於各地公園、庭園栽培,綠絨篙花大色艷,荷包牡丹花姿優美奇特,都是極好的觀賞花卉植物。
其他價值
該科植物有些種類如白屈菜薊罌粟、虞美人、罌粟等種子含油30%-40%。

中毒症狀

毒性
在有毒植物中,罌粟(又稱鴉片、大煙)是最重要的一種,原產南歐,後經引入東南亞地區栽培。鴉片在第七世紀由波斯輸入中國,唐《新修本草》已有記載,宋《開寶本草》為“米囊子”,明《本草綱目》為阿芙蓉,俗稱“鴉片”。罌粟含有豐富的嗎啡等嗎啡型生物鹼。這類生物鹼具有鎮痛、止咳等重要醫療價值,但同時有嚴重的麻醉樣副作用及成癮性,對人健康為害極大,為國際嚴格控制的麻醉品。
罌粟莖、葉及花均有毒,以果含毒最多,種子無毒。果未成熟時刈制鴉片,鴉片含生物鹼約20%,從中已分出20多種生物鹼,主要成分是嗎啡(66—1),占5—15%,主要毒性作用以嗎啡為代表,其次是那可汀(oarcotine)(66—12)、可待因(codeine)(66—2)、蒂巴因(thebaine)(66-4)等。所含生物鹼按結構可分為(一)嗎啡型:有嗎啡、可待因、蒂巴因、降嗎啡(normorphine)(66—3)、7—氧二氫蒂巴因,(salutaridine)(66—5)等。(二)苯甲基異喹啉型:有罌粟鹼(papaverine)(66—6)、杷拉鳥定鹼(Palaudine)(66—7)、東罌粟靈(orientaliue)(66—8)、雅片黃(papaveraldine)(66—10)、四氫罌粟鹼(tetrahydropapaverine)(66—9)等。(三)原阿片鹼型:有原阿片鹼(protopine)(66—11)、隱品鹼(cryptopine)、別隱品鹼(-allocryptopine)、二氫原阿片鹼(dihydroprotopine)、氧化隱晶鹼(13—oxo-cryptopine)等,(四)苯菲里啶型:有血根鹼(sanguinarine)(66—14)、氧化血根鹼(oxy.Sanguinarine)、丙酮基二氫血根鹼(6—acetonyldihydrosanguinarine)(66—16)等;(五)小檗鹼型:有二氫小檗鹼(canadine)、考雷明(coreximine)、光千金藤定鹼(stPholidlne),還有那可汀(66—12)、那碎因(narceine)(66-13)、木蘭花鹼(magnoflorine)(53—14等。
口服嗎啡5—15mg引起輕度中毒,在幾分鐘內出現面紅、疲倦、心煩、口渴、瞳孔縮小、呼吸和脈搏慢、站立不穩、嗜睡等,6—8小時以上恢復。20—30mg,除上述症狀外,由嗜睡很快進入深睡,喚醒後自覺意識混亂、噁心、厭食、便秘。100—350mg,引起嚴重中毒,病人昏睡、反射消失、脈搏弱而慢、且不規則,皮膚冷濕。瞳孔很小,對光反射消失,7—12小時死亡。長期服用嗎啡或鴉片者則耐受量漸增,進而成癮,成癮者漸呈慢性中毒:有唾液分泌減少、發汗、瞳孔縮小、消瘦、消化障礙、便秘及下痢、頭痛、暈眩、不眠、四肢震顫、神經痛、神經錯亂,乃至呆瘕等。成癮者如突然中止吸食,即出現惡寒、欠伸、頭痛、神經痛、下痢、嘔吐、不眠等症狀,嚴重者陷於精神病狀態,甚至因虛脫而死。嗎啡中毒死於呼吸麻痹,因其對呼吸中樞有高度選擇性抑制。還能選擇抑制大腦皮層的痛覺區,抑制消化腺的分泌和腸的蠕動,尚有鎮痛、催眠、鎮咳作用[2,3]。對嗎啡生物鹼的作用機制研究很多,六十年代以後取得了重要進展,通過對嗎啡鎮痛作用的研究證實,動物體內神經系統等存在專一性的嗎啡作用受體,稱為阿片受體(opiatcreceptors),並且發現了作用於受體的內源性激動劑腦啡肽(enkehaline),而嗎啡等麻醉鎮痛劑是這種受體的強激動劑。這些發現,不僅較深入地解釋了嗎啡多方面特殊作用,而且巳發展成為神經藥理學的重要新領域。蒂巴因和那碎因對呼吸有興奮作用,在兔2mg/kg蒂巴因可消除5mg/kg嗎啡引起的’呼吸抑制,那可汀(15mg/kg)和蒂巴因(1mg/kg)的混合物對呼吸有強烈興奮作用。大劑量蒂巴因能引起痙攣和呼吸麻痹。那碎因還能強烈降低血壓和刺激小腸的蠕動。原阿片鹼、隱品鹼和別隱品鹼主要影響心臟,是有效的冠狀動脈血管舒張劑,靜脈注射於兔和豚鼠;開始血壓輕度上升,而後很快出現心律不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