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業人戰爭

繼業人戰爭

系指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前356~前323)死後,導致其創建的馬其頓帝國分離崩壞的一系列戰爭,因主要發生在聲稱有權繼承亞歷山大基業的眾部將之間,而稱作繼承人或繼業人戰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繼業人戰爭
  • 時期:(前356~前323)死後
  • 皇帝:亞歷山大大帝
  • 結果:馬其頓帝國分離崩壞一系列戰爭
皮狄卡斯攝政時期,卡珊德和塞琉古的崛起,伊普索斯戰役,馬其頓之亂,庫魯佩地亞戰役,歷史意義,

皮狄卡斯攝政時期

前323年,亞歷山大死於巴比倫,部將擁立皇弟腓力三世、羅克姍娜皇后腹中的亞歷山大四世共同即位。原侶伴騎兵司令皮狄卡斯攝政。
皮狄卡斯在取得攝政地位的鬥爭中取得了一些部將的支持才消滅其競爭者——方陣步兵司令梅埃里格。為答謝這些部將,遂以安提帕特為歐洲總監,克拉特魯斯為國王監護人,塞琉古為伴侶騎兵司令,托勒密為埃及總督,安提帕特之子卡珊德為近衛隊長,“獨眼龍”安提戈納斯為小亞細亞西部總督,亞歷山大的秘書攸美尼斯為大卡帕多西亞總督,亞歷山大的盾甲護衛官萊西馬庫斯為色雷斯總督等等。初步形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皮狄卡斯所代表的維持馬其頓帝國統一的勢力與各路諸侯代表的割據稱雄的勢力矛盾激化。前321年,安提帕特、克拉特魯斯、托勒密、安提戈納斯、萊西馬庫斯等人以聯姻形式成立了反皮狄卡斯聯盟。
次年,皮狄卡斯進討埃及,意圖消滅托勒密,戰鬥失利,死於下屬譁變(據信被塞琉古等部將刺殺)。反皮狄卡斯聯盟眾將遂在特里帕拉迪蘇斯訂立協定,由安提帕特攝政掌權,將政治中心由巴比倫遷回馬其頓,以安提戈納斯為亞洲總監,督討皮狄卡斯派餘部——掌握卡帕多西亞的攸美尼斯。塞琉古獲得巴比倫總督之位。

卡珊德和塞琉古的崛起

前319年,安提帕特逝世,指定老將波里培康接任攝政,卡珊德為第二攝政。卡珊德對父親的安排極為不滿,聯合安提戈納斯、托勒密對付波里培康。期間,攸美尼斯敗逃,數年後被部下所殺。
至前317年,卡珊德終於逐走波里培康,尊腓力三世為王,自任攝政。但波里培康趁卡珊德主力征討希臘之機,藉助亞歷山大之母奧林匹亞斯所控制的伊庇魯斯兵力,以為羅克珊娜皇后和亞歷山大四世恢復權力為名,攻入馬其頓,殺死腓力三世。但次年卡珊德回兵,殺死奧林匹亞斯,逐走波里培康,俘獲羅克珊娜、亞歷山大四世,前310年又將他們母子處死,自稱馬其頓王。從此馬其頓完全掌控於卡珊德之手,而各部將也陸續稱王,自詡為亞歷山大的繼業人。
前316年,塞琉古被安提戈納斯奪去巴比倫總督之位而流亡,但前313年,安提戈納斯的注意力轉向歐洲和小亞細亞西部,僅留其子狄密多留防衛東方,次年托勒密在加沙大敗狄密多留,給塞琉古帶來機會。塞琉古遂借托勒密的埃及兵恢復對巴比倫的統治(前311年)。之後與安提戈納斯父子鏖戰三年,終於站穩腳跟。
塞琉古很快將勢力擴展到原波斯帝國東部地區,直抵印度,前305年~前302年與月護王旃陀羅笈多爭鋒,最終勢均力敵而講和。至此塞琉古已經成為東方的一支重要力量。

