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石

織女石

織女石位於陝西省安康市贏湖西岸邊,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居中,幅員在北緯31°42′~33°49′、東經108°01′~110°01′之間。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是流傳在我國民間歷史最優秀的傳說之一,那牛郎與織女純樸的愛情,是人們對愛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織女石
織女石,簡介,清代詩歌,織女石傳說,織女石傳說故事,牛郎織女的傳說,

織女石

簡介

織女石位於安康市贏湖西岸邊,與金螺島牛郎雕像隔江相望。 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是流傳在我國民間歷史最優秀的傳說之一,那牛郎與織女純樸的愛情,是人們對愛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而忠厚、勤奮的牛兒,又代表著人們對勞動的熱愛和和平生活的期望……;天上人間的生離死別,鵲橋相會的幸福團圓,演繹著古老的愛情……
織女石織女石

清代詩歌

如今隔湖(江)相望的黑色巨石——牛郎經歷史變遷已無遺蹟,織女應無恙,高峽出平湖。清康熙年間,安康名儒劉應秋有七律《織女石》:
寶鬢森森立水旁,臨岸翹首望牛郎。
秋霖暗接當時淚,春草羞添向曉妝。
千里月華舒倦眼,九回漢水 柔腸。
綺羅叢織人間婦,誰是渠心一片鋼。
這首詩,熱情洋溢地讚美了忠厚勤勞的牛郎與貌美善織的織女堅貞不屈的愛情生活,和對自由幸福的熱切渴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她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如今在他站立的地方重新塑造了一尊痴情牛郎雕像。另一尊亭亭玉立的織女石仍佇立在煙波浩渺的瀛湖北岸,向著藍天白雲,向著萬頃碧波,向著盈盈一水間,相愛難見面的牛郎石,抒發著自己的期待、惆悵與嚮往,給人流下無限遐思。
牛郎雕像牛郎雕像

織女石傳說

織女石傳說故事

很久以前,崗河區玉崗鄉平涼山脈,有一個地方叫七彩石,是女媧娘娘補天時留下的。千百年的風霜雨雪,千百年的人世滄桑,給七彩石注入仙的精靈,人的情慾。有一年,一塊彩石不甘寂寞,投入凡間,做了當地一個有錢人家的女兒,取名明珠。十幾年後,明珠長成了一個美若天仙的姑娘,她不戀,不貪萬貫家財,唯喜歡居家織錦。同樣是普通的絲線,經她織的美錦,誰家得到了就會逢凶化吉,祛病解憂。因此,方圓數百里,提起明珠姑娘無不稱讚。
這一天,明珠姑娘帶著剛染色的絲線到江邊漂洗,忽來一股狂風將她掀大江中,眼看著就要被江心大浪吞掉時,一隻漁船劈波斬浪,沖向前去,船上漁夫一把將明珠救上船來,又親自把她送回家中,明珠父母提出要把一半家財相送,漁夫婉言謝絕,只要了明珠親手織的一塊絲巾,就匆匆而別。
原來這漁夫也是七彩石中的一個,偷降凡間做了個船工,取名牛郎,終日在江上打魚,幫助窮人,解救遇險船隻。自與明珠相識後,二人暗自相愛,明珠每天清晨都要到江邊梳洗裝扮,等候與牛郎相會。後來女蝸娘娘發覺了他們的私情,盛怒之下,收回二石靈氣,復變為石,牛郎在南,明珠在北,以江相隔,永不聚頭。原先的七彩石成了五塊石,當地民眾以此作為地名,沿用至今。清代康熙年間安康名儒劉應秋有感於此,作七律《織女石》,詩云:“寶管森森立水旁,臨岸翹首望牛郎。秋霖暗接當時淚,春草羞添向曉妝。千里月華舒倦眼,九回漢水浣柔腸。績羅叢積人間婦,誰似渠心一片鋼。”後來,牛郎石不知去向,唯織女石仍然仁立溉湖北岸,向著天空蒼穹,向著湖水抒發著期待與偶悵,給遊人留下不盡的遐想。為了不便織女失望,1997年安康市政府撥款1300萬元,開發修建金螺島時,恢復修建了牛郎石,並立碑篆刻了清代名儒劉應秋的詩詞。

