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樹蘿蔔

緬甸樹蘿蔔

緬甸樹蘿蔔,Agapetes burmanicaW. E. Evans,杜鵑花目杜鵑花科樹蘿蔔屬常綠灌木。分布於我國雲南南部、西藏東南部至緬甸東北部。在它的原產地,石骨林立,因此它只能附生在樹上或岩石上。附生的根膨大成塊狀或蘿蔔狀,努力吸收大自然中的養分,茁壯成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緬甸樹蘿蔔
  • 拉丁學名:Agapetes burmanicaW. E. Evan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杜鵑花目
  • :杜鵑花科
  • 亞科:越桔亞科
  • :樹蘿蔔屬
  • :緬甸樹蘿蔔
  • 分布區域: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緬甸北部
  • 生長環境:附生
  • :樹蘿蔔組
  • :樹蘿蔔系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附生常綠灌木,高1.5-2米;根膨大成塊狀或蘿蔔狀。幼枝具棱,麥稈色,無毛,直徑約4毫米,老枝直徑達1厘米,深褐色。葉假輪生,葉片革質,長圓狀披針形,長22-25厘米,寬4.5-6厘米,先端短銳尖或多少漸狹,基部圓形或微心狀耳形,邊緣稍微或明顯具波狀鋸齒,無毛,中脈在表面平坦或下陷,背面極突起,側脈和網脈兩面突起,側脈至邊緣網結成明顯的邊脈;葉柄無或長2-3毫米,褐色。
1-41-4
總狀花序短,生於老枝上,總花梗長0.5-2.5厘米,有花3-5朵,無毛,苞片小,狹披針形,長1-2毫米,極銳尖;花梗長2.63.5厘米,無毛,先端漸擴大成棒狀,寬3毫米,與花萼著生處具關節;花萼長1.5-1.7厘米,裂片狹三角形,長1-1.2厘米,基部寬4毫米,銳尖,具明顯的網脈;花冠圓筒形,長5-6厘米,直徑0.7-1.1厘米,中部稍寬,玫瑰紅色,具暗紫色橫紋,無毛,裂片狹三角形,長約1.1厘米,基部寬4毫米,稍銳尖,開花時平展,淡綠色;
雄蕊長5.6厘米,花絲短,扁平,長1.3厘米,上部有白色疏柔毛,藥室長7-8毫米,密生乳突,棕褐色,被白色疏柔毛,喙長約3.7厘米,距粗壯,長1.5-2毫米,平展;花柱纖細,長6厘米,無毛,先端稍粗,柱頭小,球形。果熟時大,花萼宿存,裂片長約12毫米,寬5-6毫米,紙質。花期9-12月, 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每年3-4月份開花時,圓筒狀的花冠呈玫瑰紅色,花冠上暗紫色的條紋為它增添了不少藝術的色彩;3-5朵小花聚生在老枝上,似紅色的燈籠隨風擺動,傳遞春天到來時生氣勃勃的喜樂氣息。

生長環境

附生於海拔720-1 460米的石灰岩疏林或灌叢中,或林中樹上。

分布範圍

產雲南南部(西雙版納)、西藏東南部(察隅,德勒河流域)。分布至緬甸(東北部)。

主要價值

緬甸樹蘿蔔不但花開艷麗,觀賞性高,而且它的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用它來製作盆景花卉,極具觀賞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