伊普索斯戰役

安提戈納斯被迫放棄對塞琉古的巴比倫的進攻後,改為以小亞細亞西部為根據地,一面向南與埃及的托勒密對抗,一面向西與卡珊德爭奪對希臘各城邦的控制權,前302年又派狄密多留直接進兵威脅卡珊德的腹地。體現出了強勁的侵略態勢。
首先,在前306年,安提戈納派兒子狄密多留率軍進攻賽普勒斯,托勒密率軍來救,結果陸海軍全部在薩拉米斯被狄密多留打敗,幾萬人被殲。托勒密牛皮吹破,只能撤退。其後,狄密多留又率三萬人圍攻羅德島,與反安提戈納聯軍戰平。這兩次作戰使得卡珊德失去了南方的策應。而在北線戰場,卡珊德面對安提戈軍,節節敗退。總之,眼下卡珊德的勢力愈發孤立,形勢異常嚴峻。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繼業人們,像埃及的托勒密(前305年自稱法老)、巴比倫的塞琉古(前305年稱巴比倫王)、色雷斯的萊西馬庫斯都看到,如果安提戈納斯吞滅卡珊德,將很快取得全帝國範圍內的優勢地位,進而一一消滅其他繼業人,恢復馬其頓的統一,遂回響卡珊德的呼籲,結盟共同進攻安提戈納斯。前301年,安提戈納斯將八萬精兵與同盟軍七萬九千餘人在伊普索斯相遇,爆發大決戰。
據說這一仗開始主要是處於弱勢的萊西馬庫斯跟安提戈納斯、狄密多留死磕,伊庇魯斯的皮洛斯(前319年生)在安提戈納斯麾下,十分神勇,萊西馬庫斯快要頂不住的時候,塞琉古及時出現,而且帶著從印度搞來的幾百頭戰象,於是安提戈納斯亂了陣腳,並最終全軍崩潰。安提戈納本人被殺,狄密多留逃走。
勝利者瓜分安提戈納斯的地盤,並繼續對付漂泊海上的狄密多留。

馬其頓之亂

皮洛斯於前297年借岳父托勒密的兵馬奪得伊庇魯斯王位。同年,卡珊德去世,其後人為爭奪馬其頓王位而內亂。前294年,狄密多留占據伯羅奔尼撒,很快看中卡珊德家族內亂之機,聯合皮洛斯攻入馬其頓,盡殺卡珊德後人,奪得馬其頓王位。後狄密多留與皮洛斯產生爭端,並於前289年擊敗皮洛斯,迫其退回伊庇魯斯。但次年馬其頓人起義,將狄密多留逐往希臘。
前287年,狄密多留放棄了對馬其頓的企圖,改為東征,委任其子安提柯·貢納圖斯為希臘留守。同年萊西馬庫斯與皮洛斯瓜分馬其頓,前285年又逐皮洛斯,自稱馬其頓王。

庫魯佩地亞戰役

狄密多留東征後,對塞琉古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很快因為士兵譁變,不得不於前285年向塞琉古投降。同年,托勒密(兩年後以太上皇身份老死)禪讓於幼子托勒密二世,長子“雷震子”托勒密逃往塞琉古處。至此埃及割據一方的局面業已形成,不再參與繼業人爭霸。
於是占據了整個西亞的塞琉古與占據了色雷斯、馬其頓的萊西馬庫斯兩強對峙。
前281年,雙方在庫魯佩地亞大決戰,最終萊西馬庫斯敗死,塞琉古也只當了很短一段時間的“全馬其頓之王”,很快被“雷震子”托勒密刺殺。伴隨最後兩位繼業人的去世,繼業人戰爭的時代結束了。

歷史意義

繼業人戰爭時期是“希臘化”歷史的第一個階段,各繼業人模仿亞歷山大的作法,以手中的馬其頓軍隊為統治核心力量,以希臘文化構建統治秩序,同時兼采所統治地方的一切舊有上層建築,努力使希臘文化融入當地文化傳統,促進了希臘化這一歷史趨勢。繼業人的後代建立的一些希臘化王國後來被羅馬所征服,成為西方文明的基石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