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技術

編譯技術,就是把高級計算機語言編寫的程式代碼翻譯成為計算機可以運行的二進制機器語言代碼的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編譯技術
  • 定義:翻譯成二進制機器語言代碼的技術
  • 開始:1954年至1957年間
  • 發明人:IBM的John Backus
發展歷程
1954年至1957年間,IBM的John Backus帶領一個小組開發FORTRAN語言及其編譯器,使得上面的擔憂不必要了。
但由於當時處理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數程式設計語言的翻譯並不為人所掌握,所以這個項目的成功也伴隨著巨大的辛勞。
幾乎與此同時,人們也在開發著第一個編譯器,Noam Chomsky開始自然語言結構的研究。使得編譯器結構異常簡單,甚至還帶有了一些自動化。
Chomsky的研究導致了根據語言文法(grammar,結構規則)的難易程度以及識別它們所需的算法來為語言分類。文法有4個層次:0型、1型、2型和3型文法,且其中的每一個都是其前者的專門化。2型(或上下文無關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是程式設計語言中最有用的,代表著程式設計語言結構的標準方式。
人們接著又深化了生成有效的目標代碼的方法,這就是最初的編譯器,它們被一直使用至今。人們通常將其誤稱為最佳化技術(optimization technique),但因其從未真正地得到過被最佳化了的目標代碼而僅僅改進了它的有效性,因此實際上應稱作代碼改進技術(code improvement technique)。
在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早期,大量的項目都關注於編譯器其他部分的生成自動化,這其中就包括了代碼生成。這些嘗試並未取得多少成功,這大概是因為操作太複雜而人們又對其不甚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