牛郎織女的傳說

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牛郎織女牛郎織女
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孫女,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織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是“天衣”。自從牽牛被貶之後,織女常常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牽牛。她坐在織機旁不停地織著美麗的雲錦以期博得王母大發慈心,讓牽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幾個仙女向王母懇求想去人間碧蓮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應了她們。她們見織女終日苦悶,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讓織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懲後的孫女,便令她們速去速歸。
話說牽牛被貶之後,落生在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後來父母下世,他便跟著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與他分家,只給了他一條老牛和一輛破車,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獨占了,然後,便和牛郎分家了。
從此,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他們在荒地上披荊斬棘,耕田種地,蓋造房屋。一兩年後,他們營造成一個小小的家,勉強可以餬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條不會說話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個人,日子過得相當寂寞。牛郎並不知道,那條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這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它對牛郎說:“牛郎,今天你去碧蓮池一趟,那兒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的仙衣藏起來,穿紅仙衣的仙女就會成為你的妻子。”牛郎見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興,便問道:“牛大哥,你真會說話嗎?你說的是真的嗎?”老牛點了點頭,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蓮池旁的蘆葦里,等候仙女們的來臨。
不一會兒,仙女們果然翩翩飄至,脫下輕羅衣裳,縱身躍入清流。牛郎便從蘆葦里跑出來,拿走了紅色的仙衣。仙女們見有人來了,忙亂紛紛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飛鳥般地飛走了,只剩下沒有衣服無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織女。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伙子搶走,又羞又急,卻又無可奈何。這時,牛郎走上前來,對她說,要她答應做他妻子,他才能還給她的衣裳。織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牽牛,便含羞答應了他。這樣,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們結婚以後,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不久,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十分可愛。牛郎織女滿以為能夠終身相守,白頭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勃然大怒,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織女回天庭問罪。
這一天,織女正在做飯,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趕回,眼睛紅腫著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他臨死前說,要我在他死後,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織女一聽,心中納悶,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貶下凡的牽牛說了幾句公道話,也貶下天庭。它怎么會突然死去呢?織女便讓牛郎剝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這時,天空狂風大作,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容分說,押解著織女便飛上了天空。 正飛著、飛著,織女聽到了牛郎的聲音:“織女,等等我!”織女回頭一看,只見牛郎用一對籮筐,挑著兩個兒女,披著牛皮趕來了。慢慢地,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織女可以看清兒女們可愛的模樣子,孩子們了都張開雙臂,大聲呼叫著“媽媽”,眼看,牛郎和織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這時,王母駕著祥雲趕來了,她拔下她頭上的金簪,往他們中間一划,霎時間,一條天河波濤滾滾地橫在了織女和牛郎之間,無法橫越了。 織女望著天河對岸的牛郎和兒女們,直哭得聲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來。他們的哭聲,孩子們一聲聲“媽媽”的喊聲,是那樣揪心裂膽,催人淚下,連在旁觀望的仙女、天神們都覺得心酸難過,於心不忍。王母見此情此景,也稍稍為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讓他們相會一次。
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著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當中,我們至今還可以看見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星星,晶瑩地閃爍著,那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和牽牛星在一起的還有兩顆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織女的一兒一女。
牛郎織女相會的七月七日,無數成群的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橋。鵲橋之上,牛郎織女團聚了!織女和牛郎深情相對,摟抱著他們的兒女,有無數的話兒要說,有無盡的情意要傾訴啊!
七夕七夕
傳說,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們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靜靜地聽,可以隱隱聽到仙樂奏鳴,織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談。直是:相見時難別亦難,他們日日在盼望著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農曆七月七日是民間的“乞巧”節,婦女們這晚在庭院中擺下酒脯瓜果,虔誠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織女星賜予技巧。由於詩人的吟詠,畫家的描繪,文人的鋪排,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於是流傳人間,纏綿緋惻,委婉動人,這便是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