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川河

縣川河

縣川河,陝西省宜川縣黃河右岸一級支流,因流經宜川縣城之濱而得名。發源於宜川縣西黃龍山,東西向貫穿全縣,在縣川口注入黃河,全長54公里,流域面積1154.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南川河、交川河。

縣川河中下游有灌溉之利。而上游利用以小型發電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縣川河
  • 所屬水系:黃河一級支流
  • 地理位置:陝西省宜川縣
  • 流經地區:宜川縣丹州、黨灣、秋林、壺口4個鄉鎮
  • 發源地:黃龍山晉師廟梁下
  • 主要支流:交川、南川
  • 河長:54公里
  • 河流面積:1154.6平方公里
  • 河口:縣川口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治理開發,自流引水,水庫,小水電站,流域概況,沿岸名勝,地圖信息,

幹流概況

縣川河位置及走向縣川河位置及走向
縣川河,發源於宜川縣西黃龍山,自西向東流,上游由南川河、西川河交匯而成,始於宜川縣北關,西、南二川河交匯處。至黃河口,全長54公里,流域面積1154.6平方公里。中游交川河匯入。河谷最寬800米,最窄100米,平均寬450米,河床均寬50米。流經丹州、黨灣、秋林、壺口4個鄉鎮,范灣等10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由於流量和比降較大,河床自西向東逐漸切入基岩,下遊河道深達10米至20米,形成岩石裸露的峽谷。
縣川河宜川縣城一段縣川河宜川縣城一段
縣川河秋林鎮一段縣川河秋林鎮一段

水文特徵

據大村水文站1968~1982年水文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流量為2.5米↑3/秒。最大流量738立方米/秒。(1971年7月2日)。最小流量為0.01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6334萬立方米,高程832米至465米。平均比降8.5%。
冰期始於11月中旬,解於3月下旬。

主要支流

交川河(又名北溪河、仕望河),位於宜川縣城駐地北15公里的交里鄉境內。源於岔口行政村之西的油房台(系廢村),向東南流經岔口、孟長鎮、四方、交里、蘭家河等5個行政村12個自然村,於黑子溝口入縣川河。全長30.3公里,流域面積387.6平方公里,系常年性河流,河床均寬20米,平均流量0.2米↑3/秒。系黃河二級支流,上游流經林區,中下游穿越植被較好的溝壑區,含沙量較小。冰期始於11月中旬,解於3月初。因流經交里川道而得名。
西川河(本名銀川河或銀水,又名浦水),流經宜川縣英旺、黨灣兩鄉,源於晉師廟梁下,向東流經龍泉、觀亭、英旺、茹坪、五里坪等9個行政村,13個自然村,至縣城北關虎頭山下,全長49.4公里,流域面積516.5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寬20米,平均流量0.2米↑3/秒。為常年性河流,河岸平均寬350米。因上中游地區流經林區,河水清徹,含沙量小,僅在茹坪村以下的10公里內含沙量稍增。冰期始於11月中旬,解於3月初。因此河位縣城之西而得名。
縣川河小南川河黃龍縣瓦子街一段縣川河小南川河黃龍縣瓦子街一段
小南川河(即丹陽河。一名赤水,又名長松水,偏城川),位於宜川縣城駐地西南9公里(水平)的丹州鎮境內。源於黃龍縣小寺莊盤山鎮溝。向東流經鐵龍灣與大南川河交匯,匯合後統稱南川河,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60.4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寬10米,平均流量0.15米↑3/秒。系黃河三級支流,河床狹窄,平時細流,雨時暴漲,水流湍急,流經林區,含沙量小。冰期較長,始於11月上旬,解於3月初,因其地處縣城之南,且河流較小而得名。
南川河(一名大南川,赤石川,又名義水或義川),源於黃龍山大嶺,在宜川境內部分位於縣城駐地之南22.5公里(水平)。屬丹州鎮所轄之境,西南—東北流向,宜川境內自譚家灣經高灣、三角、程洛、柳樹村、郭等9個行政村,20個自然村。至縣城北關虎頭山腳下匯入縣川河,全長62.1公里,境內流長25公里,總流域面積1139平方公里,河岸平均寬125米,河東平均寬25米,平均流量0.3米2/秒。河道寬闊,常水量較大。系黃河二級支流。冰期始於11月中旬,解於3月初。因流經縣城之南而得名。

治理開發

自流引水

宜川縣塬溝分明,川道遍布,自流渠道各大河大川均有,汾川、仕望、南川、西川、白水川、猴兒川等河川所屬居民,素有引水灌田之習慣。縣川河流域的幾個主要渠道情況:
群英渠:位於丹州鎮城南,1969年建成。全渠長410米,灌溉面積620畝。1983年改建從郭二村,流經南窯、南街和西街3個行政村,因基建占地灌溉面積到1994年下降至400畝。
三合渠:1953年建成隨即受益,1960年配套擴建。渠首設于丹州鎮程洛村。左渠經流灌溉柳樹村,右渠經流上陽灣、曲里等村,為無壩引水。1963年又在渠首配套修攔河砌石滾水壩,乾渠長10公里,襯砌渠道0.4公里,設計灌溉1400畝,實灌1365畝,引水流量0.5立方米/秒。到1994年因基建占地實際灌溉面積下降為800畝。
劉莊渠:位於英旺鄉劉莊村,1972年建成,渠長11公里,設計面積1750畝,與劉莊水庫為配套工程。此為病險庫,無灌溉效益。
雲英渠:位於雲岩鎮雲岩村。1958年建成。渠長6公里,設計灌溉面積900畝,實灌150畝。

水庫

木頭溝水庫:位於縣川河西川支流的木頭溝的下西溝中。1958年10月動工,1960年9月合龍蓄水。流域面積25平方公里,主溝長12公里,溝道比降2.4%。年經流量105萬立方米,年輸沙量0.36立方米。系多年調節水庫。總庫容18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54萬立方米,有效灌溉700畝,設計洪水量37立方米/秒。壩為均質土壩,壩體高22米,頂長188米,頂寬3.5米,底寬109米。溢洪道建成20多年來,未曾過水。工程量14萬立方米,投工14萬個,國家投資11萬元,設計灌溉面積700畝。
劉莊水庫:位於縣西川河支流上劉莊村,第一期工程於1970年9月動工,1972年10月結束;第二期工程於1976年5月動工,12月竣工。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主溝長15公里,溝道比降為1%。總庫容41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04萬立方米。壩為均質土壩,壩高23米,頂長240米,頂寬3.5米,底寬122.5米,工程量34.4萬立方米,投工29.8萬個,配套渠道11公里,設計灌溉面積1600畝,有效灌溉面積1570畝,實灌溉200畝,至今未用作灌溉。目前渠道已平,建築物倒塌損壞,只用作養魚。
鐘樓寺水庫:位於交川河上游,1973年動工,1974年建成蓄水。流域面積60平方公里,主河長18.7公里,河道比降1%,總庫容量258.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96.5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800畝,有效灌溉3000畝。壩為均質土壩,壩身高23.5米,壩頂長210米,頂寬3米,壩基寬126米。動用土石方28.6萬立方米,投工26.8萬個,國家投資28萬元。工程因趕進度,質量較差。

小水電站

縣川河流域的小水電事業始於1958年,10月縣水利隊在城鎮公社箭子坪村勘測設計建起了宜川第一座小水電站,引縣川河水,採用木製法蘭西式水輪機,用鐵絲作輸電線,裝機容量7.5瓩,於1969年停產。
1969年5月,從南川河掌里村上1公里處引水,建成南關水電站,裝機60瓩,投資20.3萬元,1976年因建起哨皮、龍灣電站而廢。
1971年5月,在仕望河中游,秋林公社哨皮村下,建起哨皮水電站。
1976年1月在仕望河中游,秋林公社龍灣村,建起龍灣水電站。
1985年,全縣已建成小水電站14處,裝機18台,容量1360瓩,其中48瓩以上水電站4處,裝機容量1240瓩。共架設高壓線路210.7公里,低壓線路112公里。已有52個村委會,123個自然村,5752戶農民通了電,農業用電量58.84萬度,其中排灌5.27萬度,鄉鎮企業6.09萬度,農村加工9.88萬度,照明37.6萬度。
1987年10月開工修建甘草水電站,權屬縣管,1992年12月竣工。水源來自仕望河,總投資693萬元,其中縣自籌資金417.3萬元。引水流量71113立方米/秒,總裝機容量1000瓩,年設計發電量600萬度。

流域概況

縣川河除上游小部分外,流域全部在宜川縣境內。宜川縣,西魏大統三年(537)置義川縣設汾州,廢帝三年(554)改汾州為丹州。唐天寶元年(742)改丹州為鹹寧郡,乾元元年(758)復為丹州,五代後周時(951)廢鹹寧縣入義川縣。宋太平興國元年(976)為避太宗趙光義名諱,改義川縣為宜川縣。
宜川縣主導產業以果業、旅遊、能源開發為主。先後被命名為“對外開放縣”和“胸鼓之鄉”、“花椒之鄉”。2017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30.3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68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149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6元。宜川果業久負盛名,知名度享譽國內外,屬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之一,也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全國蘋果品質最佳的縣份之一。全縣建果園40萬畝,2017年,蘋果總產47.5萬噸,產值21.1億元,農民人均蘋果收入達到2.48萬元,已成為8.5萬農民增收致富的第一大主導產業。擁有世界唯一的金黃色大瀑布--黃河壺口瀑布、蟒頭山、盤古山、丹州古城、雲岩古鎮等旅遊資源,榮獲“中國最具特色旅遊休閒度假名縣”、“中國最美自然景觀名縣”、“全國生態特色旅遊縣”、“中國最具魅力文化旅遊名縣”等稱號。2017年,全縣接待遊客75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9.7億元。自然資源富集,開發前景十分廣闊。被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6.7%。探明煤炭儲量23.9億噸、煤層氣189億立方米、天然氣600億立方米、石油678萬噸,是延安能源工業發展的重要接替區。

沿岸名勝

晉師廟梁,吳志作晉祠山,云:祠一作師。在縣西南百里,屬西川,與鄜州接界。昔晉文公曾駐師於此。1976年修蘭(州)宜(川)公路,將盤山路改為隧道通行。隧道系高質水泥結構,砼襯砌,全長285米,寬7米,高6.5米。在西洞口上有“進士廟粱隧道”6個字,“進士”應為“晉師”,是公路施工隊未調查所致,書寫人宜川縣文化館賀玉軒。山上曾有晉祠廟,後廢。

地圖信息

地址:延安市宜川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